中国水稻研究所2014年上半年水稻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

22.10.2014  21:02

      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2014年上半年,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水稻遗传育种、水稻高效栽培技术、水稻基因组学等多个水稻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新进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水稻遗传育种取得重大成果

        一是参加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月10日,该所孙宗修研究员、程式华研究员参与研究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自1988年起,孙宗修、程式华研究团队就开始参与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1989年,他们首次发现水稻温敏核不育现象,证实温度对不育系育性转换的重要作用,提出温度敏感雄性不育系的概念,被列为我国在基础研究中独创性、突破性的重大成果之一,主持完成的“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及温敏核不育的肯定”获1993年度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他们还首次提出控制条件和自然条件相结合鉴定“光温敏不育系”的技术路线,制定了不育系的农业部行业标准;首次提出了应用叶色标记辅助选育的设想并付诸实施,探讨了不育系育性漂移的原因,促进了两系杂交水稻走上积极稳妥的健康发展道路。

        二是全国水稻主导品种占2成。据统计,农业部组织遴选了2014年170个农业主导品种,其中水稻品种30个,由该所自主育成的中嘉早17、中早39、内5优8015、中浙优1号、天优华占、内2优111等6个品种入选,比2013年再增加1个,其中前5个品种是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

        二、水稻高效栽培技术获得广泛应用

        一是水稻钵形毯状育秧技术实现稻作技术的更新换代。该技术由朱德峰研究团队研发,是属国内外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成果针对传统毯苗机插技术存在的伤秧伤根严重、漏秧率高、插苗不均匀、插后返青慢等问题,研发了钵形毯状秧盘,培育了上毯下钵秧苗,实现按钵定量取秧、机插,伤秧伤根少、插苗均匀、返青快,增产效果明显。2014年该技术在黑龙江垦区覆盖率90%以上,应用面积近2100万亩,全国推广应用面积预计将超过3000万亩,为促进我国稻作技术升级做出重要贡献。此外,该技术荣获“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也为朱德峰本人荣获“全国农业先进个人称号”(农人发〔2013〕11号)奠定基础。

二是超级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应用前景喜人。该技术由章秀福研究团队和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合作研发,促进了农艺与农机的有机融合,是一项集超级稻、机械化与轻简高效为一体的新技术。该技术针对目前超级稻撒直播生产中存在的用种量大、出苗不齐、无序不匀、倒伏风险大、产量不高不稳等问题,通过采用机械精量穴直播、盲谷播种(只浸种不催芽)、肥料定量高效施用、好氧栽培等技术,实现超级稻有序精量高效栽培,在充分发挥直播稻省工节本高效的优势的同时,实现高产稳产。5月14日,在我省海盐举办的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现场会上,2.28亩田块的播种用时仅10分钟。大家一致认为,该技术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快捷,机械直播效率高、质量好,很适合种植大户使用。与会的种粮大户、合作社代表也纷纷表示明年一定会加入到示范推广的队伍中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一是克隆到一个有助于水稻增产的基因。由该所钱前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发现,在籼稻9311背景下克隆了一个叶形QTL  LSCHL4,是一个NAL1粳稻等位基因。由LSCHL4构建的近等基因系NIL-9311,能改良叶形和光合效率,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剑叶大小、穗长、穗粒数、二次枝梗数,比9311增产18.70%。该增产基因有利于优化超级稻株型和库源关系,以及分子设计育种。该研究结果于5月2日发表在《Molecular  Plant》上。

        二是水稻白背飞虱抗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白背飞虱是水稻重要的虫害之一,杀卵抗性是水稻对白背飞虱抗性的自身防御机制。为此,该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等合作,利用抗虫品种春江06(CJ06)和感虫品种台中本地1号(TN1)构建成的DH群体,精细定位了水稻白背飞虱杀卵抗性位点qWL6;并结合芯片数据预测了4个重要的候选基因,有助于水稻抗虫性育种。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8日在《BMC  Plant  Biology》上发表。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厅农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