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社区的二次拆迁——记“拆迁书记”郑哲渊

11.04.2016  10:18

看着拆迁中的水电社区,郑哲渊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三桥桥南下面最乱糟糟的地方,就是水电社区,滨江就数这个地方淹得最厉害,这个地方2009年就动过拆迁的念头,但没拆成。如今,“拆迁书记”郑哲渊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创造了一个“水电速度”——在整个浙江,也可能是收购征迁最快的。

我叫郑哲渊,是滨江西兴街道水电社区的书记。

2013年,我从街道被派到水电社区工作——为什么一个社区书记都要街道派人去?还不是因为社区情况复杂,难弄。

有多么难弄?你听我说,这里叫水电社区,因为以前是浙江水利工程局的职工宿舍,大大小小住着1000多户人家,有产权的,自建的,租住的……后来工程局国企改制了,这么多人,没人管了,连个物业都没有——你以前过三桥,桥南下面乱糟糟的地方,就是水电社区。

2009年,动议过拆迁,听证会还没开完,几十户不想拆的人家就闹上了,散了,没拆成。那些想拆的人家,也有800多户,一直“”到现在,总算熬出了头。所以说,水电社区的征迁,也算是“二次拆迁”了。动作快的人,现在已经住进了对面的印月尚庭小区。

有户人家,树根长到马桶下面

我是2013年4月7日到水电社区的,你今天来,正好是我在这里工作满3周年。

刚到社区当书记的时候,谈得最多的,还不是拆迁,是“”——一个大水,一个漏水。说起来你不相信,水电社区的很多居民,以前建设过新安江水电站、牛头山水电站……凡是省内有点名气的水电站,基本都是他们建的,但自己的小区,现在每到台风天,准淹,为啥?小区的排水系统太老了,就一个水泥板沟渠,有些地方,用了快40年了。

每年夏天,台风一来,我们社区的社工,就要守着排灌站的4台水泵,日夜不停地抽水。你还不能睡觉,一睡着,怕水泵吸不到水“”了,那就坏了大事,但即便这样,也难保水不淹进居民楼,地势低的地方,趟水是肯定的。

还有就是漏水的问题,水电社区60多幢房子,每个单元就用一只总表,每年都要漏上万吨水,以前还专门找了专业的公司来上门检测,都查不出水漏哪里去了。漏哪里去了?全渗地下了,也不知道哪里破了、断了,而挂在墙上的水泥管,都能一层一层剥下来,都风化了。

那时候我们上门去修水管,大家都要排着队,实在是太多了,12幢有户人家马桶堵了几个月,修了好几次都解决不了问题,后来师傅索性把马桶拆开。哎呀,不得了,外面大树的树根,竟然快要从马桶里钻出来了,还有这种堵法!

我今年41岁,我小的时候他们说起水电社区,有校车、住楼房,大家都很羡慕,但现在不行,很多水电人的二代,条件好些的老早搬走了,嫌这里环境太差了。

有人闹着不要拆,有人上访要拆

水电新村的拆迁,也一直有两派,一派就是不拆,就那么几十户人家,2009年闹得最凶的,也就是这么几户,听证会没开完,就把会场砸了,没拆成。

但也有人上访着要拆,水电社区的十多位老干部,这两年就连着上访,要拆。他们也知道,这些房子,修修补补是弄不好了,住着舒服不舒服,自己是最清楚的,何况,对面的小区老早建好了,就是给他们安置用的。

但光老干部要拆,代表不了全部居民,我们也没底。春节前,我们做了个调研,想问问到底有多少人愿意拆,还不错,90%以上的住户是愿意拆的。我们也给大家争取了政策,算下来,如果全部奖励拿到,3.4万元一个平方米,在这个地块,甚至在滨江,都不算差。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杨蓥晖 通讯员 余小平 宋桔丽
原标题: 水电社区的二次拆迁——记“拆迁书记”郑哲渊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