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用“减法”换“乘法”——浙江长兴县水行政审批改革观察

21.08.2018  22:02

用“减法”换“乘法

——浙江长兴县水行政审批改革观察

 

  从5月28日第一个承诺备案制项目开始,到7月初,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通过区域洪水影响综合评价,实现备案的企业达到20家。长兴水利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纵深推进,势如破竹,从群众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改起,跑出改革“加速度”,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推行“区域模式

从项目管理向园区管理转变

 

  水利“最多跑一次”改革不同于其他行业,因为技术性、专业性强,导致审批提速难度较大。而经过近一年的探索,长兴水利啃下了涉水审批承诺制改革这块“硬骨头”。

 

  在南太湖吉利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内,长兴润阳易丰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建设正在赶工中。项目的尽早开工,得益于涉水审批承诺制改革带来的便利。

 

  涉水审批承诺制改革的基础是推进省级以上园区区域洪评工作,据长兴县政务服务中心水利局窗口负责人介绍,区域洪评是加速项目落地建设的标配。今年以来,县水利局按照《湖州市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模式实施方案》和《湖州市企业投资项目发改委“一窗服务”实施方案》,结合涉水工作实际,以“最多跑一次”“标准地”“企业承诺备案制”等改革工作为契机,完成了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长兴分区、湖州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兴分区、长兴县太湖演艺小镇、长兴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省级以上园区的区域洪评工作。

 

  在此过程中,县水利局参照湖州市水利局制定的《区域洪水影响综合评价报告的编制指南》,明确了水系水域、水土保持、水资源等各项涉水评价的目标要求,为做好区域综合评价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聚力流程再造

变“往返跑”为“单程跑

 

  部分园区、街道等改革实施主体自此开始加快组织开展区域洪评,而已经完成区域洪评工作的园区则提速“最多跑一次”改革。原本,企业投资项目涉水审批就包含涉河涉堤建设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取水许可等三个审批事项,项目大的可能还要逐个事项开展专家技术评审。如今一个项目入驻已经完成区域洪评的园区,只需填写一张区域洪评备案表格即可。

 

  “完成区域洪评的园区能够实现三个专项审批事项整合为一,入驻此类园区的企业将在涉水审批时限、费用上大幅度缩减。”窗口负责人说。目前,20家企业切实体会到了政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作为长兴县首家实施承诺备案制的项目,浙江润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立祥说了三点“”:首先是缩短了专家技术论证时间,以前专项技术方案编制、修改、审查可能要耗费一两个月的时间,现在变成了一天通关备案;其次是减少了方案编制费用,由原来的5~10万元的中介编制费用变为现在的零费用,降低了企业的建设成本;最后是减少了审批申报材料,由原来的20多项材料缩减到现在的1张备案表。

 

推行“承诺管理

从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转变

 

  其他区域的开工项目,也享受到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便利。长兴县水利局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推行重大项目全程代办服务,从专项审批向综合审批转变。项目从受理到施工许可全流程审批由原来的272天缩短至100天,其中部门审批时间压缩至10个工作日。

 

  同时,针对进入涉水“标准地”的项目,县水利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成区域洪评的园区,我们会严把准入门槛设立负面清单,只有不在负面清单的企业才可实行备案登记。”审批窗口负责人说。一旦企业实施承诺备案制,县水利局成立的8个监察中队除开展备案项目的日常巡查外,还按照联合监管、联合验收的制度要求,在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时,对企业项目是否严格按照区域洪水影响综合评价报告的内容落实,是否将涉水承诺书的相关承诺履行到位等内容进行重点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