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陈龙厅长在全省大中型水利工程负责人培训班上讲话的通知
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 |
浙水标办〔2017〕10号 |
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印发陈龙厅长 在全省大中型水利工程负责人培训班上 讲话的通知
|
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厅机关有关处(室、局)、总站,厅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厅党组书记、厅长陈龙在全省大中型水利工程负责人培训班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 2017年6月12日
在全省大中型水利工程负责人 培训班上的讲话 陈 龙 (2017年6月9日)
同志们: 省气象台预报,今天我省入梅,最近降雨将明显多起来,各级防汛、水利部门和基层水管单位同志也进入了工作最忙碌、最紧张的阶段。这个时候,我们专门组织以水管单位负责人为对象的标准化管理视频培训,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当前防汛工作和扎实开展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责任和要求,进一步动员部署防汛工作。所以,今天的会议,既是培训会,也是防汛工作再动员、再部署的会议。 刚才,葛平安同志传达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近段时间来,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强调要狠抓防汛准备工作的落实。今天我省入梅,也就是说进入主汛期了,明天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到,下周一个星期开会。昨天晚上,省防指发出了关于做好梅雨期防汛工作的通知,请各市、县防汛水利部门和各水管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水利工程在设计标准内安全度汛,确保省党代会顺利举行。 下面,我着重就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前阶段的工作成效 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一年多来,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成效。省级层面制定出台了水库等11类工程12项管理规程和11项配套规定办法,基本形成了水利工程管理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全省实现了“四个全部”,超额完成年度“五水共治”标准化管理任务。通过标准化管理创建,部分水利工程初步实现了工程管理的“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和景观化”,市、县水利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工程管理能力有所提升,工程安全和运行安全更有保障。尤其可喜的是,很多地方通过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余姚市强化资金保障,德清县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柯城区“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分类建立管护新机制,普陀区完善基层水利管理体制,很多地方纷纷培育和规范物业化市场、推行物业化管理……,全省评选出了20个体制机制创新做法,厅里已经汇编成册并已上《浙江水利网》,供各地学习参考。 我省开展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去年,陈雷部长批示“浙江在标准化管理方面思路新、举措实、力度大,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推广”。今年年初,陈雷部长又在全国厅局长会议上作了明确部署,要在全国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前些天袁家军代省长在湖州检查防汛时,专门询问标准化管理的细节要求。省、部领导的肯定,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要以更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这项工作。 二、清醒认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目前所取得的成效还只是初步的。近段时间,厅里组织了“回头看”,我也到过一些已经通过创建验收的工程,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有: 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有应付考核的现象。标准化管理推行一年多了,有的市县水利部门、水管单位同志到现在还不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不是“我想做”,而是把它当作“省里布置的一项工作”,只是想怎么尽快完成任务、通过省里的考核。没有去想“为什么要创建”,不去研究“怎么样有用”。有的敷衍了事,为了应付考核而创建,验收完了就了事;个别同志甚至有抵触情绪,我认为很危险,如果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还是抱这样的态度,真不放心把如此重要的水利工程交给这些同志管。 二是存在创标和依标管理“两张皮”的现象。有些水管单位同志,包括水利部门的同志,认为完成创标通过验收就万事大吉了。把标准化管理当作搞形式、走过场,不但没有严格按标准管好工程,还形成了一股很不好的风气。有的单位验收通过了,就把编制好的管理手册锁在柜子里,不使用开发好的管理平台。部分管理人员还不知道标准化管理是怎么回事,实际运行管理还是老一套。调查发现,一些已通过验收的工程,工程管理单位负责人竟然不知道标准化管理究竟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不会操作运行管理平台。 三是存在机械理解标准化的现象。有些水管单位管理手册编制、运管平台开发,委托专业单位做,但不重视全员参与,不注重结合工程实际。花了大价钱,结果水土不服,不能在实际中有效运用。有些机械理解规程规范中的指标,为巡查而巡查,或者巡而不查,发现不了真问题,其实就是没按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巡查。有的甚至将景观绿化、标志标牌设置工作等同于标准化管理,忽视了长效机制的建立,日常运行管护工作也没有得到规范和提升。 四是部分地方越俎代庖工作方法不科学。有些市、县水利部门同志对标准化工作大包大揽,这在小型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工作中尤其明显。理应由水管单位来完成的事情,如管理手册编制,也揽过来做。验收时运行平台演示,居然是水利部门或平台开发单位人员在操作。推行标准化管理,可以进一步理清职责,明确责任,结果真正的责任主体成了“观众”,而市、县水利部门同志既是“导演”又是“演员”。 五是部分地方对落实人员和经费依然不够重视。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是做好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条件。去年,我们争取省财政厅大幅度提高了省级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资金补助额度(今年下达4.7亿元,去年1.9亿元)。有些地方钻“切块资金”使用规定的空子,没有增加地方财政管理经费的投入,还将省级资金移用到其他地方。在当前水利管理投入明显不足的情况下,省下水利工程管护这点钱,不是水利局长该干的事情! 上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说到底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偏差。目前,全省已建成大小水利工程十多万处,这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保障。是几代水利人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持续不懈开展水利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来之不易。但长期以来,受观念、体制、基础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重建设轻管理”问题依然较为普遍。一些工程由于管理责任不清、制度执行不严、人员经费不落实,操作流程不规范,造成管理不到位,影响工程效益充分发挥,严重的甚至出现运行安全隐患,水利部门包括工程管理单位的失职渎职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加大。水利工程管理专业性强、刚性约束多,必须借助标准化管理这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实施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并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这次参加培训的水管单位的负责人,你们是工程安全度汛和安全运行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不但事关工程本身的安全,也事关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大都是流域性控制工程、城镇供水重点水源工程,工程安全运行容不得半点闪失。希望各地、各单位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握契机,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标准化管理各项工作。 三、注重实效,扎扎实实开展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 我们一直强调标准化管理要注重实效。这里我再强调几个观点: 一是标准化管理的理念比工程设施环境改造更重要。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根本目的是用标准化的理念指导工程管理,让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做到“让标准成为习惯”。开展标准化创建,对工程硬件设施和环境做一些改造提升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在于按照规程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建立一套制度完善、标准明确、流程规范的工程管理体系,为内部管理人员提供工作标准和依据。对于工程管理来讲,工程硬件完善可以根据情况逐步实施,但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的思想必须先扭转过来,行为必须先规范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标准化管理的“软件”比“硬件”更重要。所以,即使尚未列入创建计划的工程,也应该树立标准化管理的意识,严格按照工程管理规程的要求开展管理,先实现管理行为的标准化。这也是为什么要求全面开展水管单位培训的原因。我们很高兴看到,不少市县已这样做了。如宁波市,前段时间结合防汛工作,全面开展了水管单位培训,效果比较好。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比突击创建更重要。水利工程管护都需要人去干,都离不开钱。实施标准化管理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提出了系统、规范、明确的要求,与原来粗放的管理状态相比,对“钱”和“人”的要求必然提高。标准化管理创建是一项阶段性任务,而工程管护是一项长期任务。所以,不能只在创建阶段突击解决阶段性问题,而是要着重建立起长效机制。这个长效机制的关键在于责任的落实、钱和人的保障机制,以及合适的监督考核机制。各地各单位一定要抓住标准化管理创建这个契机,合理分解落实责任,努力争取出台有保障、能落地、可操作的资金保障政策,积极探索优化管护模式,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保障水利工程的长久安全运行。 三是创建质量比进度更重要。全省推行标准化管理定了五年阶段性任务,很多地方自我加压、自我提速。但是我始终强调,标准化管理工作要进度服从质量,宁可少验收几个,也必须确保质量,决不能因为追求进度而放松标准和要求。 创建质量除了前面讲的要建立起长效机制,还要注重标准的落地。必须重视全员参与,创标后要严格“贯标”,更要重视强化岗位培训。通过全员培训,让各类管理人员明确和掌握各自的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些职责、标准、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岗位培训工作不重视,不做好,标准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就没打通,创建就达不到根本目的,创建成果就不能发挥真正作用。岗位培训要坚持“抓大不放小”原则,大中型工程岗位工种多,履职要求高,培训后要严格进行考核测试,达到要求再上岗;小型工程重要岗位培训也不能忽视,真正做到全面培训、全员培训。 这次省里举办的培训班和已经在开展的“千人万项”专家督查活动中,我们均要求考核水管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重要岗位管理人员对标准化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管平台使用情况。没有通过培训考试的,如不会熟练掌握使用工程管理运行平台的,要继续培训,限期通过考试。如果再通不过考试,我厅要将相关情况通报当地组织部门,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调整工作岗位。下一步,在工程标准化管理验收时,将重点检查工程运行管理人员对管理手册和平台使用掌握情况,达不到要求的,不能通过验收。 四是信息化建设软件比硬件更重要。信息化是标准化管理“四化”目标之一,是提升管理效能、检验标准落地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必要途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的要求,从我的理解,软件比硬件更重要。我们要求大中型水利工程都应建立运行管理平台,就是为了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落实水利工程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将各类工程管理事项,通过运行管理平台形成电子运行台账和工作台账,实现工程运行“痕迹化”管理,减少传统管理模式人为因素多、制度执行刚性弱而造成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同时,要确保与监督服务平台功能的互联互通,实时上传工程信息和管理事项动态数据。这是创建验收的必要条件。去年以来,完成创标的工程尤其是大中型水库,管理的动态情况尽量在6月15日前能正常接入监管平台。到今年年底,所有的大中型水利工程,要建成使用运行管理平台。 厅里还将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管理监督与服务平台功能,运管平台数据逐步接入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使用,作为防汛检查和工程监督管理常态化的手段,每天组织人员查看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及时纠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如,水管单位是否按标准化管理要求,开展安全巡查;是否严格执行经批准的水利工程控制运用计划;是否及时到岗、按岗位职责认真履职。 同志们,防汛工作已进入实战状态,大家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安全度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
|
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 2017年6月12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