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河长张海清:十年护河不间断
商报讯 一块写字板、一个红臂章,丁桥二号港的“民间河长”张海清就这样出门了。他几乎在每天的早上6点和下午3点,都要出门一趟,到丁兰街道的河道边“巡逻”,雷打不动。
但事实上,张海清不会说话。因为喉癌,2014年5月他动了手术切除了喉部,金属环从此就戴在了他脖子上。但即便如此,这位“无声河长”仍持续发声,开启了护水的第十个年头。
张海清的护水故事,得从2009年说起。那一年,因为拆迁,张海清从上城区的南星桥搬至江干区丁兰街道美辰社区。当时社区附近的水环境比较恶劣,河水散发阵阵恶臭,河里长满野草、水葫芦,作为爱河人的他怎能袖手旁观?
于是,当时已经57岁的他走遍了丁兰区块的13条河道,将发现的河道问题汇总、反映给杭州市环保局,并且得到了杭州市环保局的重视。2011年,他还被杭州市城管委市区河道监管中心聘为“城市河道义务监督员”。当上监督员的张海清,给自己定下了“一天两巡”的规定,风雨无阻从不落下。
2014年是全省“五水共治”的开启之年,同年4月28日,张海清正式成为丁桥二号港的民间河长。
意外的是,刚当上河长不久,张海清被确诊喉癌,5月动手术切除了喉部。在术后很长一段时间,他脖子里戴着套管,没办法发声。家里人和社工都劝他“还是在家休息吧,别跑出去了”,没想到,他用一块儿童写字板做交流工具,照样天天巡河。见他如此“固执”,家人也就作罢,不再反对他去巡河,而是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他。比如雨天出门巡河前,帮他准备好雨鞋、雨披……
从2014年至今,张海清的写字板已经换了11块,向有关部门反映了100多条关于河道治理方面的建议。目前,他联系的河道(丁桥二号港)已由黑臭水体变成了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城市后花园了。
不仅如此,张海清还带动了身边的一批人爱河、护水。比如,有“酵素河长”之称的同协河民间河长詹国荣,有“治水高参”之称的民情观察员宋忠赤,还有弘扬孝道文化和生态文明的丁兰大姐护河队。这些治水先进们,年龄大的已经70多了,年龄小的还不到8岁,但是他们有共同的信念,那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通讯员 方宵鸳 记者 范昱 编辑:余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