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生活站在新起点
10月25日,刚刚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采访十九大的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在见面时强调,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生问题发表重要论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就。
第一,民生地位得到新提升。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是执政党必须清楚回答的问题。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强调“我们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所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至高无上”等极为罕见的关键词被用在民生领域,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善民生被摆到价值的最高层面。也就是说,民生改善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主要呈现之一,也是评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主要指标之一。
第二,民生外延得到新拓展。民生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可以在《左传》中找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表述,屈原也有“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两千多年来,民生一词的意思一直是指人民的生存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让7亿多人脱贫致富,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已经实现了小康。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这时“民生”一词的外延就随着人民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拓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由此可以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生的外延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拓展:不仅包括生老病死、医食住行等人民最为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也包括一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表明我们党在改善民生领域已经取得了历史性胜利,同时也标志着我们党将要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方面承担更多的新使命。
第三,民生内容得到新充实。在过去五年我国民生事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对民生建设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在基本目标方面,在原有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五有”基础上,提出了“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两个新目标,强调了党和政府对孩子和弱势群体的责任,实践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在具体领域内,提出了许多全新的建设任务。在教育方面,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就业方面,提出要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在社会保障方面,提出要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住房方面,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在脱贫攻坚方面,提出要脱真贫、真脱贫;在医疗卫生方面,提出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全面取消以药养医,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在社会安全方面,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等等。
第四,民生动力得到新阐发。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程,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尤其强调“在发展中”这个前提,这表明我们党已经充分认识到,改善民生不仅需要在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而且需要在实践中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撑。只有实现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民生改善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我们知道,牺牲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来改善民生,只会带来福利依赖,带来民生资源的枯竭,最终损害的还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改善民生基本原则时提出,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只有当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向、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奋斗目标时,整个社会才能够真正实现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得到持续的提升。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激励,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将是一个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必将是一个人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作者:王道勇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