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见证巨变 农村路成浙江“金名片”

30.09.2019  10:00

  (新中国70年)毛竹见证巨变农村路成浙江“金名片”

  中新社杭州9月29日电(张斌)农村公路是浙江当下的“金名片”。数据显示,目前该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0.8万公里,沿路建成3万个乡村旅游村。

  浙江串联诸多美丽乡村的农村公路网,历经数十年搭建,在不同时代支撑着农村发展。探求变迁往事,不少村民赖以为生的毛竹是“见证者”。

  驾车驶入杭州余杭径山镇四岭村,茂密的毛竹林十分悦目。四岭村村民郑宝根说,早年间,当地盛产的毛竹在江浙一带广泛销售。20世纪80年代前,受运输条件限制,毛竹只能通过水路出山。

  “路不好走,都是坑坑洼洼的小道。运货靠独轮车,水路要通畅一些。”郑宝根记得,农村公路建成前,他需先用独轮车将毛竹拉下山,扎成捆后放入溪中任其漂流,毛竹随溪流渐渐从一捆变为数十捆,“毛竹往哪漂,我们往哪走。跟着毛竹轮流‘走趟’,一趟下来起码需要四五个人。”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四岭村因开办不少乡镇企业而富足起来。在“乡乡镇镇通公路”政策资金补助与村集体资金投入下,当地建成能够通车的村道。“路修好了,车子就能跑了,运毛竹的速度就变快了。”郑宝根说,毛竹通过公路几日就能抵达江苏、山东等地,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游毛竹”到“载毛竹”折射出毛竹运输方式之变。过去数十年间,公路提升农村发展速度这一现象,在浙江农村普遍出现。

  特别是2003年至2008年,浙江通过实施乡村康庄工程,投入超此前50年的农村公路总投资,使农村等级公路通村率超90%。此基础上,2017年,该省提前三年实现建制村客车“村村通”,毛竹依然见证这一过程。

  在浙江绍兴新昌县东家坑村,村民石美仙如今不再需走一个多小时山路进城卖竹笋了,“现在有了公交车,来回车费只要4元(人民币,下同),有的赚。”

  近年来,在通达性强的农村公路带动下,毛竹也更多地成为被欣赏的对象——假期乃至平日,城里人驱车来到美丽的浙江农村,满眼尽是绿。

  “我们民宿的客人几乎都跟我说,沿途经过的漕雅线公路真是太美了。”杭州市余杭区民宿农家乐协会会长、杭州乾皇湾民宿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小奎说,现在农村的路又宽又广,绿化也好,本身就是个“景点”,“去年民宿收入150万元,我今年定了230万元的目标。”

  在以千岛湖闻名的浙江淳安,1958年千岛湖水库形成后,当地仅有12公里的断头路,目前,当地公路总里程已达2741公里,其中农村公路占比达96%以上。70%临湖而建的淳杨公路,千岛湖风光尽收眼底,不仅方便沿线10万余农民出行,还为乡村旅游奠定基石。该县乡村旅游年直接收入已超10亿元规模。

  毋庸置疑,农村路已成“致富路”。据估测,浙江农村公路建设拉动该省GDP增加值已超2000亿元。该背景下,2018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02元,连续34年居中国各省(区)第一。

  此前,浙江制定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总投资1000亿元,从提升通畅及景观水平等方面提升改造农村公路4万公里。

  浙江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孙校伟表示,今年,该省将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推进力度,力争完成“四好农村路”三年提升计划的80%,“通过美丽公路打造,把浙江农村公路推向全中国,成为我们对外宣传的一个金名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