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 有一种蓝叫“西湖蓝”
有一种蓝叫“西湖蓝”
2015-02-03 5版
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今天将分组讨论两件大会建议案(草案),其中之一为《全面提升“四治”水平 着力打造“西湖蓝”》。
“西湖蓝”,指的是杭州的碧水蓝天、全方位的优美生态环境,它既是城市宣言,又是美丽风景。要实现大杭州、全视野内的“西湖蓝”,杭州要以标准更高、力度更大、投入更高、措施更严的探索实践推进“四治”攻坚,加速破解环境容量约束、产业结构调整、民生持续改善等发展难题。
杭州将以“四治”攻坚突破为实现途径,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力争在“十三五”期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临之际,完美呈现出天蓝地净、山清水秀的“西湖蓝”。
“西湖蓝”的主要目标
城镇截污纳管全覆盖,全面消除污水直排现象;
污水处理厂排水达到中水回用、生态景观用水标准;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99%;
城市水体(湖泊、内河、运河)水质达IV类标准以上的比例达95%;
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8%左右,生态红线保护率95%以上。
治 气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55%以上;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别在1.5千克、1.0千克以下。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年均天数达300天以上;
PM2.5浓度年均值低于35ug/m3;
灰霾天气出现频率下降60%左右。
治 堵
公交专用道里程总长度达到1000公里以上;
确保城市轨道交通5条线路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
八城区日常出行公交分担率提高至50%以上;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左右;
市区停车泊位总量与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1,主城区停车泊位总量与机动车保有量配比率达到1:0.7;
市区行路难、停车难得到有效缓解,治堵取得阶段性突破。
垃 圾 处 置
市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收集普及率达到100%、正确投放率达到90%;
农村垃圾分类生态化处理能力与可利用垃圾日产生量相匹配;
全市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处理能力超过垃圾日产生量;
垃圾专业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85%;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
公共场所道德行为文明率达90%以上。
“杭州生态十条”
(一)以清水治污为“五水共治”突破口,把杭州打造成为源水循环、游泳嬉水、水清鱼跃的原水乡。
深化实施断头河贯通工程;
深化实施市区污水管网的联片贯通工程;
深化扩容钱塘江引配水工程;
更深层次地开展污水处理厂、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
加快运河二通道建设进度;
高度关注农村治污中的工程性偏差问题,加强对农村治污设施的后续监管使用。
(二)以扬尘治理为大气整治突破口,把杭州打造为不用拂尘、清风扑面、水映蓝天的宜居地。
建议在道路工地、建筑工地、拆迁工地、装修工地,抓好绿色施工;
大力推广钢结构住宅、精装修住宅、建筑工业化,努力创建住宅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
加快城市通风廊道研究成果运用;
加快“无燃煤区”创建工作,促进废气大户的转型、升级。
(三)以公交优化为交通治堵突破口,把杭州打造为公交出行、车路匹配、来去自由的畅通市。
建议实行“杭州通”随买随退,建成杭州的“八达通”,深化公交换乘系统,实施半小时免费换乘,建立环西湖免费换乘公交路线;确保地铁建设进度,完善以继续深化“限购限行”政策、绿色慢行系统建设,提高私家车使用成本。
(四)以处理能力为垃圾处置突破口,把杭州打造成为自觉分类、有序处理、变废为宝的明净城。
推出杭州版的禁塑令、简装令、分类令、净菜令;
对规划及现有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实施就地扩容,整体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关注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周边地区发展态势。
(五)理顺“四治”体制机制,为打造“西湖蓝”形成综合牵头、系统流域、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治水上,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探索流域管理机制;
治气上,加强对杭州上风口周边工业园区的工业废气治理,减少输入性污染。
治堵上,成立交通运输委员会。
(六)实施“四治”市场竞争,为打造“西湖蓝”建立分灶吃饭、相互竞争、高效服务的运营模式。
供水上,允许水务集团下属分公司进行竞争性经营,完善市原水公司运营机制。
治堵上,允许公交集团下属各公司竞争性运营,并制定以提供公交服务、市场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机制;降低出租车份子钱,放开出租车经营权;引入民间资本建设停车设施、参与停车管理。
垃圾处置上,允许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餐厨垃圾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全面进入杭州市场,加快专利应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企业盈利。
(七)实施“四治”激励政策,为打造“西湖蓝”建立群众心热、企业眼热、政府监管的参与机制。
对在“四治”中有积极贡献的企业,给予物质、名誉奖励。
治水、治气上,深化对过度依赖企业、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循环不生态产业落后产能的淘汰进程;
治堵、治气上,改变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模式,把“补人头”变为“补里程”、“补路线”;
垃圾处置上,健全对有经济价值垃圾回收的规范化运行机制,并在产品上标注垃圾回收经济价值,全面实施完善垃圾分类积分制,以经济激励引导市民自觉分类。
(八)全面依法推进“四治”,为打造“西湖蓝”营造高标准立法、严监管执法、全社会守法的法治氛围。
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建立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四治”控制指标,从严强化对六条生态带的控制性保护。
(九)发展“四治”信息经济,为打造“西湖蓝”发展智慧应用、数字模拟、技术领先的“四治”一号工程。
建议建设治水、治气、治堵、垃圾处置四大智慧管理平台;
完善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城市系统;
开发、完善、借力涉及“四治”的智慧应用软件;
加快“四治”智慧产业培育、“四治”智慧技术攻坚;大力加强传感技术与智慧应用的结合。
(十)培育“四治”生态文化,为打造“西湖蓝”形成全民参与、喜闻乐见、共建共享的大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