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精残疾人托养机构护理服务将更规范

04.12.2014  10:46

28岁的小杰(化名)1岁时,因为高烧造成中度弱智,小学四年级前都在特殊学校学习,后来送去儿童福利院,18岁时才回到家里,但当时的他什么都不会,连吃饭都需要提醒,跟父母也只会用类似“”之类的单音节回复。

去年,小杰被送到丁桥的慧灵托管中心学习。待了10个月后,母亲朱女士(化名)觉得小杰进步很大,最大的变化是性格外向了,不仅会主动跟邻居打招呼,说“你好”,别人问他多少岁,他都能顺利地说出“28岁”。除此之外,小杰还会帮家里做事情,“以前我叫他帮忙找我的上衣,结果却拿来了裤子,现在不会这样了。”朱女士开心地说。

昨天是国际残疾人日,杭州市残联副理事长汤建新介绍,目前,杭州市约有5.5万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其中多是智力和精神残疾人,他们中大多数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依靠他人照料生存。

像慧灵这样的专业托养机构,杭城还有44家。“随着残疾人的增多,托养机构的性质、定位、管理以及服务水平有些参差不齐。”汤建新说。鉴于此,昨天下午,杭州市残联联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市残疾人托管中心发布了《智精残疾人托养机构护理服务规范》。

这份规范历时3年多而成,从机构、人员、服务、管理和监督等8个板块,对托养机构的服务进行了要求,比如规定:托养机构的绿化面积应为30%左右;残疾人居室的单人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双人间不小于14平方米,三人间不小于18平方米;居住设备应无尖角突出部分;护理员与残疾人的比例最低不低于1∶3,应至少有一名能从事心理咨询和疏导的专业人员……”此外,还对托养服务所涉及的核心项目,即基础护理、安全守护、康复训练以及医疗保健的服务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和规定。

杭州慧灵托管中心负责人郑女士说,规则的实施,能够避免机构建设决策错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能够规范人才队伍培养,为机构的良好运行提供人才队伍保障,对托养机构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曹浩骏 通讯员 李倩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