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全国演出版图的天元

23.10.2014  12:17

武汉:全国演出版图的天元

——武汉文化发展纪实之演出篇

  谈及全国演出市场的版图,北上广的话题从来都是中心,但谈及剧目巡演的路线图,九省通衢的独特地理位置使武汉成为所有演出商绕不开的话题。

  从早年保利演出院线布局运营武汉琴台大剧院,到今天文化产业大鳄万达投资30亿元年内在武汉推出的“汉秀”,武汉在全国演出市场的天元位置和价值进一步凸显。

  武汉:全国演出版图的天元

  实际上,从早年的北方演出联盟到后来的西部演出联盟和东部演出联盟,从来都不乏武汉或湖北省演出人的身影和声音。远的姑且不说,2012年开始,武汉剧院开始推出新年演出季;2013年,一部本土化色彩浓重的喜剧《海底捞月》成为“中三角”和江浙沪区域的巡演剧目,如今在全国已演出160多场。

  武汉在全国演出市场的地位不仅和地理位置有关,更与武汉的演出人、演出院团密切相关。正是他们多年来的坚守和努力,才有了让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陈邂馨引以为豪的资本——8家市属文艺院团均有自己的剧场,形成了一团一场的格局。陈邂馨说:“目前8个院团的小剧场每周都在对外演出,少则2场,多则5场。在网络信息时代,武汉的演出市场还能这样,非常不易。”据统计,2013年,武汉市的剧场演出近2300场,共有20余部剧作获国家级大奖,包括汉剧、杂技、舞蹈、小品等。

  面对这样的产业基础抑或说事业基础,武汉演出市场的繁荣毋庸置疑。首先,就全国而言,莫说省会城市,即便直辖市的每个院团都有自己独立的剧场大概也比较罕见。其次,创排演一体化产业链的构建和形成,是现代演出市场体系的重要支撑,而武汉居然能在不经意间做到了。这不仅让武汉市当下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成果有目共睹,也为武汉市未来演出市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除地利、人和之外,武汉演出市场的天元地位还得益于历史机缘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助推。陈邂馨说:“我们有一个文化梦想,用10年时间邀请世界排名前十位的院团到武汉来演出。”这就是武汉的城市文化自信。

  深耕本土,文化知音无边界

  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原材料,演出产品也是如此,其原材料是文化历史资源,这一原材料武汉不缺:3500年前的盘龙城证明了武汉的建城史;2500年前的汉江见证了伯牙摔琴悼子期的知音故事;2300年前的楚国诗人屈原创立了以《离骚》为代表的文体楚辞;1700多年前的黄鹤楼从戍守楼逐步变成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历代吟咏诗文众多,别名“江城”即来自李白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19世纪末,洋务运动奠定武汉门类齐全的近代工业体系;1911年,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红色文化”由此始……

  面对如此丰繁的文化素材,武汉的舞台艺术创作如何找准自己的坐标?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巡视员肖肇中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这个特色来自对武汉这块土地拥有的深厚文化资源的挖掘。“多年来,我们绝大部分舞台艺术作品都秉承了这个理念,比如舞剧《筑城记》,杂技《九歌》,话剧《张之洞》,京剧《生活秀》、《美丽人生》、《水上灯》,方言贺岁喜剧《拍案惊奇》、《海底捞月》,歌舞剧《水墨江城》、《黄鹤楼》,歌剧《高山流水》等,写的都是武汉的故事,说的都是武汉人的生活状态,展示的是武汉的文化精神。”肖肇中说,他将此归纳为“中国文化,武汉特色”8个字,即“创作上一定要体现武汉的地域文化特色,让作品在中国文化大花园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今年6月14日,原创歌剧《高山流水》在武汉琴台大剧院首演。作为武汉市近30年来的第一部原创歌剧,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故事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难以匹配歌剧这种形式,好在还有屈原。《楚辞》成为编剧打开歌剧《高山流水》创作之门的“钥匙”,自然界的高山、流水和星辰被拟人化为女性形象,既契合了“香草美人”的文学精神传统,也丰富了剧中人物,使歌剧声音种类得到了平衡。在音乐上,则吸收了《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梅花三弄》、《广陵散》、《普庵咒》等琴曲素材以及湘鄂民歌、楚剧、汉调等,充分彰显出主题意义和价值。

  开放、包容、创新:

  武汉人的文化追求

  俗语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歌剧《高山流水》可以看出武汉市舞台艺术创作中的开放心态,由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黄维若、曹其敬,中国广播艺术团知名作曲家莫凡组成的编创团队,无疑是对剧目质量的一种保障。借用“外脑”实现剧目的编导创排,这是成熟市场的自然选择,是成功演出剧目打造的基本规律,也是世界通行的做法,武汉市就是这样做的。

  如果说开放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在《高山流水》一剧中还仅局限在编导创环节上,而今年7月初开始在全国22个城市进行公益性巡回演出的童话音乐剧《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则是全方位的——故事蓝本来自瑞典著名童话,主创团队来自英国。出品人、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清泉将该剧的生产称为“艺术的历险,也是武汉人艺面向观众、拥抱市场的一次改革历险、创新历险”。在他看来,具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拥有3500年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开放包容博大胸襟的武汉,不应少了音乐剧,所以,“生产一部在中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音乐剧,不仅是武汉人艺转企改制后的一次勇敢探索,也是武汉城市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同样在转企改制后进行探索创新的还有武汉杂技团,这家成立于1953年的杂技团如今为武汉杂技艺术有限公司。在新机制下,他们果断摒弃“坐、等、靠、要”的习惯,主动出击,直面市场,近年来先后创排了《英雄天地间》、《海盗》、《梦幻九歌》、《魔幻之城》、《秘境奇光》5台大型杂技晚会。其中,2013年的《秘境奇光》是一场大型马戏光影秀,由武汉杂技艺术有限公司联合《武汉晚报》、武汉楚艺激光公司共同制作完成,是武汉杂技艺术生产中的一次大胆创新,并以此为载体摸索出一条适合杂技发展的“天天演”演出模式,使武汉杂技厅成为江城文化旅游的窗口之一。

  这种创新被肖肇中称为“世界舞台、中国故事”。“用杂技形式反映武汉这块土地甚至中国土地上的人文故事,在国外市场也能走得非常好,杂技《英雄天地间》当年走出去赚了将近1000万元,收益非常好。”肖肇中说。

  一如长江、汉江的海纳百川之势,武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体现为兼收并蓄,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武汉市舞台艺术追求的是多元共存,体现的是武汉人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胡怀存认为,原创力、地方特色、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与当下提倡的武汉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兼收并蓄相吻合,一个城市要有强大的艺术原创力才有生命力,才能形成一种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