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之夏”:文化的温度

22.10.2014  19:33

武汉之夏”:文化的温度

——武汉文化发展纪实之公共文化服务篇

  编者按:从前些年“中部崛起”到当下“长江经济带”的国家发展战略,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从来不缺故事、不缺话题。作为武汉特色街景和特色食品,汉正街、鸭脖子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记忆,代之而兴的是武汉关钟声里的夜游轮渡,是江滩大舞台的热闹,是历史街区的宁静,是整个城市呈现出的蓬勃生长的现代化气息和文化意蕴。一句话,今天的武汉正以前所未有的新姿态行走在文化复兴的大道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报记者对武汉三镇文化建设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采访。本报从今日起将刊发3篇武汉文化发展纪实报道。

  “武汉夏天的热,好像尽人皆知。”在武汉籍作家池莉的笔下,武汉的夏天是“有如谈虎,必然色变”,但如今,“武汉之夏”所体现出的并不是自然的热度,而是文化的温度。

  “武汉之夏”是一种文化温度

  顾名思义,作为一项群众文化活动,“武汉之夏”的举办与夏天有关。在过去没有空调的夏夜里,武汉人习惯在街头摆开竹床纳凉休息,一些有文艺特长的市民会一边乘凉一边吹拉弹唱,街坊邻居就是观众。

  据当地媒体报道,1978年,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陈丕显提出“占领夏季乘凉阵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当年6月,首届“武汉之夏”就在中山公园广场启幕了。

  不少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见证了“武汉之夏”的成长,从牵根电线装个灯泡的简易表演场所到如今的声光电设备俱全的江滩大舞台,参与者从少量文艺爱好者到专业文艺院团,活动内容从唱歌、拉琴、唱戏、说书扩大到舞蹈、杂技、话剧、曲艺等。

  据武汉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王志武介绍,一年一届的“武汉之夏”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主题,比如1987年以歌颂改革开放为主、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1998年围绕抗洪救灾的赈灾义演、2008年的主题是“欢乐奥运年”……今年的主题则是“中国梦 我的梦”,包括各类群众文艺演出、艺术比赛、阅读活动、电影放映、艺术展览等公益文化活动。

  “文化工作要立足基层。偌大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活不能仅仅依靠专业文艺院团,更需要群众参与。要把群众从文化的需求者转变为供给者。” 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陈邂馨告诉记者。

  观念转变了,武汉群众文化活动也呈现出了新气象——“我拍我唱我演,市民成为舞台主角”。“很多观众反映这几年的节目好看多了,如果他们自己能上台表演,会更快乐。”王志武说。据介绍,去年7月,“武汉之夏”举办“老年才艺大赛”,短短一周,报名者就超过3000人。而琴台音乐节群众合唱比赛、流行音乐PK赛、“一飞冲天”群众舞蹈大会等活动,则让年轻群体也开始关注“武汉之夏”,积极投身到这个互动舞台。目前,“武汉之夏”活动已从中心城区延伸至6个新城区和3个开发区,覆盖全市。文化的温度不仅暖在人们的心中,也弥散在武汉的空间。

  由纳凉聚会发展而来的“武汉之夏”不仅成为武汉人的全民节日,也因其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内容常办常新成为全国群众文化活动的“明星”。在2010年5月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武汉之夏”荣获第十五届群星奖。2011年6月,文化部、财政部组织的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评审结果显示,“武汉之夏”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国47个参评项目中,以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第三的总分入选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至此,“武汉之夏”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江滩大舞台:武汉文化地标

  在全长7公里、面积160万平方米的汉口江滩公园里,有一个“江滩大舞台”。作为文化部命名的“全国特色文化广场”,这里已成为武汉众多群众文化阵地中最富人气和魅力的场所。

  今年6月中旬的一个晚上,第三十七届“武汉之夏”开幕式专场文艺演出在江滩大舞台上演。这个约200平方米的露天舞台背倚长江,面朝沿江大道,几乎“接待”过武汉市所有的专业文艺院团和群众文艺团体,基本每天都有演出或露天晚会,一年下来有上百场演出在这里举行。此外,武汉市的社区文化节、“长江放歌”合唱节、群星奖武汉地区选拔赛、武汉市金秋文艺调演、武汉地区军营文化展示活动、武汉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展示活动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也都在这里举行。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江滩大舞台不仅培育了武汉百姓在夏季纳凉休闲看演出的生活习惯,也使汉口江滩成为武汉市的特色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吸引大量本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统计资料显示,去年,江滩大舞台共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00余场,受惠群众达200万人次。

  如果说,属于历史的武汉江滩,曾经见证了大汉口往昔的繁华和落寞;那么,今天的武汉江滩,正在成为文化的江滩,见证着武汉的文化的勃兴。

  诗人笔下的江滩是“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在武汉,除了汉口江滩,还有武昌江滩、汉阳江滩、青山江滩(部分与武昌江滩重合),这些地理位置不同的文化活动阵地和正在建设中的“文化五城”构成了“十二五”期间武汉人的文化梦。

  文化空间塑造,

  需要政府的担当和作为

  至此,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长期困扰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的公益文化活动能够在武汉焕发勃勃生机?对此,陈邂馨总结说:“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是繁荣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从2002年开始,武汉市财政每年拨出50万元专款用于江滩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2012年,武汉市财政又投入60万元专项经费,对江滩大舞台设施设备进行提档升级。同时,对“武汉之夏”的经费支持也在逐年增加:2011年,市级财政下拨100万元,2012年增至200万元,还通过专项经费将社会艺术团队纳入支持范围。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滩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得到不断更新,节目质量、文化品位得到不断提升。”王志武说,小品《棋缘》、男声独唱《伯牙情思》、女声组唱《古琴台》、湖北小曲《汉腔楚韵唱湖北》、舞蹈《薅黄瓜》、男声组唱《月照黄鹤楼》等一批优秀作品从这里走向全国。

  狭义上说,江滩大舞台只是一个演出场地,它承接着各类综艺演出活动,为说唱、曲艺、汉剧、舞蹈等表演型节目提供舞台、灯光、音响等服务,是开展文化活动的有形载体;但从广义而言,江滩大舞台不仅仅是一个演出场地、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富有情感的文化空间和群众文化生活场所,不仅具有文化示范和引导作用,更具有涵养和提升武汉市民文化素养的价值,增强了市民热爱家乡的文化凝聚力。

  当置身于这样的文化空间,注目修葺一新的百年老街汉口沿江大道时,40余栋充满异国风情的历史文化建筑当街矗立,与母亲河长江隔街相望。回望江船的桅杆,耳听江船的笛声,面对新型城镇化的浪潮,面对长江经济带,“长江文明的桅杆”正在武汉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