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熊猫”时隔六年回归自然 成活率达85%
时隔80年“重现人间”、武都水库蓄水为其让路……它是一株罕见的小草,仅四川独有、被命名为距瓣尾囊草,也称“植物熊猫”。6年前,专家们在江油成功移栽距瓣尾囊草后,进行了人工培育。6年后,人工培育的数量从最初的一年30株达到现在的一年600株左右,专家们决定让其回归自然,让其重返发现地江油涪江六峡。20日,成都商报记者获悉,目前人工培育的距瓣尾囊草已移栽了600多株,成活率达85%。
意外发现
四川现世界独有的新物种
江油市林业局总工程师苏泽源介绍,距瓣尾囊草的发现,纯属偶然。1925年,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在前往甘肃野外调查途中,在江油意外发现了一种开着蓝色小花的植物,花瓣近似五角星,经过欧美植物学界仔细比对,确认为新发现物种。随后,国内植物学家迅速前往江油采样,但并未见其踪迹。专家们并依据其叶片形状等特征取了个中文名字“距瓣尾囊草”。
2005年4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李春雨来到江油,为寻找距瓣尾囊草作最后努力。这次,李春雨终于在武都水库库区施工现场,一个小地名叫“大桑园”的地方,发现了距瓣尾囊草的踪迹。
此后,四川省环境科学院、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省林业科学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距瓣尾囊草进行第一轮全面调查,当时确定距瓣尾囊草仅在江油市涪江上游区段有少量分布,共确定种群数量2026株,有四个小种群。其中,最大的种群为大桑园种群,数量为1529株。
“它的花很美,也很奇怪,每年都是12月到3月开花,气温变化也会导致花的颜色变化,一般是紫蓝色——蓝白色——白色。”苏泽源说。
2010年11月,距瓣尾囊草被正式列入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名录,收入极小种群保护名录。
水库“让步”
成功移栽“植物熊猫”
“再次发现的时候,距瓣尾囊草已经处于灭绝的边缘。”苏泽源介绍,按照武都水库建设方案,正常蓄水位是658米。而在水位线以下,是当时距瓣尾囊草最大的一块栖息地,共计有1529株距瓣尾囊草。
从2006年开始,当地便尝试对距瓣尾囊草进行移植栽种,均未能成功。2010年,在相关部门的建议下,距瓣尾囊草的异地移植工作暂停,水库蓄水暂缓。水库的蓄水时间因此被推迟了近一年。
经过多方考查,距离库区90公里、位于观雾山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新春乡藏王寨合适种植。确定迁移地址后,专家们又制定了详细的移植方案。2011年5月中旬,距瓣尾囊草进入休眠期,移植正式开始。江油市林业局组织作业队伍在涪江畔的绝壁上搭建起了高30多米、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脚手架。工人们爬上高高的脚手架,用切割机切开岩石,用电钻钻开岩石,用錾子打开岩石,小心翼翼地一株一株地取下,而且尽量保持原有的老土和岩石,精心包装,谨慎搬运。到2011年6月,1500余株距瓣尾囊草全部完成搬家。当年成活率在90%以上,异地栽植工作顺利结束。
人工培育
从一年30株到一年600株
苏泽源介绍,距瓣尾囊草的人工培育工作从2011年秋天开始。起初他们将当年盛夏采集的距瓣尾囊草种子直接播种在混有石灰石碎屑的苗圃里,但没有成功。2012年秋季,他们尝试将若干塑料花盆拼放在一起,将种子播在花盆里,结果出芽率非常不错。然而,入冬的一场霜雪,让1000余盆长势正旺的距瓣尾囊草几乎全军覆没,所幸工作人员提前将30余盆距瓣尾囊草移入小窝棚,勉强度过了严冬。
2013年入冬前夕,繁育基地搭起了塑料薄膜温棚,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差,降低距瓣尾囊草的死亡率。2014年,距瓣尾囊草的播种期提前到六七月份,成活率再一次取得突破。据统计,现在每年采种3.5万粒—4万粒,可以人工培育距瓣尾囊草600余盆,总成活率达到10%以上。
苏泽源介绍,过去5年内,迁入藏王寨的种群在缓慢死去。目前,仅维持在1300株左右。参照大熊猫等濒危动植物种群复壮的做法,人工繁育——野化栽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当人工繁育达到一定数量后,就要将其进行野化栽植,以保护植物的多样性。这次让人工繁育的距瓣尾囊回归自然,从去年7月就开始启动了,通过专家们反复研究,选择了这一处与距瓣尾囊草原生地同一经度、海拔略高一点的风化石灰石崖壁。”20日,在江油涪江六峡旁,苏泽源介绍,目前,已经移栽600多株,成活率达85%以上。
成都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移栽地四周用铁丝网围住,重重三层关卡才能进入。用苏泽源的话说,这是为了保护距瓣尾囊草不被牛羊踩踏,也防止人为破坏,相关部门还专门请了人24小时看守。
“由于距瓣尾囊草现在太少,还没有研究它的使用价值,目前一切的措施,都是为了植物的多样性,不能让这一物种灭绝。”苏泽源说。
成都商报记者 汤小均
图片由苏泽源提供 【毛洁】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