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奶油”危害被夸大 专家:控制摄入量可避免损害健康

15.09.2015  20:36
(插图来自网络)

   浙江在线杭州9月14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吴佳蔚 实习生/梁婧娴 编辑/沈正玺) 香甜的蛋糕、醇滑的奶茶、松软的面包……不知不觉中,一种叫“植物奶油”的东西侵占了“吃货”们的胃。然而,近日,有不少网友的朋友圈疯传一条消息:“植物奶油”所含大量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存在巨大的隐形危害,杀伤力堪比杀虫剂。

  对此,相关专家表示,长期摄入过量的反式脂肪酸的确对人体有不小的隐患,尤其对儿童和中老年人的健康存在威胁,但网友对其危害性存在一定误读和夸大。

   巧克力、冰淇淋、方便面、咖啡伴侣……

   包装标示“0”≠不含反式脂肪酸

  植物奶油又叫氢化油,在食品焙烤领域被广泛使用,炸鸡、薯条等油炸食品中也有它的身影。除此之外,它还藏身于巧克力、冰淇淋、方便面、咖啡伴侣等“吃货挚爱”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面包店老板告诉记者,作为糕点制品的宠儿,植物奶油有其独特的魅力:成本低、好定型、口感佳、易保存。目前市面上98%的面包店都在使用植物奶油。

  “与动物奶油相比,植物奶油入口即化,制作的蛋糕特别清淡、爽口、甜而不腻,而且不具有牛膻味。”这名老板还表示,氢化油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并使食物保持口味稳定,这也是商家选择植物奶油的原因之一。

  不少细心的市民在日常购物时发现,超市的点心专柜琳琅满目,从饼干、面包再到曲奇以及各种派,标签标注着“精炼棕榈油”、“起酥油”、“植物黄油”、“植脂末”等添加剂,其实它们都是植物奶油的“昵称”。

  植物奶油大规模攻占人类食谱,它所含的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又名反式脂肪,被誉为“餐桌上的定时炸弹”,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有直接影响。

  在许多糕点食品的外包装上,记者还发现,有些食品配料表里明明有植脂末、氢化油,但是标签中标注的反式脂肪酸却为0。

  实际上,卫生部在2007年12月颁布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时,可标示为0。因此,标注反式脂肪酸为0的食物不一定就不含有反式脂肪酸。

  超量摄入对身体不好

   植物奶油确有危害但被夸大

  相关研究显示,如果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5克,心脏病的发病几率会增加25%。有网友甚至将其与杀虫剂滴滴涕(即DDT,有机氯类杀虫剂,由于其对环境污染过于严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禁止使用)相比,声称两者“杀伤力”不分伯仲。

  中国计量学院食品安全专业教授王革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在刷朋友圈时也经常看到一些网友转发关于植物奶油的“警告贴”,内容称“反式脂肪酸危害相当于杀虫剂,是当今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王革直言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王革解释说,这应该是形容植物奶油在日常使用上与杀虫剂一样频繁而广泛,而非将两者的毒害性等同起来,“一些网友可能误读了”。

  浙医一院营养科主任、消化内科副主任季峰表示,植物奶油与三聚氰胺、苏丹红这类化学产品有着根本区别:“三聚氰胺、苏丹红是化工原料,常用于化工制品当中,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植物奶油是相关法规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

  季峰还强调,“反式脂肪酸不是一吃就中毒、一吃就会死人,只有过量食用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食品,才会导致反式脂肪酸摄入超量,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2013年3月18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消息称,反式脂肪酸的危害被夸大。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居民日常饮食中对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比,仅为0.34%,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限值。

   “洋快餐”植物奶油含量高

  长期食用更易过多摄入“反脂”

  植物奶油的危害究竟有多大?王革和她的团队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两只小白鼠,其中一只只食用反式脂肪食品,另一只则正常饮食,半个月后只食用反式脂肪的小白鼠出现了病变。

  无独有偶,早在2005年,一位名叫摩根·斯普尔洛克的美国小伙就用自己的身体做了同样的实验:在30天内,一日三餐只吃含有植物奶油的甜点和快餐。实验两周后,医生发现摩根的肝脏出现了严重损伤,三周后他的心脏出现异常,医生建议他停止实验并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实验期中,摩根身体的恶化程度,让医生和他本人都大吃一惊。

  “按我们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以大米为主食,面食类也多为天然发酵并蒸食,不添加奶油、奶粉类的东西,和西方人相比,大量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风险小很多。”王革说。

  不过,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孙培龙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国人的饮食习惯早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街上林立着各式各样的洋快餐店、甜品店,孩子们也越来越多地开始接触奶油蛋糕、冰淇淋等‘洋零食’,大大增加了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机率。”

   摄入不超量就不损害健康

   中老年人尽量少吃糕点、饼干

  孙培龙指出,植物奶油中所含的反式脂肪酸可以令“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并使“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如果长期大量摄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会干扰必要的脂肪酸代谢,对他们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孙培龙说,不仅是儿童,反式脂肪酸对中老年人健康也有不小的影响。

  虽然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但严格控制在安全的摄入量范围内,还是可以避免健康受损。

  中国卫生部于2011年10月12日发布的编号为GB28050-2011的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克,过多摄入有害健康。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每日总能量的1%,过多有害健康。

  相关研究证明,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例,每天食用切片面包不宜超过50克(每100克含植物奶油4克)、蛋黄派30克以内(约1个),饼干不超过20克(约2到3块)。由于植物奶油在中老年人体内代谢周期长达50天以上,如果吃了过多的植物奶油,仅靠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很难完全清除出体,不利于健康。

   浙江新闻+

  2003年丹麦率先规定:从当年6月1日起,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油脂都被禁止,而从2003年12月31日起,这个规定更拓展到加工食品油脂。

  同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公布的规章指出:自2006年1月1日起,食品营养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从2008年7月1日起,全纽约市所有餐饮业完全封杀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加拿大、巴西要求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0.5克的食品必须在标签中标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荷兰、法国、瑞典等国家要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必须控制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