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侗族艺术沃土的奇葩
风雨桥上望星空、鼓楼坪里唱情歌、打谷场中芦笙舞……8月3日,“中国梦·侗乡情——广西柳州三江农民画进京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一幅幅色彩浓烈、构图新颖、充满想象的农民画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画作映照农民画家淳朴的内心,饱含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对幸福的向往以及对艺术的执着。”一位在北京高校就读的大学生表示。
“‘侗画’发展是柳州保护和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焦耀光说,近年来,柳州着力推进城乡文化建设,推动民族文化遗产走进大众、融入生活,民族画卷已然成为柳州鲜明的城市特色。
传播侗族文化的“大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农民画风格独特,历史悠久。早在清朝中期,三江就出现了“侗布画”,农民们用锅墨、蓝靛等作为颜料,以树枝做画笔,通过近似涂鸦的夸张手法、浓烈的色彩,画出侗家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如今,三江农民画早已走出侗寨,进入城市、飞到国外,足迹遍布德国、美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获赞誉。
走进三江古宜镇侗乡大道,一道百米长的围墙格外引人注目,墙壁上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农民画把古宜镇的村史村貌描绘得淋漓尽致。“我们请非遗传承人创作大型侗画宣传壁画,实现侗画传承和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有效结合。”三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唐利林说。
在三江县城的街道、学校、广场、景区、企业、村寨,随处可见以农民画为表达形式的公益广告。三江人还将农民画运用在侗服、书包、挂袋、钱包、手绢、腰带等日常生活用品中。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方式也将逐渐从‘观赏式’向深入了解当地各民族文化的‘融入式’转变。”三江侗族自治县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覃佳瑾说,把农民画作为旅游者了解侗乡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社会沿革的有效方式与载体,有利于打造画乡品牌,推动当地旅游发展。
“农民画家把古老的侗族民族艺术与现代的审美意识相融合,并注入到绘画当中。”柳州市文联主席罗云贵说,三江农民画生动表现了侗民族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特点和内涵,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使。
助力农民脱贫的渠道
作为三江农民画在独峒乡诞生后的第三代传承人,58岁的杨共国已从事农民画创作和研究30多年。上世纪80年代,县群众艺术馆在独峒乡开办农民画培训班,杨共国第一个报名参加。在他的影响下,独峒村迅速崛起了一支百余人的农民画创作队伍。从此,白天下地干活,夜晚提笔作画,成了侗乡农民日常生活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起,三江农民画渐渐走上发展壮大之路。1994年,杨共国的《送新娘》等两幅优秀作品被上海某画院高价收藏;2008年,独峒乡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2年,侗族农民画被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
如今,三江的农民画家群落年产作品两万多幅。这些画作作为装饰品走进景区、酒店和寻常百姓家。2015年,作为三江农民画发源地的独峒乡,农民画产值达100多万元,成为侗乡农民致富增收的示范点。曾被大火洗劫所有家当的杨功存,靠着画画盖起了三层高的侗家新楼;画风清奇浪漫的吴述更,带领着一支50多人的农民画“娘子军”。近两年,三江农民画群体每月人均绘画收入达到三四千元。
“在打造农民画精品的同时,柳州、三江各级政府还大力扶持发展农民画产业,为农民画家搭建了对外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农民画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焦耀光说。
彰显城市文化底蕴的名片
“在保留三江侗族农民画传统艺术风格的基础上,把原来的锅墨、蓝靛、水彩等颜料,改为桐油、漆、碳粉、银粉、铜丝和蛋壳等材料,后期再进行抛光、装裱,使得农民画变得更加容易保存。”6月底,在三江独峒乡农民画传承基地,漆画艺术家梁铝指导着10多位农民画作者对100幅农民画进行漆画改造,以提升农民画的艺术和观赏价值。
除了对工艺进行升级,三江还在建立农民画传承基地的基础上,整合多方资源,以“基地+农户+作者”的模式,义务培训侗画爱好者,举办侗画展,并开展侗画进校园活动,不断扩大农民画创作队伍规模,对侗族农民画进行挖掘和整理,打造品牌,形成生产、加工、装裱、销售一条龙的文化产业。
“为此,三江实施‘一十百千’人才工程,以建立一支由老中青少相结合、队伍不断壮大的人才方阵”。三江侗族自治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刘德雄介绍,“一”就是在每一所学校、幼儿园和每一个乡镇文化站开办农民画素质培养基地;“十”就是5年内培养10名市以上农民画优秀创作者;“百”就是在5年内全县至少要有100名相对稳定的农民画创作骨干;“千”就是要在全县中小学中培养1000名以上的农民画青少年爱好者。
“柳州着力把三江侗族农民画打造成柳州乃至广西的一张文化名片。”焦耀光说,三江农民画的发展,是柳州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俊美的山水画卷、壮阔的历史画卷、多彩的民族画卷和雄浑的工业画卷,全方位立体展示了柳州雄浑大气与轻灵秀丽相结合的城市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