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T检查肺部却意外发现肾脏疾病

22.04.2015  14:31

影像学检查手段很多 专家嘱咐要注意几点

76岁的陈大妈和58岁的王大伯,同样出现了血尿,拍的CT片子看上去似乎也差不多,怎么病因完全不同?一个是患了肾癌,另一个是局灶性肾盂肾炎。异病同症状、同影像,不仅让患者求医时犯难,有时也会让专家感觉有些“难对付”。

上周末,杭州市中医院举行的“肾病相关性疾病及其心胸部病变影像诊断及治疗新进展继教班”上,杭州市中医院影像科主任崔凤分享了相关病例和心得。针对影像检查,她还为患者提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同样是血尿 毛病却不一样

先来说说崔凤主任最近接诊的这两个病例。

陈大妈和王大伯都是杭州人,患肾病有些年了,一直找医生随访并定期做检查。前些天,两人毛病控制得不太好,出现了血尿。到医院检查,拍了CT,虽然症状和片子看上去很相似,但毛病还是不一样。

崔凤主任说,影像检查还要结合临床,患者的症状说得详细,能提供很大帮助。“都是血尿,但细问下来,能发现不同。前者主要是无痛性血尿,而后者还有腰痛、发热。这样一来,再做增强CT后,发现陈大妈的肾脏病变有包膜,提示肾癌可能性更大;而王大伯肾脏病变没有包膜,临床有发热和腰痛病史,结合影像表现,怀疑患有局灶性肾盂肾炎可能。后经病理和临床证实了我们的诊断。

作为影像检查的专家,崔凤主任强调临床病史的重要性。拿血尿来说,如果是无痛性全程血尿,并发现肿块的话,可能是肾癌;如果突发腹痛伴血尿,可能是结石;如果尿频、尿急伴脓尿、血尿,可能是尿路感染。

患者就诊让临床医生开单的时候,我们希望能给影像科医生提供一个详细的病史,这样才有利于更准确地诊断。患者在讲述症状的时候,也要说得详细一些。

检查肺部意外发现肾脏毛病

影像科医生还经常碰到一些患者,来做某个部位的检查,结果发现其他部位的毛病。

崔凤主任提到了一个来拍肺CT的女患者,60岁左右,主要是观察肺部病变用药后的效果。检查时却意外发现,她的肾上腺出现病变。

因为CT扫描的范围比较大,检查过程中拍到了肾上腺的异常。患者当时是没有症状的,但片子拍完,反过来再问病史有高血压,就真的意外发现了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崔凤主任表示,“过去常规做肺CT,很难发现5毫米以下的病灶,但现在机器越来越先进了,像我们医院128排螺旋CT,能检查到3-5毫米以下的病变,而且扫描速度快,范围也大了。这对患者来说是好的,能够早点发现问题,并进行随访观察。

诊断的精准性提高了,患者的问题和担忧也变多了。经常有患者问:如果发现这么小的结节或病变,怎么办?

对此,崔凤主任给出了建议,要看结节的大小和性质。若确诊是恶性的就早点处理,有必要就动手术。如果结节小于5毫米,身体基本没有异常,可以6-12个月定期随访,若没有变化,则每年随访1次。如果随访中出现症状,要及时看医生。

●服务

做影像检查注意这几点

现在,影像检查的手段越来越多,精准度也越来越高。面对B超、X光片、CT检查、核医学检查、MRI检查等检查项目,该如何选择?又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崔凤主任提了几点实用的建议。

影像检查手段很多,但各有所长,也因人而异。常规体检主要做B超;外伤多选择CT检查;胸部不适或出现发热、咳嗽等,建议做X光片和CT;头部疼痛等神经系统问题,可以做CT和MRI检查。当病情复杂难以判断时,可能还得再做MR或核医学,疑难病例有时还得穿刺活检等。影像检查方法很多,选择的原则是方便、快捷、安全、价廉及诊断精准为目的。

各项检查的准备工作,也有所不同,患者要配合医生。有的检查前不能吃喝,比如胃镜,检查前8个小时要绝对禁食。有的检查需吃饱喝足,比如做胃CT,喝水的量至少要1000毫升以上,检查效果会更好。

影像检查要结合临床病史,描述病情时要说得详细。可以的话,患者把电话号码留下,方便医生研究完病例或会诊之后,需要了解其他情况时进行随访联系。

同时,也不用过于担心辐射问题,该做的检查得做。40岁以上正常健康人群体检时可每年做一次肺CT,哪怕再拍其他部位X光片,也不用过于担心辐射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而对病情需要做复查的患者来说,偶尔几次CT检查,辐射量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当然,婴幼儿和育龄期妇女还是要慎用,检查前权衡利弊,影像检查科室也会有相应的X线防护告知的。

做检查或拿到检查结果后,患者都不要太紧张。一方面,检查过程中太紧张,身体发抖或呼吸局促,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另一方面,拿到检查结果后,最好去看临床医生,听从医生建议进一步治疗或按照医嘱进行随访。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郑琪 通讯员 徐尤佳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