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梁弄镇创建市公共文化示范区纪实

11.01.2017  14:40

  如果说,大楼林立、车水马龙是一个乡镇的繁华之貌,那么,群众的一张张从容笑脸则是一个乡镇的幸福之美。如今,放眼红色梁弄,这种幸福之美处处绽放:文化广场上,歌声激荡、舞步飞扬;影剧院之中,文艺演出有声有色;农家书屋里,求知若渴的身影比比皆是……所有这一切,源自该镇积极创建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的结果。

  自2014年以来,梁弄镇党委、政府将创建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围绕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这一要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镇、村(社区)、文化户分布均匀、功能齐全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眼下,红色梁弄正在成为群众心中的文化之乡、幸福之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劲东风,正在吹拂梁弄大地。

  完善机制 全面推进创建

  梁弄镇位于浙东四明山麓,是全国重点镇、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和宁波市的中心镇,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中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素有“浙东延安”之美誉。

  为何要创建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梁弄镇党委书记王燎民一语中的:“一是有助于更好地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二是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三是有益于高效持续建设文化强镇。

  为加快创建工作进度,梁弄镇党委、政府以制度化为保障,坚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为创建工作建立机制保障。为此,该镇成立了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镇里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牵头、各办线所、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制定《梁弄镇创建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规划》,细化创建标准,将创建工作写入镇党代会、人代会报告,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梁弄镇切实落实相关政策,形成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财政公共文化支出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为辅的投入机制。该镇每年安排不少于80万元资金(不包括基建项目)专项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村(社区)每年投入90万元。近三年来,由企业冠名、赞助的大型文艺演出10余场,共计投入约50万元。

  夯实基础 构建服务网络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梁弄镇围绕构建覆盖全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目标,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效益明显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梁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涨辉对记者说:“在创建推进过程中,该镇充分考虑山区特色,结合镇总体发展规划,顺应人口集中趋势,文化设施覆盖全城,群众‘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初步形成,群众文化需求得到基本保障。

  在建设中,梁弄镇注重品质提升,力求为群众打造更为舒适、更为多样的公共文化设施。目前梁弄有两个综合性较强的文体中心和一条非遗文化街。一个是2001年建成的梁弄镇文化中心,位于集镇,总占地面积12.8亩,建筑面积为5230平方米。另一个是今年4月完工的梁弄镇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位于梁弄镇湖东村,总投资300万元,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这两个文化中心区域优势明显,能辐射周边10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数占全镇的75%以上。投入140余万元建设的一条非遗文化街,位于集镇中心区域,主要集中展示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梁弄大糕制作技艺,此举不但对行业进行了规范管理,而且使梁弄大糕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提升。此外,该镇还加大文化公园建设力度,对梁弄美丽乡村精品线周边重点区域等进行了合理规划、布点,新增文化公园——汪巷状元主题公园、东溪文化公园、横路党建主题公园3处,既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又较好地提高了小镇的文化品位。

  与此同时,梁弄镇结合各行政村实际,力求为群众建设更为实用、更配“胃口”的公共文化设施——“五有”村落文化宫。目前梁弄镇已建成“五有”村落文化宫17个,覆盖率达100%,其中,有12个特级文化宫、4个一级文化宫、1个二级文化宫。眼下,全镇各行政村建有“欢乐大舞台”6处,文化礼堂6个;有篮球场19个、乒乓球室22个、健身路径68条、健身房2个、台球房13个、门球场3个。通过全镇各方共同努力,较好地满足了村民“家门口”的文体需求。

  近年来,梁弄镇不断完善图书馆(室)的功能,镇级图书馆现成为市图书馆梁弄分馆,目前有藏书3.5万余册,年购新书1500余册,人均占有藏书1册以上。在此基础上,该镇认真做好图书借阅“一卡通”,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1次以上,图书馆被评为市示范乡镇图书馆分馆。同时,该镇进一步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建设,镇电子阅览室内设电脑16台,配备电脑教室1间(40台电脑)。此外,该镇还着力巩固农家书屋建设成果,目前所有村、社区均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镇、村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行免费开放,基本能满足群众的借阅需求。

  拓展服务 提升供给水平

  实施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公共文化项目,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供给水平,丰富和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是创建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内在要求。

  梁弄镇分管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镇以公益性为统领,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原则,通过打造系列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和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近年来,梁弄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上级配送服务、企业支持赞助等方式,开展“送戏下村”、“送电影下村”、“送文艺演出下乡”等文化活动,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开展全镇性文体活动10次以上、跨区域文化走亲活动4次,文化站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5场以上,开展摄影展、画展等主题流动展览10次以上。镇图书馆每年下村30次以上(基本为每个行政村2次),指导图书室做好管理工作,向各村流通图书1万册以上,每年组织开展全民阅读节活动。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有力地促进了乡风文明。

  近年来,梁弄镇以打造“火红梁弄”群众文化节品牌为总抓手,每年举行一届,贯穿全年,通过设计贴近群众实际的活动,充分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该镇还利用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活动日,举办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镇、村联动开展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一年累计举行大小活动50余次;去年,该镇突出“红色”这一主题,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主题,在8个行政村开展主题巡演,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今年,该镇以“铭记历史知党恩,坚定信念跟党走”为主题,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主题文艺巡演8次。近期,“五彩梁弄”文明示范线又顺利启动……此外,该镇不断加大力度,致力打造村级文化特色品牌,目前,全镇已涌现出了“律动四明湖”、“红色横坎头”、“五桂流韵”等村级文化品牌以及“藏书村”、“诗词楹联村”、“家风家训展示村”、“戏曲村”等文化特色村,通过树立品牌,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繁荣发展。

  锻造队伍 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队伍是创建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的中流砥柱。近年来,梁弄镇以创建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为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和人才保障。

  近年来,梁弄镇着力强化文化领域人才培养,镇文化站配备3名文化专职干部,文化站长享受中层待遇,明确一名村(社区)党总支委员分管文化工作,建立专职的村(社区)文化管理员队伍。该镇鼓励文化工作人员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文化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培训不少于5天,以此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

  梁弄镇不断加强文化户队伍建设,该镇现有各级文化户52户,遍布在全镇各村和社区,这些文化户是村、社区乃至全镇文化活动的带头人。同时,根据文化户的特色,镇里为他们配备相应的活动器具,文化户因此也成为最基层的文化设施点,是镇、村开展文化活动的有力补充。

  经过几年的努力,梁弄镇现有各级文艺团队49支。通过文艺团队的培养,确保每个行政村(社区)都能自主开展一些小型群众文化活动,带领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中来,使群众文化能够真正根植于群众中。同时,该镇实施了村(社区)宣传文化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培训、搭平台实践等举措,努力打造优秀文艺团队。该镇同时实施的文艺团队培训工程,通过开设“红色文化微课堂”等形式,每月进行一次面向文化团队、村文艺骨干、文化节目创新等的帮扶指导,并对现有52户文化户重新进行认定,评选出一批示范文化户,让全镇文化户能真正在乡风文明、文化带动等方面起到辐射作用。该镇还充分发挥梁弄诗社、“红土地”戏曲联谊会、“红土地”民乐队、“火红梁弄”文艺宣传队等镇级主要文艺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让这些文艺队伍编排创作更多弘扬主旋律、展示梁弄新风的作品,让文化真正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

  针对全镇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这一现状,梁弄镇成立了全省首个乡镇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文物监督)大队梁弄中队,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文物文保点、单位等进行检查,并投入200多万元修缮孝子祠堂和羊额古道,切实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同时,该镇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班子,做好“三位一体”项目的创建,并每年搭建平台,使各项非遗项目以动态展示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展示,吸引群众参与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梁弄镇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探索形成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工作形式,全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加强和完善,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