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与首都城市发展暨《北京档案史料》创办30周年座谈

29.11.2016  01:07
11月16日,“档案与首都城市发展暨《北京档案史料》创办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市档案馆召开。北京市档案局馆长程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局馆长马素萍主持会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档案报》社、《中国档案》杂志社等单位的18位专家学者,及《北京档案史料》的老编辑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1986年,北京市档案馆依据党和国家开放历史档案的决策,呼应学术界和社会对档案文献的迫切需求,创办了《北京档案史料》季刊。《北京档案史料》是一份学术性、资料性刊物,以“发掘史料、公布档案、提供利用、推进研究”为宗旨,以刊登有关北京地区的档案、资料和发表相关史学论文、文章为基本内容。1996年在创刊10周年之际,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99年改为丛书,一年四本,按季度出版发行。自创办以来,《北京档案史料》累计出版129期(辑),共计3000余万字。其中,挖掘公布档案史料700余组(专题),为资政参考、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文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座谈会上,《北京档案史料》副主编梅佳同志介绍了《北京档案史料》创办30年来开发档案资源、服务首都城市发展的情况。与会嘉宾纷纷发言,对《北京档案史料》创刊30周年表示祝贺,对档案与历史研究的紧密关系、市档案馆的史料编研工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等,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学者指出,《北京档案史料》始终是一份很有价值和特色的史学刊物,这主要体它的现资料性、学术性、知识性上。《北京档案史料》在30年的办刊过程中,努力发掘北京和各区县档案馆藏,突出地方研究特色,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用执着的精神践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理念,在30年时间里公布了大量史料和研究文章,不但对北京城市史、地方史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也有很大的帮助。专家们还对多形式、多途径开发档案资源,以及档案整理编目、查阅利用、国外征集、数字资源建设等问题,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程勇在讲话中表示,希望借助此次会议,加强档案部门与学术研究机构及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在研究档案史料如何为首都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服务方面、在档案编研开发以及史料出版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果。他希望《北京档案史料》编辑部的同志们始终坚持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学术研究服务,坚持改革创新,站在时代前沿,以纵深的历史视野,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化等信息时代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创新编辑模式,进一步扩大影响,推动档案编研工作行深致远,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