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此砖大有来头!

09.04.2015  16:09

发现“金砖”的地方。 

张阿长造”官戳。 

清同治十一年“金砖”。 

同治十一年造细料二尺见方金砖”官戳。 

  前两天,桐庐江南镇石阜村里,村书记方明亮一行将一块大石头搬进了村文化礼堂。说实在,方明亮也搞不清楚这块石头的来历,只是因为看着这块被废弃在旧屋的石头,重量很重、体积很大,才引起了他的注意。
  很快,文保专家来鉴别了,原来这块石头竟大有“来头”!它是块清代御制“金砖”,品相基本完好——金砖边长66厘米,厚10厘米,重约80公斤,通身黑亮光平,阔边加盖阳文官戳印,从印文可知该金砖为同治十一年所产,产地为苏州府。
  它叫“金砖”,但并不是由黄金打造成的,而是一种对大型御用细料方砖的雅称。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制成后运至北京,以供皇宫专用,故又有“京砖”之称。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和天安门城楼所铺设的就是“金砖”。金砖御窑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镇御窑村。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道,一般两年时间才可造出一块金砖,产量非常低。其工序之繁,造价之高,用途之贵,堪同黄金,从某种意义上讲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金砖”。为了保证质量,金砖铭印上都标有委造官吏的姓名,一旦出现有差错,按名索责,严加惩治,所以烧造“金砖”是一件非常严格的事情。
  石阜村,肇基于南宋时,方姓迁此造田,后石积成阜,故名。至同治年间,出了贡生方骥才,为人耿介,文采斐然。据初步考证,该金砖为方骥才故物,为其后人练字所用。后人不识,用作砌砖之料,至今才被“识破真身”。
  “村里正在布置筹建方氏宗祠和耕阜文化展览馆,届时‘金砖’将作为藏品进行展示。”村书记方明亮介绍道,目前石阜村以方氏宗祠的建设,传承先祖“垒石成田,积石成阜”的思想,挖掘打造“耕阜”文化,征集具有农耕文化的老物件。正是在这个找寻过程中,才意外地发现了这块金砖。(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