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残联助每一位有条件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08.10.2015  11:47

  对残疾人来说,受到关爱会感到温暖,但是他们更渴望的是能够像普通人一样,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来赢得生命的尊严。
  然而,就业难始终困扰着这个特殊的群体,比之常人,在通往职场的路途上,他们面临的困难更大,付出的努力更多。桐庐县目前有残疾人11858人。
  在今年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二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上,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落实完善扶持政策帮助每一个有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该县一直非常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近年来,桐庐有不少企事业单位都按国家要求的比例安排了残疾人就业,桐庐县残联多方尝试,通过举办残疾人就业培训等形式,为一批又一批残疾人“架桥铺路”,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环境。
  
   鼓励福利企业 转变观念设岗
  桐庐恒大箱包配件有限公司,有职工50余人,其中30多名是残疾职工。他们中有的是后勤岗位,有的是一线员工,还有的是公司营销岗位上的。
  公司总经理邓忠珍说,由于公司主要生产箱包配件,机器上的操作不是太复杂,经过培训后,残疾人上岗问题不大。邓忠珍表示,虽然残疾人在工作中可能和正常人有一些差别,但是,进来工作的人普遍都服从管理,在各个岗位上努力工作,有些甚至比正常的人做得更好。但也会有麻烦的时候,“譬如聋哑人,跟他们沟通可能需要更大的耐心,无论是在最初的学习阶段,还是正式工作阶段,都需要班组长付出更多的心力。有几次班组长上来抱怨,说这样的沟通实在是太累了,我就劝她,残疾人出来工作本身要付出的也比普通人多,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心。”邓忠珍说,慢慢地,班组长就不抱怨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公司都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更多地帮助。传达室老黄腿残疾,他跟了公司十多年,虽然不是桐庐人,却如爱家乡般地热爱这里,把公司当成了家,如今儿女大了,都已工作,实际上,不需要他再出来工作赚钱了,几次电话来催他回去,但他喜欢这里,喜欢与公司的员工们在一起。
  目前桐庐共有福利企业37家,安排就业人员1900余人,其中安排残疾职工900余人,残疾人工资不低于全县最低工作标准,并全额为残疾职工缴养老保险金。
  
   搭建两大平台 创建培训基地
  走进雅苑景泰蓝艺术馆,这是一个残疾人手工画制作基地,只见墙上挂的一幅幅画,有的是大气磅礴的祖国山水,有的是栩栩如生的万马奔腾,或见娇羞的夏莲含苞待放,也有喜庆的新娘幸福地微笑……
  陈立国是这儿的负责人,他说,这些作品可都是出自残疾人的那双巧手。
  这些景泰蓝珀晶画又称“掐丝珐琅”,是在明朝皇家传统景泰蓝精湛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纯手工制作,由金丝镶嵌,彩釉填充,数十道工艺精制而成,是一种装饰收藏品,这样精致的作品,真的出自于残疾人手吗?
  在现场,看到了来自江南镇的90后姑娘盛琴飞。笔者只见她正用“金丝”勾勒着一个花瓶的模样,由于左手无法自如动作,很多时候她需要借助嘴巴来拉直丝条。
  一幅叫《新娘》的作品是她断断续续花了一个月时间完工的。“如果正常做的话,大概一个礼拜吧,因为家里还要干家务,所以都是空闲时做一下的。”盛琴飞是因偶然的机会看到县残联的培训通告,这之前,她一直待在家里,因为左手左脚无法自如活动,她一直没找到工作。通过培训,聪明的她很快就能制作景泰蓝画了,“50×50大小的,制作完毕,我能拿到300元的报酬。很开心,不仅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且还能依靠这个赚钱。”盛琴飞俨然成了村里的小名人了,她的同学,闺蜜结婚了都指定要她的一幅手工作品。
  陈立国说,2013年在桐庐县残联的牵线搭桥下,他开设了培训班,让有兴趣做手工的残疾人能够通过培训成为“手工达人”甚至成为真正的“手艺人”,“残疾人虽然在某一方面会有缺陷,但对于这种细致的,需要静静坐下来的活计,他们又具备了常人所不能的优势。”陈立国说,希望能够参加一些手工艺比赛,将他的这些徒弟们带出去“遛遛”,希望他们能够拿到一些专业证书,从而以后能靠自己的双手工作赚钱。
  利用各方资源积极为残疾人搭建用工平台,今年桐庐县残联还利用新搭建的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平台,与杭州一马平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系,利用一马平川的文具电商服务平台为参训的残疾人学员提供实战培训,拓展桐庐县残疾人创业与就业新渠道。经过培训,有的如江南镇窄溪村的沈玉芳等做起了村淘,有的自己在网上开了淘宝店,还有些人进入了一马平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工作。
  
   种养殖业培训 培养农业好手
  为了鼓励帮助农村残疾人种养殖业发展,增加他们创收之路。今年桐庐县残联积极组织开展种养殖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桐庐县残联投入种养业扶持资金共达80余万元。
  对农户的培训分桐君片和江南片,全县共有200余名残疾人养殖户参加培训,桐庐县残联请来农业局养殖业专家,主要就桐庐适宜种植的并且附加值较高的水果种植进行辅导。如樱桃、猕猴桃、无花果等等,这些水果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能卖出好价钱。现场培训气氛热烈,每一次培训结束了,农户们还继续向农业专家进行各种咨询,有的还索要了联系方式。
  桐庐有桐庐青青园养殖有限公司、瑶琳镇大庙菜竹示范基地等省市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8家,县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15家,为鼓励残疾人农业创业,凡评上省市县扶贫示范基地的都有不同程度的补助。
  他们中有靠着自己的力量勇敢面对生活,并在各自的事业和生活中勇挑重担、自强不息。尽管身残,但只要能有一点点希望,他们依然是充满潜力的社会劳动者,并释放出灿烂的光彩。
  方国良是桐君街道麻蓬村人,桐庐县春江养蜂场场长、浙江省蜂业协会理事。早在1978年,他就已经从事养蜂生产工作。1995年创办了桐庐县春江养蜂场。他以蜂场为轴,带动周边地区养蜂户320余户,成员不仅分布在县域内,还遍及富阳、建德、淳安、临安等地,采取“养蜂场+合作社+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先后创建了多个蜜蜂养殖基地,年产蜂产品1500余吨,每年带动农户增加收入上百万元。但2011年底,他从河南押运蜂产品回桐庐途中,不幸遭遇车祸,造成肢体残疾三级。遭逢巨变的方国良没有放弃,最终创建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养蜂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大草原上的优质蜜粉源生产优质的蜂产品原料,为蜂农创造经济价值。养蜂20余年,方国良的养蜂场先后被杭州市评定为市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
  
   多岗多位招聘 阳光庇护暖心
  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自己的家庭分忧解烦。桐庐县残联积极联系桐庐县人社局,为他们专门举办残疾人用工招聘会。前期通过各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以及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了宣传,通知在就业年龄段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来参加。今年在首场残疾人用工招聘会上,45家用工单位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280余个,招聘会现场应聘登记的残疾人有195人,达成意向的有74人。
  “残疾人就业比普通人更为艰难,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措施、平台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同时我们还将全面深化‘就业帮扶,真情相助’活动,落实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桐庐县残联理事长林国华表示,通过多平台,多活动,切实帮助残疾人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发挥自己的能量。
  在招聘会上,福利企业是主角,如蓝里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他们在以往安置残疾工人的基础上,今年又招收12名后勤工人,负责人表示残疾等级为3~4级的,不影响手工劳作的,他们都欢迎。后勤工人主要是做一些熨烫、烘干、整理工作,任务量不大,聋哑人和上肢较灵活的残疾人都可以操作。
  在桐庐,有两家企业正申报市级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分别是杭州市飞腾针纺有限公司和浙江明辉电力有限公司。
  杭州市飞腾针纺有限公司位于莪山畲族乡工业小区内,是一家专业生产以腈纶、仿羊绒、混纺纱等为原料的梭织围巾、针织小商品的外贸出口企业。该公司年创利税在500万元以上,是莪山畲族乡的工业龙头企业。该公司自开办以来,一直十分关心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在安排四名残疾职工的基础上,近年来又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截至目前,该公司共提供31个岗位,用于安置残疾职工,人数已达到全公司职工总数的25.17%。同时,该公司还与每位残疾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一次签订3年劳动合同的职工达21人,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职工14人,对一些精神残疾的职工让他们在企业进行托管,并干一些简单的活,如此“阳光庇护”,便为这些残疾人家里腾出了照顾的时间。此外,为方便残疾职工的生产、生活,公司负责人还对内部路灯等设施进行了改建,在卫生间安装了扶手、将台阶改成了较为平坦的斜坡,以符合残疾职工劳动就业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从而改善和方便他们的工作、生活。
  
   授之以渔 让生命更有尊严
  就业是民生之本,尤其是对残疾人而言,有一个固定工作,就意味着多了一份保障、一份希望。对政府相关部门而言,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因岗制宜最大限度地招收残疾人;另一方面要创新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措施,加大培训,让残疾人有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影响残疾人就业,除了残疾人本身或教育程度较低,缺少工作技能外,影响他们就业的另一个因素是社会、企业对于残疾人认识不足、存在歧视,认为安置残疾人就业会影响企业和单位形象,从而拒绝接受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另外,也有残疾人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问题,部分残疾人由于缺乏信心而放弃了原本能够承担的工作。
  作为弱势群体,残疾人越来越得到社会重视。然而,我们为残疾人提供的帮助,不能只停留在浅层次,如送医送药、送米送面等,这些关爱只能解决他们的一时之需,要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唯一的方法就是教会他们谋生的技能,帮助他们学会自食其力,让他们的生命更有尊严。
  桐庐县残联多方尝试,通过各种渠道为残疾人的教育、就业培训、创业提供方便和帮助,从“”到“”,一字之差,残疾人扶贫工作的理念正在转变。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早日实现就业,回归社会。对于残疾人而言,摆脱贫困,不仅仅意味着生活改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蜕变。自信、自强、自立,已成为残疾人幸福梦的一部分。
  我们发觉,在桐庐,在岗位上奋力拼搏的残疾人,无论是做景泰蓝工艺的姑娘盛琴飞,还是当了村支书的沈柏潮,或是当上了老板反哺社会的残疾人企业家,他们脸上洋溢的笑都来自内心,没有自卑和退缩,有的是阳光和自豪。
  当然,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仅仅是第一步,后续工作更值得期待。如何进一步优化残疾人的就业环境和工作条件,解决残疾人在待遇保障和人生发展上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真正安心工作、开心生活,是下一步亟待思考的问题。(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