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开路 转型拓路 长效引路——桐庐县分水江实现水清景美水质大改观
桐庐县围绕“水清、景美、岸绿”的治水目标,依托分水江流域周边优良的生态环境,全力打造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长廊。截至目前,分水江全流域达到Ⅲ类以上水质,其中出水口桐君山断面水质由治水前的Ⅳ类水质提升至目前的Ⅱ类水质,分水江实现了水清景美水质大改观,正向“最美河道”蜕变。
一、治污开路,齐抓共管,构筑治水新面貌。一是明责任主体。制定《分水江水环境治理方案》,涉及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747个,总投资达5.1亿元,全部明确责任主任与完成时限。分水江沿线5个乡镇街道的主要领导和部分班子成员担任本辖区分水江河段河长,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为分水江流域各自村河道河长,共有党政河长32名,村级段长111名,并以乡镇街道为界,整条分水江5个断面水质状况全部纳入年度考核范围。二是控源头污染。以“最严格准入”条件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新增污染源,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和环评审批制度,分水江流域今年1-8月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能耗、高污染项目19项。对分水江沿岸222家重点监管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启动实施刷卡排污总量控制工作。实施分水江砂石企业综合整治,分水江河道已无河道砂石拍卖点,有效保护了河道生态环境。关闭分水江沿岸电镀企业5家、造纸企业2家、铸造企业9家,整治提升印染、造纸、化工企业20家,停产整治化工企业1家,完成5家电镀企业集聚区建设。关停拆除分水江沿线356家13.2万平方米畜禽养殖场(户)与39家8.2万平方米温室水产养殖场。三是强基础建设。对分水江沿线乡镇街道全面开展截污纳管摸底排查,去年至今已完成截污纳管工作95公里。此外,沿线横村镇污水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分水镇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分水江流域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了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全覆盖,目前正在集中提升集镇范围垃圾分类正确投放率。
二、转型拓路,求索不止,引领产业新格局。一是关拆促转。引导已拆除、关停的重污染企业和养殖户向高效、生态产业转产,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引导养殖户转产,加快退养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目前分水江流域已有600余名养殖人员实现转产转业,并通过已拆除养殖场土地整治,以点带面,引导农户种植经济效益较高作物,或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捆绑带动作用,形成“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分水江流域的小源村采用“农户+合作社”的产业模式建立了中药材基地,亩产效益可达8000元左右。二是提改促转。全力提升分水江流域横村针织、分水制笔等产业,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加快企业现代化技术改造,同时,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进行产品研发、新技术的应用、工艺设计、产业化建设等。同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用电子商务在市场上撕开了新的口子,进一步拓宽了企业销售渠道。三是旅游促转。依托分水江流域优美的水环境资源,借助“5525”秀美乡村精品工程建设与分水江流域瑶琳仙境、垂云通天河等老牌景点辐射,大力推进涉水旅游业发展,逐步打响“分水百合花海”、“瑶琳巴山下农居点”等一系列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全力推出以水上拓展、水枪大战、纳凉晚会、水上乐园、亲水夏令营、啤酒狂欢、春江花月夜等内容为主的亲水旅游线路,打造全流域休闲乡村游。今年1-8月,分水江流域接待接待国内外游客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14.5%。
三、长效引路,群策群力,走出管理新路子。一是全流域监督考核。每月对分水江5个断面的水体进行取样、检测,定期公布监测数据,监测结果作为沿线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年度治水工作考核依据。以河长为责任主体,突出“控源头防反弹”,县级河长每半个月至少巡查1次,镇乡级河长每周至少巡查1次,民间河长每3-5天至少巡查1次,并如实填写《河道巡查登记本》。同时通过“河长日志”制度建立河道水环境明细账,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评,今年1-8月,共开展分水江“河长制”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巡查60余次,下发抄告单15份,涉及26个问题全部得以整改落实。二是全方位涉水执法。进一步加大对县内河道(特别是小流域河道) 、水库等的日常巡查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在分水江流域的所有支流增设“河道警长”,加强对环境特别是水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1-8月分水江流域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0起,并积极联动临安进行上下游同治,多次召开治水联动会议,共同协商推进分水江水质改善工作。三是全社会关注举报。通过《今日桐庐》、桐庐电视台新闻聚焦等栏目,对群众举报、督查暗访发现的涉水问题,坚持每周1-2次媒体曝光,并做好跟踪解决工作。分水江沿线专门向全社会公开聘请了31位责任心强、热心环保事业的群众担当“民间河长”,并在年中将“民间河长”的范围扩大至各条河道的保洁员,畅通群众举报和媒体监督渠道。加大与人大、政协及相关部门经常性暗访活动对接,通过以人大政协提案议案的方式予以落实解决。此外,分水江及其支流河道全部上传杭州河道水质APP,群众可以通过软件对河道进行实施监督、投诉,真正实现全民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