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篇文章着力改善水质 桐乡连续两年实现全省跨行政区域交界断面考核优秀

21.04.2016  11:19

  近年来,桐乡市始终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围绕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扎实做好三篇文章,全面发送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2014年和2015年,在全省跨行政区域交界断面水质考核中,桐乡连续两次被评价为优秀,水环境质量实现了考核以来从合格-良好-优秀的梯度跃进。截至目前,桐乡32条市级骨干河道全面消除V类、劣V类水,Ⅳ类水河道同比增加33.3%。 

  一、重联动,强推进,做好“环境治理”文章 

  一是着力改善河道面貌。通过开展清三河“回头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三河”治理成果,坚决杜绝整治好的河道出现反弹;在嘉兴市率先建立镇级交接断面水质考核机制,科学设置124个水质监测点,对水质每半月监测一次、每月分析及考核通报一次,加强区域水环境动态监测,水质考核结果列入镇(街、区)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开展“治水美村”创建,突出河道生态修复,重点对全市黑、臭隐患较为严重的50条断头浜进行了专项整治,又通过圈养水草、种植水生植物、放养鱼苗等生态循环方式改善了水质;在全面落实“四位一体”保洁的基础上,启动航道保洁工作,11条航道的保洁工作已全部落实。 

  二是加快推进污染治理。深化巩固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与榨菜、机制丝绵等区域污染行业整治,化工、造纸、制革、印染、涉汞行业整治通过省级验收。大力推进工业污水集中处理,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出台《桐乡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17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去年实现“生猪退养镇”3个、“生猪退养村”93个。两年来,我市新增工业污水入网企业1082家,2015年完成城乡生活污水治理3.4万户,拆除猪舍28.62万平方米。 

  三是有效提升治污水平。对市政污水管网、污水检查井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管网破损破损、错接、渗漏、掩埋及堵塞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加快推进申和水务有限公司、城市污水处理厂等扩容提标工程。待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全面完成后,我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将由19万吨增加到26万吨。去年我市完成河道整治140公里、中小河流治理22.03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2.72万亩,完成圩区整治2.8万亩,有效提升了防洪排涝能力。 

  二、控源头,守底线,做好“污染防控”文章 

  一是构建生态创建“升级版”。制定出台《2015年度桐乡生态市建设工作任务书考核评分标准》,进一步细化分解生态市建设工作任务,将考核任务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科室,建立组织体系,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全市12个生态镇(街道)实行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全面加强动态管理;扎实开展“四边三化”行动,使之与“三改一拆”、“美丽乡村”、“森林桐乡”、“五水共治”等工作充分结合、整体筹划,共同推进;坚持“排污者付费、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推动”原则,探索建立“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新模式。自2014年起,我市在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污染治理中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目前共有5家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治理效果明显;2015年,开展了大麻镇百富村等13个嘉兴市级生态村的县级验收工作,完成了2013年度25个嘉兴市级生态村复查工作。 

  二是把好项目审批“控制闸”。完成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充分发挥环保审批在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的“源头控制”作用,切实执行好“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和“两评结合”的决策咨询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运营符合空间环境准入制度、总量环境准入制度和环评审批要求,切实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两年来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711项,对不符合审批政策或选址不当的建设项目坚决予以否决,两年共计否决建设项目36项,  否决项目总投资约8.7亿元。 

  三是织密环保执法“监察网”。围绕世界互联网大会环境整治和“亮剑”“雳剑”等系列专项行动,通过“按日计罚”、“限产停产”等行政处罚手段,查处和曝光了一批典型的环境违法案件;建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等七项制度,并出台桐乡市环境保护局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全面推进环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2014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9886人次,检查企业10379家次,立案查处案件317件,处罚款1670万元,公开曝光违法排污“黑名单”224起。2015年案件查处数和处罚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三、强基础,重创新,做好“体系建设”文章 

  一是加快工程建设。加强治污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完成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89公里,完成率为134.8%;污泥无害化处理日趋规范,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扎实推进“五渣共治”,全面启动我市与嘉兴新爱斯热电有限公司的一般工业污泥处置合作,全市工业污泥全部实现了规范化处置。全面开展试点政府协调、企业运作的工业垃圾收集清运机制,以镇(街道)为单位,建立镇(街道)级皮鞋边角料、纺织边角料、毛纱废料等工业垃圾统一收集体系,建设集中贮存场所;确定统一的清运公司,配备专用运输车辆,定点定时收集各镇集中贮存场所的工业垃圾和企业产生的普通污泥。 

  二是加强制度创新。污染减排方面,对原有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启动涵盖氨氮、氮氧化物两项新增指标的“十三五”初始排污权核定工作;在重污染企业间设立以“吨排污权指标税收贡献”为主要指标的评价制度,即根据各企业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数据与税收数据计算出排污权税收贡献值,进行从高到低排序,并实施差别的管理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改进工艺、实施污染减排;生态创建方面,引入退出机制,对生态镇(街道)择优劣汰、有进有出;若是辖区内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或环境污染问题的镇(街道)直接撤销命名,对命名后生态环保工作严重倒退的镇(街道)实施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命名。 

  三是加大公众参与。根据不同层面的公众诉求,逐渐建立起公众参与队伍,如市民环保检查团、案件审议团、项目审批“阳光”评审团,邀请市民代表、人大代表等参与建设项目审批评查、饮用水源安全实地探访等活动;建立了村级环保监督员队伍、水环境治理志愿者队伍、环保志愿者等;经过拓展和整合,目前基本形成两个社会组织牵头、三支队伍活动经常的公众参与队伍,使广大群众有组织、有秩序参与到环保公众队伍中来,以公众参与的大家庭形式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