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见人,见物,见生活

31.12.2016  16:38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化,我省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已进入到了文化建设的“四馆时代”(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至2016年底,全省市、县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馆已达到12家。各地文化部门不断探索和创新非遗馆办馆理念,充分发挥非遗场馆作用,有效推进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桐乡市非遗馆,就是立足非遗特性,引入“活态展”的展陈理念,积极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整个展馆仿佛是一户充满生活气息的江南百姓人家,实践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办馆思路。

  “活着的”非遗馆

  如今的桐乡非遗馆让无形文化有形化,已成了当地非遗事业的重要支撑,也是桐乡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

  走进桐乡市非遗馆,十大类的桐乡特色非遗资源在这个“”里,分布合理,形成了“传奇·天虫”“传说·乡土”“传唱·遗韵”“传统·风情”“传习·百工”“传真·乡音”六大板块。每个板块都以“”字开头,体现了非遗世代传承的特性。同时,板块与板块之间有机融合,生动再现了蚕乡、水乡、菊乡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小桥、流水、人家,花鼓、蓝印、高杆……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炊烟袅袅、桨声灯影的江南。

  馆内最引人入胜的,就数非遗项目的活态展示部分了。每逢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戏台上都会上演《陆雅臣卖妻》《王老虎抢亲》等耳熟能详的传统戏剧和曲艺折子。古戏台不仅吸引了老一辈戏迷,还吸引了青年一代驻足,每到演出时段,常常是一座难求。

  桐乡市非遗馆二楼的传习坊,是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们展示技艺的空间,虎头帽、虎头鞋、麦秆画、剪纸、竹编、核刻、木雕等一大批传统手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零距离观看和学习传统技艺的机会。这既鼓舞了传承人的传承热情,也聚集了非遗馆的人气。幻影成像是馆内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地方,它通过电脑动态模拟以及镜面成像原理,将真实的人、河流、船只微缩放进镜像里,让观众穿梭在虚与实之间,体验传统庙会的热闹祥和以及惊险刺激。

  到了非遗馆,人们还可以拜蚕神、汏蚕花手、求蚕花、采桑叶、喂蚕宝宝、走桥、尝米酒、喝菊花茶、玩童玩、听民谣、读非遗书籍。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建设规划、设计思路以及运营模式应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其展示内涵应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精神层面和“活态”“流变”的实践过程,以及其存在的原生态环境和文化空间。桐乡市非遗馆的建设实践,无疑是在充分有效地展现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有形的展陈去展示无形的内涵和核心价值,让大众真实感受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务实发展等方面,呈现出了可喜的成效。

   把节日还给民众

  当地百姓非常在乎和重视传统节日,比如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人们在这些传统节日里,尽情表达对大自然的情感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为此,人们创造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美好民俗,千百年来传承演绎、生生不息。

  基于这样的情感诉求,桐乡市非遗馆特别推出了“我们的节日”系列大型民俗体验活动,地点从非遗馆内延伸到非遗馆外,非遗项目也从展板上延伸到了展板外。从春节开始,该系列活动的开展贯穿全年:春节,臼打年糕大赛;元宵节,猜灯谜、做汤圆、提灯走桥、舞龙、踩高跷、玩童玩;清明节,做芽麦塌饼、蚕花仙子巡游撒福、听蚕花戏;端午节,点雄黄、沐兰汤、品端午粽、尝端午饭、“最美端午宝宝”评选、端午香囊饰物制作、赛龙舟;中秋节,做月饼、赏非遗音乐会等活动,可谓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这一系列活动已形成非遗馆的标志性“乡愁文化”品牌,实现了“把节日还给人民”的初心,引起了百姓的强烈共鸣,每年参与活动的群众达20万人次以上。

   建设非遗馆总分馆体系

  桐乡市非遗馆打破了传统展示馆“殿堂化”“神圣化”的固有模式,充分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在民间、长在民间的特性,将文化遗产回归公众,回归生活,在大众层面体现文化遗产的价值,建立了一个亲民、近民、为民的传统文化传承体验空间,以及大众化传统文化体验基地。

  下一步,桐乡市将致力于逐步建立非遗馆总分馆体系。充分借鉴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经验,逐年推进,逐步建立市、镇、村三级总分馆体系。市级非遗馆为综合性展示场馆,镇、村两级以一个或几个项目为主题,建立专题性展示场馆,形成“一体多翼”的非遗项目展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