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驱动 以管驱动 以宣驱动 桐乡三轮驱动实现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三连优”

03.03.2017  04:19

      近年来,桐乡市坚持以“依法治水、科学治水、精准治水”为方针,以打造“诗画水乡典范”为主线,深化“防、管、宣”三轮驱动,着力推动全民治水,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6年,全市12个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中全部消除V类断面,IV类及以上断面占比100%,其中III类断面9个,占比7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5%。2016年,监测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较上年同期改善率分别为6.2%、25.3%和24%,根据《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2016年修订)》规定,考核结果为优秀,至此桐乡市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保持了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三连优”,实现了考核以来从合格-良好-优秀的梯度跃进。主要做法有: 

  一、  以防驱动,严格实施源头把控。 

  一是严准入。完善新型环境准入机制,以“多规合一”试点为契机,以环境功能区划为基础,严守生态红线。坚持规划先行,编制  “水十条”乌镇北考核断面水质稳定方案;通过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专家评价和公众评议“两评结合”的环境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增量。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提高准入门槛,对不符合审批政策或选址不当的建设项目坚决予以否决。2016年,共计否决建设项目11项,  否决项目总投资约5900万元。 

  一是促长效。出台《桐乡市“五水共治”绩效评价考核办法》、《关于深化“河长制”“1+7”配套制度》等文件,将“五水共治”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纳入部门及镇(街道)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强化三级督查,进一步明确各主体单位的责任,落实河长在河道巡查、项目推进、常态监管、联治联防、投诉受理等工作中的职责任务。2016年以来,共发出督查通报12期,督办单205张,对治水工作落实不力的9名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处理。 

  三是抓项目。按照“哪里有污水,管网就建设到哪里”的原则,狠抓污水管网建设,打通恒盛、城市和申和污水处理厂污水联通管网,确保污水应急处置;成立桐乡市河湖塘清淤(污)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桐乡市河道清淤三年行动计划,结合桐乡实际,按照“三必清”原则,推进河湖塘清淤活水工程;明确运河饮用水源、西片(白荡漾)饮用水源二大水源“一用一备”的格局。2016年,完成污水管网建设135公里,完成城镇生活污水治理9343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1947户,完成清淤243.8万方;2016年我市被列入全省首批节水型社会建设县(市、区)。 

  二、以管驱动,高压执法铁腕治污。 

  一是零容忍。扎实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结合“雷剑”系列环保专项行动和“百日攻坚”  执法专项行动等,综合运用夜间执法、交叉检查、飞行监察等方式,严厉打击涉水污染违法行为,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水入网监管排查,确保废水达标入网,加强对污水厂实时监测和定期执法检查,确保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对执法中发现的违法排污行为,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通过“按日计罚”、“限产停产”等行政处罚手段,查处和曝光了一批典型的环境违法案件。2016年,共出动环保执法人员43546人次,检查企业14173家次,立案查处案件211件,处罚金1161万元。 

  二是强治理。稳步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今年已建设污水管网135公里,完成城镇生活污水治理9343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1947户;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已关闭二级保护区内单桥蔬菜厂,启动保护区内4家企业和2家砂石料场拆除工作;推进“清三河”和入河排污(水)口标识专项行动,防范河道水质污染;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水入网监管排查,确保废水达标入网。2016年,共排查涉及河道保洁等隐患问题470余个,并及时处置;排查出677个污水排放口和8165个雨水排放口,已完成标识3190个。 

  三是排隐患。落实“河长制”有关牵头部门职责要求,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治水办并加强督促整改。加强企业环境风险和环境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工作,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全力做好环境应急工作,全面消除环境隐患。延伸基层信访网络触角,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快速联动的信访工作机制,促使环境信访总量逐年下降。环保信访总量2015年、2016年分别同比下降9%和7%,信访处理率和结案率均保持100%,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群众上访事件发生。 

  三、以宣驱动,营造全民治水氛围。 

  一是拓载体。围绕“五水共治”主题,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等契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五水共治”宣传活动,借助媒体宣传、组建生态文明暨环境保护宣讲团、重点排放企业集中培训等,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有计划组织宣讲力量开展环保法规下基层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水环境重点企业开展环保法规培训,宣传解读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在原有环保局官方微博的基础上,开设桐乡环保微信公众号,定时发布环保信息,搭建与公众交流互动平台,方便及时掌握公众关注热点环保问题,营造全民治水的良好氛围。2016年,开展集中轮训13场次,参加培训人员达2000人次。通过媒体曝光违法案件43件,环境信访查处案件9件。 

  二是重创建。扎实开展生态系列创建活动,与各镇街道签订年度生态建设目标责任书,制定年度镇(街道)生态创建考核细则,作为年终对镇街道考核的实施依据。创新生态市建设考核管理办法,推进美丽桐乡建设工作,截至2016年底,我市170个行政村开展生态村建设,全市占比96.6%,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创建国际生态学校1所,九曲社区成功创建国家级远洋环保社区等,在全市营造人人参与创建、人人支持创建的浓厚氛围。 

  三是凝力量。广泛发动公众参与,通过开展市民环保检查团、市民志愿者等活动,扩大市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继续发挥工、青、妇、科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深入开展“五水共治”系列活动,广泛调动企业职工、青少年学生、妇女姐妹等社会各界参与“五水共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市行政村中聘请200余名熟悉本村河道水系和重点污染企业,不定期开展“巡河”活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环境教育和培训体系,共同保护好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