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系统构建了我国中小学校服管理的制度体系
21.09.2015 14:14
本文来源: 教育局
今年早些时候,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4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构建了我国中小学校服管理的制度体系。《意见》的出台,是否为我国校服生产、采购、使用各环节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破解之道?怎样才能让学生穿上既舒心又放心的校服?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装备研究人员、中小学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
学生穿校服,是否应该?
学生穿校服,似乎天经地义,这也是人们讨论所有有关校服问题的基本设定。可问题是,为什么要穿校服?
“校服能够规范学生行为。校服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符号,通过创设一种环境氛围,可以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陶冶学生。学生穿上校服,就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约束,就会时刻提醒自己要遵守纪律,注意言行,维护自身和学校形象。”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张又伟说。
上世纪90年代,美国长滩学区在实施校服政策后,第二年其校园犯罪率、打架事件有了明显下降。美国教育部当年的报告认为,校服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学校安全状况和学习环境。
“作为一名家长,我认为中小学应大力提倡学生穿校服。”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二(5)班张琪佳的爸爸张鹏表示,穿校服有利于校园的整洁,避免异样的色彩干扰孩子课堂上的注意力,还能避免穿着上的攀比,减少学生因家庭贫富不均而产生的歧视与偏见现象。
北京市十八中学教师刘静认为,校服更是一种校园文化载体。它的魅力,在于全校学生统一格调、类型、着装,表现和谐、和美、和韵。辽宁省教育装备中心主任肖京同样认为,中小学校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内外一道移动的亮丽风景、一组流动的文化符号和一股舞动的青春风尚。
“校服可以直接反映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办学理念。通过统一着装的校服,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荣誉意识、审美意识等。”江苏省泰州中学殷荣安说。
校服难看,怎么破解?
校服不好看、不时髦、缺乏个性,一直为人们所“吐槽”。这些穿在广大青少年学生身上的校服,为什么就不能做得漂亮一些呢?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505个受访者当中,82.6%的受访者穿过宽松运动式校服,51.2%的受访者直言这样的校服“丑”。过半的受访者认为,宽松的运动式校服让学生缺乏青春朝气和自信,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观念。
腾讯网也曾做过一个关于“你喜欢运动式校服吗”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3.26%的网友表示“不喜欢”。
刘静告诉记者,用运动服来代替校服,是全国各地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运动服便于活动,方便上体育课,而且价格比较低廉,有利于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杜绝学生攀比心理。但是,大多数校服确实不能展示出孩子的青春风貌。
“近年来,我们的校服确实被社会打上‘丑校服’的印记。宽松的款式之下,学生健美形体不见了。粗糙的设计之下,学生的青春朝气不见了。”张又伟说。
那么,怎样才能让校服变得美观,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校服呢?
“校服设计要突出文化内涵。通过研究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地区、学校的特色,提炼出可以运用和识别的视觉设计创意元素,既体现传统文化,又符合时代精神。”张又伟说。
“在校服选用的过程中,多数学校的学生、家长参与率低,如何发挥他们的主动性非常重要。请家长和学生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自主购买将成为今后学校校服选用过程的主旨。”刘静说。
据了解,南昌二中红谷滩高中部在2014年就进行了“我的校服我做主”的改革。该校的校服设计突破了传统“刻板”样式,一些中山装、格子裙、学院风等中国风元素出现在新校服中。而这些校服的设计理念、构想均出自学生之手。
不久前,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还专门组织了寻找“最美校服”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校服款式,遴选出一批优秀作品,供各地选用。
湖北省宜都市教育局姚明华则告诉记者,宜都市有的学校在采购校服时,将所有候选校服摆在一起,然后邀请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共同投票评选,选出的校服往往皆大欢喜。
张鹏认为,为了让校服变得更美,不妨向国外“取取经”。国外很多学校的校服做到了文雅而不失活泼,时尚又不失端庄,款式新颖又能将学校的独特文化内涵蕴含其中。比如,英国的校服注重细节,通过细节展现了英伦特有的学院气质;韩国的校服能够随着流行的变化,不断汲取时尚元素对校服进行改进;印尼巴厘岛的校服都是碎花上衣加深红色百褶裙,体现出浓浓的民族风情。
校服安全,如何保障?
2013年初,在上海发生的“毒校服”事件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很多家长对校服的安全问题开始担忧起来。
张鹏说,自己就经常担心孩子穿的校服是否安全。他认为,校服面料必须要安全,重金属含量、甲醛含量、农药残留、染料等等是否超标是他和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而且,张鹏表示,很多家长都在微信群里讨论校服设计上的安全问题。比如:校服拉链头是否会伤到孩子?校服是否应该装饰反光材料以增强安全性?小学生校服帽绳长度多长才安全?
对于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如何保障校服安全呢?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徐攀认为,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才能保障校服安全。必须明确生产和采购校服要依据国家标准,确保校服各项指标达到要求。据了解,这方面的标准主要有《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两个国家强制标准,以及第一个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的综合性国家标准《中小学生校服》。
张鹏说,《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不仅对校服的面料、制作和安全要求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还增加了燃烧性能、附件锐利性、绳带、残留金属针、高可视警示性等内容。
徐攀进一步说,光有标准远远不够,还必须严格质量检查,“质量检查是确保校服安全的关键环节”。《意见》指出,要确保进入学校的校服经过法定机构检测。鼓励实行“双送检”制度,一方面供货企业要送检,另一方面学校可结合实际,将一定数量校服送法定检验机构检查,防止个别商家以次充好。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监督惩处机制。一方面,加强人员监管,依法处理学校、相关部门和机构工作人员在校服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违反程序、收取回扣、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另一方面,畅通反映渠道,要充分发挥“12315”热线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用,方便学校、群众反映问题,并及时将依法查处校服生产、销售企业的行政处罚信息进行公示。
记者注意到,《意见》第三条强调,“质监部门要加强对校服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及时公布校服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应该建立黑名单制度,定期内部公布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校服生产企业名单,明确采购单位不得向上了‘黑名单’的企业采购校服,以降低学校采购不合格校服的风险。”张又伟说。
价格过高,怎样解决?
除了安全、美观问题之外,校服的价格问题也戳中了许多家长的痛处。
《广州日报》报道,“东莞学生部落”微博于4月25日发帖称,“东莞外国语学校发了校服后才告诉同学们价钱,属于先斩后奏,学生们看到价格纷纷表示穿不起!据了解,该校发放的校服有12种不同季节的衣服,共有18件,费用为2180元。
无独有偶,据《温州都市报》报道,一名网友贴出了温州十九中2015年新款校服收费表,包括8套校服(14件),总共1680元。从中可以看到,长袖羊毛衫110元、羊毛衫马甲70元、呢大衣265元、正装(中山装)345元……报道中还提及,校服因为好看,其他学校的学生很是羡慕,而且有关部门也表示,校服经抽检是合格的。
“校服仅仅货真价实还不够,还需要物美价廉,否则就会让人浮想联翩,猜想是否存在‘猫腻’。”姚明华说,有的学校采购校服后举报缠身,麻烦不断,主要还是因为操作过程不透明。所以,学校要公开采购过程,采购过程可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进来,并且每个环节要做好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坚持自愿原则,校服购买不可强求;要多考虑家长的感受,毕竟是需要家长埋单。校服的价格应该低于同等质量服装的市场售价,毕竟校服是“批发”,如果学生穿校服能帮家长省钱,家长又何乐而不为呢?
张又伟同样认为,为了不给学生家庭造成经济负担,价廉是校服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健全竞争机制,找到物美与价廉的最佳平衡点。
“只有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才可能产生最大的效益,对于校服来讲,就是物美价廉。实现物美价廉要靠市场,关键是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有效规范校服市场,这更是需要多部门协作的系统工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陈东升认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是校服用户的代言人和选购指导方,必须加强对采购单位指导,不得违反市场原则采取“定点”、“定商标”等方式干涉交易。教育、质监、工商部门还要严查对本地校服生产企业进行地方保护的行为,充分保障校服市场公平。
“还要发挥政府定向调控职能,对家庭贫困学生、革命烈士子女、孤儿、残疾儿童等,采取多种措施无偿提供校服。有条件的地区,可由地方政府向中小学生无偿配发校服,并优先配发给农村地区中小学生。”陈东升说。
徐攀认为,中小学生身体发育较快,校服更新换代也较快,为配合生态文明建设,努力降低资源能耗,减少家长重复支出,应鼓励各地探索校服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回收利用机制。而礼服式校服,则可采用学校统一购买供学生循环使用的模式,以节省支出。
校长说
校长莫在校服管理上“偷懒”
■李桂强
作为中小学生穿着的服装,校服除了一般服装所具有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外,还应该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教育功能。如,校服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代表着规范,体现着身份平等,意味着秩序和纪律等。
作为校长,我当然想把校服从推动学校文化建设进而实现学校教育理念的高度来考量,但现实中却遭遇到诸多尴尬。譬如说校服的款式和质量问题,“毒校服”挑战的是法律的底线,“丑校服”则是对大众审美情趣的不恭。现实中没有哪位学生愿意穿上“丑校服”,更没有哪个学校愿意让学生穿上“丑校服”,但是现实中为什么还会出现“千校一面”、“千人一款”甚至是“丑校服”的现象呢?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与地方保护主义有关。在我国,校服行业的兴起也就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其市场准入、管理体制等方面有其天生的盲点,这就为地方保护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近年来,随着社会民主与法制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采购单位指导,但违反市场原则采取“定点”、“定商标”等方式,对本地校服生产厂家进行地方保护的行为依然存在,去除地方保护“壁垒”对于校服行业而言依然任重道远。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切实加快法治建设步伐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二是与市场经济的本质有关。目前,全国各地普遍采用由学校代收费直接向生产厂家采购的模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凸显学校特色。要想实现“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理念,校服设计费用可能要提高,即便学校加强校服采购公示,向学生和家长公示中标企业、校服质量标准、采购流程、采购价格等方式,也很难将校服的价格降下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决定了校服生产厂家最终必然要追逐利润最大化。一所规模稍大一点儿的中小学校。学生总人数也就2000人左右,从“我的校服我做主”的理念出发,校服生产厂家很难进行规模化的批量生产,那么其单件校服的生产成本就很难降下来,“物美”和“价廉”很难两全。针对这一难题,可否借鉴政府补贴家电行业、农机系列产品的模式,也对学校或校服生产厂家进行一定的补贴?
三是与极少数学校的“懒政”有关。当下,教育“懒政”不同程度存在于各级各类学校。如,多年以来,在中国的校园里,“校服=运动服”,似乎已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运动服”≠“丑校服”)。如此简单操作,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极大伤害。“懒政”的表现是处理问题简单化、随意化,其深层原因是少数学校不敢担当、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在校服管理工作上,学校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责任,做好学校应该做好的事情。(作者系江苏省徐州市第二中学校长)
学生说
我的校服可否我做主
■张心可
一辆又一辆的货车带着些许轰鸣,缓缓开进学校操场,一箱又一箱的“货物”被运了进来。一些眼尖的同学瞧见箱子上的标识,不禁大喊道:“快看!新校服来了!”这一句话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周围的同学全都簇拥了过来……
每每领到校服,每每拆开包装,每每换上校服,心中的期待和喜悦也是难以言说的。这一幕又一幕不断呈现,迄今为止已有6次。作为一个拥有6大套不同款式、不同风格校服的我们,什么样的校服质地比较好,哪一套是我们喜爱的,哪一件还有待改进,可都是了如指掌,因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的脚知道”。譬如说旧款的宽松“运动服”,虽然穿着方便、透气性强,舒适度还不错,但是一如我们同学常调侃的:“哈哈,我很丑,可我很温柔。”穿在身上,年轻的活力与活泼全被掩盖了,“价廉”而不够“物美”!
正因为我们的“挑剔”,学校让我们参与校服的选购活动。经过“改头换面”的校服,同学们对现在“英伦风”校服系列的评价还是正面的居多,不管是从设计上、颜色上,还是穿在身上的感觉,同学们都比较满意。它也符合我们的时尚标准,可也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由于衣服、裙子没有口袋,纸巾等一些小物件没处“安身”;貌似价格也不太便宜,有“物美”而不“价廉”之嫌,等等。
那我们心目中的校服是什么样的呢?是可爱时尚风,还是清新大气风,或者又是干净利索的套装?是像不丹国那种能塞进所有文具和书本的宽大校服,还是如韩国青春又不乏时尚元素的大蝴蝶结校服,或是如美国因追求个性而只在重大节日时才穿的校服?我们都是一个个很有思想的人,如要“我的小伙伴们”都满意,好像没戏,众口难调哦……
谈谈我想要的校服:有一个小小翻领,佩戴着一条粉蓝相间领结的白色长袖衬衫。天凉时,外面套一件小巧淡蓝的针织背心,重要的是,胸前要别着一个我最爱的Kitty胸针,这样我就可以和我的Kitty朝夕相处啦。一条淡粉色的长裙,清新而素雅,裙摆上还镶着一圈蕾丝花边。重要的是,腰间后背还有一个大大的蝴蝶结,为裙子添上点睛之笔。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校服:清纯、素雅,端庄、大气,没有浓重的色彩,但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我一次次地幻想过,校园里如果有这样一身身亮丽的校服,绝对会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作者系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601班学生)
域外
国外的校服啥模样
■唐科莉
校服在一些国家越来越普及。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通常被认为是倡导美国学校校服政策的第一人。他在1996年国情咨文中提出学校应该让学生穿校服之后,1996年只有3%的公立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到2000年,这一数字提高到12%,2010年又提高到19%。巴西2007年由教育部开展的小学与中学生家长调查显示,98%家长认为学校应规定学生穿校服。
在澳大利亚,无论是家长抱怨校服成本太高,还是学生抱怨校服气味难闻,大多数公私立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并有不同严格程度的着装规定。在其他国家,穿校服只是一些独有的私立教育机构的规定。
澳大利亚教育部规定,学校的着装规范必须与教育部对于学校的着装要求的相关政策一致,必须遵循健康、安全和庄重的标准,并且适用于各种体育活动和天气条件,具体的着装要求由学校委员会与家长群体协商决定。
在澳大利亚,尽管私立学校在有关校服的相关规定方面一直走在前面,但公立学校也正实施更加严厉、更加保守的校服政策。
例如,《星期日邮报》对南澳大利亚州30所公立和私立学校的调查发现,南澳洲公立学校的校服政策日益严格,内衣的颜色、袜子的厚度以及衬衣的长度,甚至首饰的大小都是学生必须遵守的校服标准。大多数公立学校通常都规定女孩只能穿最多高于膝盖5厘米的裙子。西摩女子学院规定,内衣应该是黑色或者蓝色以与校服一致。三一学院规定女孩贴身衬衣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学生每年可以允许在脖子上带不超过2厘米长十字架。阿德莱德顶尖公立学校之一的格兰拉哥国际高中规定学生只能从三个特定鞋子风格中选择一种,并且不能穿运动袜。
在校服的提倡者中,认为穿校服的好处通常包括: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减低学生的紧张感,促进安全;改善学生的不良行为、加强纪律;家长置办衣服的成本降低;能够创造一个更加有序的环境,避免学生赶时髦,让学生可以更专注于接受教育等。一项2009年在肯尼亚乡村的贫困地区开展的研究发现,让学生穿校服平均可以将学生的旷课率降低44%,这些儿童的考试成绩也在穿校服一年之后提高不少。
目前,新技术也日益渗透到校服的设计中。在巴西的维多利亚康奇斯塔市,2万名学生穿着安装了射频识别芯片的校服。学生进入教学楼后,电子传感器对其进行监控,再把信息传给家长。另外,如果一名学生迟到20分钟,家长就会收到信息告诉他们孩子没有到校。如果这样的信息连续发布3次,家长必须解释孩子缺勤的原因或者学校向主管机构上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希望新式校服不仅可以降低逃学率而且能够改进家校关系。
如果再进一步,射频识别芯片可能用于跟踪校园中的学生,通过校服上的GPS实现远程监督。但是,目前这一技术的应用存在争议,美国的隐私保护者反对学校使用射频识别技术。
有专家认为,不管学校执行什么样的校服政策,学生和家长有权知道校服政策的具体内容。(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信息中心)
本文来源: 教育局
21.09.2015 14:14
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回浙江任教
中新网宁波9月10日电(童笑雨 苏钧天)9月1浙江网
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回浙江任教
中新网宁波9月10日电(童笑雨 苏钧天)9月1浙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