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与创新创业发展高峰论坛昨在杭举行

28.11.2016  14:03

    校企合作,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昨天下午,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校企合作与创新创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主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和互动交流。 据介绍,“校企合作与创新创业发展”分论坛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浙江省教育厅、浙江大学、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承办。

    论坛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马德秀;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万光政等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 如何建立适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这一话题引得在场的大学教授和校长们的极大兴趣。 “我们一谈到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动员教师去办公司?鼓励老师去办公司绝不是高校必须要走的路,我们的主业是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结合自身的经历坦言,盲目地鼓励老师办公司是不合适的。 “应该是让高校的科研人员潜心做科研和搞人才培养,而且要跟市场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只要他们的研究能够被市场接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收益。”王延觉表示,同时应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管理,明确所属技术转移机制的功能定位,强化其知识产权的申请、运营权责。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浙江大学有了一些创新的做法。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介绍,在科学研究当中,原来是3块,就是“三个一”,1/3是技术研究,1/3是技术研发,还有1/3是企业的研发项目,希望在未来5年里面再加上“一个一”,就是强调技术转移转化。

    严建华说,在这方面,浙大一直在摸索和创新,该校医学中心是一个进展得比较好的联盟。由于前一段时间的努力,已经催生了一批单项经费上亿的科研项目。

    现场,万光政分享了未来设想。他说,下一步,杭报集团将充分利用旗下的各个媒体与本地教育单位进行广泛合作,实现赋能型增长。同时,杭报集团也希望能在教育领域与浙江的广大高校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模式多样的合作项目,重点推进校企协同产学研合作,以院校和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高校创新要素集聚的资源优势,创建富有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项目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国家和杭州的创新创业,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一家地方主流媒体应有的贡献。

作者:见习记者 朱光函 摄影 步恩撒        编辑:见习编辑 胡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