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林改·惠民利民》系列报道(四)——林业资源评估“减负”记
“你看这户林农,拥有的林地面积65亩,按每亩价值4000元、抵押率60%折算,可发放抵押贷款15.6万……”日前,在庆元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副所长叶学件通过电脑登录林权监管服务平台,现场演示了如何为林农快速出具评估报告。
原本需要依靠“两腿跑”的工作,而今实现了“全电脑操控”。叶学件不禁感慨:“我们前后花费了两年时间做实地评估,才有了这张百万亩森林资源资产价值信息网,电脑一点,全部一目了然。”
2007年4月11日,庆元县在隆宫乡发放了全省首笔林权抵押贷款。活了林权、富了林农、绿了群山,林权抵押贷款解了一大批林农的燃眉之急,但评估麻烦、手续繁琐,让不少林农叹气。
长期从事林权抵押贷款资产评估工作的叶学件对此也深有感触。“庆元山多地广,最难的工作就是山林资产评估。每户林农往往拥有好几片山林,不但分散不集中,而且山区交通不便,山林评估工作面广量多难度大。”
“有一次,我为一户林农的竹林做评估,到了现场才发现,一周前就到过此处。”叶学件感叹,这样的重复作业实在是太多,每次评估他们都备足干粮,尽量一天内把同一户山林评估完。虽然加班加点,往往还是要花费好几天时间,这对农民而言,是一个漫长等待过程。这在无形之中影响了林改改革的深化和林权抵押贷款的“增量扩面”。
为减少重复评估行为,提高贷款效率,2008年10月,庆元县抽调30名林业技术骨干分成12个小组进驻隆宫乡,开始进行林权信息化和林权抵押信用证贷款制度建设试点,对村、组林地所有权界和农户使用权界进行勘界和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评估,通过资料数字化处理,将林权证的申请、变更、登记等业务及资源资产数据管理等纳入林权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起了随时随地可查询的“数字档案”。
2个多月后,该县顺利完成了对1998户、6418宗地、77903亩山林的村、组林地所有权界和农户使用权界的外业地形图勾绘、森林资源资产调查和综合评估、地形图转绘扫描、农户森林资源资产信息数据库建立等工作。
随后,在林权信息化建设试点的基础上,该县又推出了统一评估、一户一卡、随用随贷的新型林权抵押信用证贷款制度,向农户发放了“森林资源资产信息卡”。卡内不仅涵盖林农拥有竹林地的面积、树种、蓄积量、立地条件综合评价、核定资产价值等信息,还明确注释了每亩竹林所能贷出的最高款额。因此,这张小卡片,被称之为“林权IC卡”。
“不用再揣着厚厚的材料去申请贷款。”“原本办手续要半个月之久,如今不用半天就贷到款了……”林农对林权IC卡津津乐道。在隆宫乡试点成功后,林业局派出百名技术人员爬山涉水,深入林间沟壑,历时2年多,基本完成了全县345个行政村、两个国有林场251.7万亩山林所有权和使用权勘界任务及森林资源调查评估工作,完成全县农户山林分布地形图勾绘,建立了3.2万农户的林权地籍信息库、农户森林资源资产信息库,评估资产价值32.4亿元。
随着“林权IC卡”的推行,贷款发放额猛增,2008年发放3997万元,2009年达6234万元,2010年远远超出1.5亿元。
“如今,坐在办公室也能心中有数,只要登录林权监管服务平台,选择乡镇、村,所有林农的林权信息都可查询,比如林农的林权证状态处于锁定,说明办理了林权抵押贷款。”叶学件点击地图中显示的地块,跳出的小窗口里涵盖了小地名、地图面积、主要树种、四至范围等信息。
“林权IC卡”彻底终结了效率低下的传统林业管理模式。叶学件说,当年大量劳动力外出,实地勘界时就只能依靠村干部、护林员带路指界,信息无法完全准确。目前,若遇到数据有偏差,他们还必须现场复查,实时更新数据。(庆元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