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改为动力 打造“两山”实践宝溪样板

15.08.2018  20:24

    龙泉市宝溪乡位于龙泉市西陲,地处浙闽边界,距城区62公里,是龙泉的重点林区、国家级4A旅游景区。全乡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7635人。全乡林业用地面积21.8万亩,森林覆盖率88.3%,林木蓄积量98.27万立方米。

  历史上,宝溪乡是龙泉市的重点林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山里人大量采伐木头获取财富,宝溪乡森林蓄积量从1986年123.8万立方米下降到1994年67.3万立方米,锐减45%,森林资源日益匮乏。步入新世纪后,特别是近年来,宝溪乡党委政府按照“生态环境共享绿色、生态村貌错落有致、生态产业助农增收、生态文化古朴悠久、生态旅游兴乡富民”的思路,看准深化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航向,搏击破浪,做活“山水”文章,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砍树变护林、林区变景区、农村变景点、林农变老板”的喜人景象。目前,全乡集体林21.8万亩,共2070户3266山片,确权到户率100%;各类农林专业合作社42家、托管型林保姆100余家、股份制企业型2家、家庭林场型27家,农家乐民宿59家,累计林权流转6.8万亩,林权抵押贷款余额4400万元,流转率31%,60%余家林农享受到抵押贷款带来的实惠。宝溪先后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全国卫生乡、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浙江省森林文化小镇、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浙江省我心目中最美生态乡、浙江省治水美镇等称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宝溪得到实践与检验。

   主要成效

   (一)生态更美。 以生态与人文优势,2017年宝溪成功创建国家级4A旅游景区,此前披云山还被列入浙江最美山峰和最美森林。对比2007年和2017年,宝溪乡林木年采伐量从25000立方米下降到13000立方米,年少砍林木12000立方米,下降近52%;林木蓄积量98.27万立方米;累计建成公益林9.8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45%。境内森林植被茂盛,水质优良达Ⅱ类标准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污染指数良好以上天数351天(有效监测355天,占全年的96.2%),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到1.8万个。

  (二)产业更强。 林权规范有序流转,盘活了宝溪林地资源,金融惠农担保解决了产业资金瓶颈,培育和壮大了农林产业,初步形成以毛竹、香榧、油茶、香菇、木耳、灵芝、高山蔬菜、茶叶为栽培的特色种植业,以油茶、灵芝、香菇、木耳、茶叶、蜂蜜、瓷土资源为加工及销售的农林产品和以披云山等自然生态景观户外体验、龙窑青瓷烧制活动、农家乐等林旅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全乡累计建成毛竹林3万亩、竹林道180公里;发展油茶、灵芝、高山蔬菜等生态高效基地6700余亩,年产值达5600余万元;培育农家乐民宿59家,餐位2500余个,床位800余张,带动就业岗位2100余个。

   (三)百姓更富。 林农靠山吃山,但砍伐林木不再是乡民的唯一出路,从“砍树”向“看树”逐渐形成共识,林农可选择贷款变现、流转变现,还可依托森林旅游、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生态绿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乡村成为了乡民的实际行动,“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青山”变“金山”在宝溪已大见成效。对比2007年和2017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759元增加到19304元,十年翻两番。

  主要做法

  (一) 念好“”字经。 一是摸家底。2006年,宝溪率先全市开展山林延包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山权林权,给林农吃下了“定心丸”。2009年,宝溪又率先全市开展林权勘界工作,实行“一户一图一表一卡”的林权IC卡制度,通过龙泉市林业信息集成(一本图)系统全面解决“山是谁的?山在哪里?山上有什么?”三个最实际的问题。二是多种树。宝溪坚持“植树治水”理念,重点做好村庄周边、主要通道两边视野范围祼露地块的“绿化”,林相单一地块的“彩化”,人流集中地块的“香化”,以及公路沿线乡村的“美化”。坚持少砍树,全年采伐限额控制在可采伐指标的60%以内,将生态脆弱、区位重要的水源林、沿路沿溪的生态景观林实行禁伐休养。近三年,已完成林相改造7000余亩,建设森林通道60公里,创建绿化示范村9个,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35.4%,全乡建立了2支46人的森林消防准专业队伍。三是创机制。宝溪勇当龙泉林改的排头兵,大胆破解林农融资难、流转难和规模经营难等问题,试行林地三权分置、村级担保合作社、公益林质押等制度,在乡政府驻地建立了林权流转咨询受理平台,实现林权流转办结不出乡。在溪头村建立的宝溪乡惠农担保合作社,年放款量达400万元惠及100余农户。

  (二) 壮大“”产业。 一是主推森林旅游。依托独步浙南的森林生态资源,将乡村森林休闲旅游列入全乡重点产业发展,制定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挖掘开发披云山自然生态景观,并以溪头村为核心,打造国家级4A旅游景区。2017年全乡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达2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00余万元。二是打造竹瓷文化。为森林旅游注入新内涵,投资5000万元邀请8个国家11名全球知名建筑设计师在溪头村完成了16座独特的竹建筑,充分体现和表达“”在户外建筑应用上的各种可能性,拉近了宝溪与国际的对话。同时,加大13支百年古龙窑保护,开展了“穿越千年不灭窑火”等烧窑、祭窑、开窑系列活动。三是拓展新业态。以走出去,让部份林农从山林经营中解放出来安心外出,既减少对山林的依赖性,更让山林得到休养生息,防止“坐吃山空”。据统计,全乡出外工作人口占到全乡总人口的35%。以引进来,让农户闲置土地流转给工商资本规模经营,推动乡村基础产业发展。目前已在溪源田村梨树坪建立了“空中幽谷”户外休闲基地,在塘上、塘源、半岭三个村,乡政府牵头成立工作组,以青苗处置“零政策”,投资方在流转后前五年内按生态公益林标准一次性补偿农户,第六年起至投产后三年内连续按当年生态公益林补偿,投产后以8.9:1.1比例股份合作收益分成,江苏商人计划投资1.4亿元,打造集种植、养生、休闲为一体的千亩香榧康养产业园,现已流转土地800余亩。

  (三) 做活“”文章。 宝溪山清水秀,是瓯江、钱塘江、闽江三江之源,山水相依,相融相存,治水治出新经济。一是护好水。积极引导全民治水,构建河道专职保洁和村民共同参与相结合的保洁制度及下游村监督上游村的监督机制,并制定《村级河道卫生整治整体方案》和《农村环境污水处理方案》,形成《宝溪乡河道管理联合公约》,碧水亲鱼成为宝溪一大景观,宝溪溪现已被列入省级湿地保护名录。二是用好水。在溪头村利用青山绿水,打造“一亩之间”、“莲香溪遇”、“小桥人家”等乡村特色,并将活水引进村,建立了户外天然游泳池。在车盂村、宝更村建立了水上漂流、向日葵水上滑道等水上游乐设施,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留住一方清水,展现“水中享清凉,岸边看风景”的诗情画意。三是卖好水。源于披云山的天然水被国内外业界称为“会呼吸的水”,浙江披云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利用青龙峡水资源开发“披云山”品牌,年产矿泉水产值8000余万元,产品远销省内外。最近,公司正计划与苏州绿叶集团合作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宝溪“山水”生态文章。

  今后展望

  今后,宝溪乡将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在大花园建设中大显身手,在林权改革中率先探路,完善发展乡级惠农担保合社、建设乡镇级林权服务流转平台、减化流程解决好林木采伐、林权流转变更难与慢,培育发展中介评估机构,持续打造宝溪林改综合体,坚持只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在不砍树多种树前提下,让留守农民、外出农民和投资企业共同富裕,整乡享受林改红利,打造全国“两山”实践的“鲜活样板”,为全省、全国提供示范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