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两名贫困生用正能量感染身边人

25.02.2015  22:20
        春节前,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中国“微笑行动”公益活动刚刚结束,杭师大的老师就发来捷报,说他们学校有两名参加活动的学生,浑身上下充满了正能量,准备开学时好好地在学校宣传一下。 
        记者了解到,这两名学生都是贫困生,但是他们并没有因贫困而自卑、自弃,相反地,他们是主动“出击”,做着他们觉得应该做的事。 
     
        A创业只为“疆爱传递” 
        “为什么姑娘”学汉语 
        迪力胡马尔·依明就是刚获得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的杭师大学生。长长的名字透露了她是少数民族,没错,她是名维族姑娘。 
        记者联系到迪力胡马尔时,正在放寒假的她在家乡的一家福利院中支教,她说,支教是一个归宿。她父亲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教师,今后,她毕业后回到家乡,还要实现她和父亲的一个愿望,用创业所得办一所希望小学,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她勤奋、乐观、热情,有闯劲、有担当,把任何事情交给她,都特别放心。”说起迪力胡马尔·依明大学三年来的表现,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辅导员陈继旭由衷地赞赏。“她去年11月组建的“疆爱传递”创业团队在学校里也是声名鹊起。” 
        迪力胡马尔的父母都是公务员,父亲曾担任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启浪乡的乡党委副书记,不幸的是,他在迪力胡马尔12岁时因病过世。“你要像男孩子一样坚强、独立,要像天上的北极星那么明亮。”这是父亲最后一次跟她谈话时说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她。 
        迪力胡马尔从小就格外努力,18岁,她离开家乡,远赴江西南昌读大学预科,第二年,来到杭州师范大学。求学期间,除了学好专业课程,迪力胡马尔把大量时间花在汉语学习上。她每天花两个小时背汉语,并坚持用汉字写日记,大量阅读经典著作,摘抄好词好句,还经常模仿“超级演说家”进行练习,这一模仿就是一年半。同时,她也广交汉族朋友,在交谈中请教,认识她的人都友好地称她为“为什么姑娘”。 
        她的这种努力果然见效了,入学两年半后,迪力胡马尔很自信地参加了在去年举行的浙江省感恩主题演讲比赛,经过一系列的角逐,最终获得了冠军。 
        迪力胡马尔努力学好汉语还有个“私心”,就是想把最美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她说,来到内地的第一天就发现周围同学眼中的新疆与新疆本身差距很大。“所以我想尽我最大的努力传递家乡新疆的正能量。” 
        在校园里为切糕做代言 
        2012年发生了“切糕”事件,许多人对切糕以及对新疆的误解和偏见深深触动了迪力胡马尔的心灵,坚定了她“正面宣传切糕,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新疆特产”的决心。在她的号召下,祖丽凯麦尔、夏依代、阿娜古丽等几个同学一拍即合,张罗起创业的事情。几个姑娘为这个创业团队起名“疆爱传递”,“盈利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重要的是把家乡的美丽传播出去。”迪力胡马尔这样解读这个名字。 
        然而,创业并不如她们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去年年初云南昆明发生的震惊全国的暴恐案,让人们对“新疆”“维吾尔族”产生了巨大的偏见。当迪力胡马尔和她的团队挨个走进寝室,推销她们引以为豪的家乡美食时,却遭到了大家的误解。更让迪力胡马尔难过的是,她从同学们的眼神中看到了排斥和恐惧。那天,她流下了眼泪。 
        这一切并没有让迪力胡马尔气馁。去年11月13日,她带领她的团队在校园里摆起了“新疆特产免费品尝”的摊位。不过,经过的同学都不敢靠近。不服输的迪力胡马尔鼓起勇气,拿起话筒,亲切地告诉过往师生:“我是本校教育学院的学生,是一名学生干部,也是一名贫困生,我想在这里以一名维吾尔族同学的身份给大家介绍我们的家乡,请大家品尝来自新疆的美食。”同学们被她的真诚所感动,纷纷围了过来。当天活动结束后,就有汉族同学关注了她们的“疆爱传递”微信群,到目前,这个群已经有300多名汉族同学加入。 
        随后,在朋友的帮助下,迪力胡马尔引进了新疆著名企业阿尔曼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切糕,开始向周边的同学和老师们推荐。“我们的老师买得很多,很喜欢吃这些,现在同学们都对切糕有了新的认识。”合伙人维吾尔族姑娘夏依代用标准的普通话告诉记者,她们一到课余时间就在微信和QQ上发布切糕,很多同学和老师都会点赞下单。“我们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事情,这次终于实现了。” 
        去年12月12日至15日,迪力胡马尔带着团队参加了第八届全国名优果品交易会。她们身着民族服装,一边跳舞,一边向围观的市民解释切糕的制作流程和营养功能,为家乡的切糕做起了“代言人”。 
        迪力胡马尔有颗雄心,她还要拓展自己的业务,除切糕和纸皮核桃外,还要引进红枣、纯牛奶、苹果、恰玛古、葡萄干等新疆特产,把家乡更多的美食介绍给内地的师生。 

        B公益是种生活方式 
        用自己的付出感谢社会帮助 
        谢鑫,准确地说是杭师大的校友,因为去年6月已经毕业了。可是,这名来自河南信阳的贫困生,在大学四年中,每年靠2500元国家助学金交学费的同时,他却不断地反哺于社会。学校一位后勤人员说,4年来,谢鑫坚持每周为后勤职工子女做义务家教,风雨无阻。他还参加过残运会志愿服务、调研过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为白血病患儿募集过资金…… 
        “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谢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此,在刚结束的中国“微笑行动”(专门为患有唇腭裂及其他头面部畸形的贫困家庭儿童提供免费医疗的非营利性活动)公益活动中,他主要负责着包括组织和协调大量医疗志愿者在内的后勤事务工作,他也不觉得烦,不觉得累。 
        杭师大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应金飞说,谢鑫在校期间,就是理学院“16小时服务社会”感恩教育项目中普通的一员。该项目倡导受资助的贫困学生每个教学周志愿服务一小时。从2006年开始,这一项目已经开展了9年,有600多名贫困大学生主动参与了这一项目,累计服务时数达到30000余小时。他们有的享受国家奖、助学金,有的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甚至享受减免学费的待遇。这些助困措施使他们得以克服经济上的困难,从而顺利完成学业。 
        筹建家教网提供反哺平台 
        “16小时服务社会”感恩教育项目巧妙地打破了以往“单向给予”的资助模式,倡导“助人自助”的志愿服务理念。这是一个既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同时培养贫困生感恩意识,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鼓励他们与人交往、提升助人能力的项目。 
        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后勤员工子女义务家教、生活指导教师助理、教室保洁、车库管理等实践平台。几年前,理学院又将实践平台拓展到校外,让贫困学生走进杭州市聋人学校和下沙邵逸夫医院,帮助失聪孩子学习,为医院病人导医。 
        “同学们在享受助学补助的同时,克服自卑心理,热心参与公益事业,积极反哺社会,从而强化了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了助人能力,这就是我们办这个活动,并一直坚持下来的初衷。”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应金飞告诉记者。 
        “人生的真谛是植树,而不是坐享那树荫。”谢鑫认为,“贫困生和普通同学一样,有爱心,也有社会责任感,同时更能体会社会弱势群体的艰辛,只要学校给予他们平台,他们更愿意帮助他人,并在助人中成就自我。”目前,他正帮着学弟学妹们张罗“杭师大家教网”,截至目前已经提供数百个家教机会,惠及600余名下沙高校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