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0层以下商品房结顶后才能申请预售
《杭州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若干规定》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规定》将择期公布施行。新楼盘预售门槛仍然提高,10层以下必须完成主体施工,11层以上需完成主体施工一半以上且不低于10层。为什么说提高门槛是保障购房者利益?
前段时间,我市修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规定的有关细则引起热议,其中“楼盘完成主体结构施工(也就是结顶)后才能申请预售”新条款更是受社会各界关注。近日,《杭州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若干规定》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由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择期公布施行。据悉,该条款未予直接采纳,而是“区别对待”,不同层高建筑明确了相应要求。
商品房申请预售门槛有提高
对比来看,无论是征求意见稿、市人大审议稿,还是此次省人大批准版本,都瞄向提高商品房申请预售门槛。
除上述要求外,规定还明确预售房需满足已支付全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已依法登记并取得权属证书、取得商品房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已确定商品房的竣工交付日期并确定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计划等条件。
为什么要提高预售门槛
杭州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认为,基于当前我市商品房消化库存还需要一定周期,提高预售条件,既不会造成市场供应短缺,也有利于商品房的去库存化。
纵向看,杭州之前的预售条件较低。根据原规定,我市预售商品房主要是看工程形象进度,其中,多层建筑要求完成主体结构三分之一以上,高层建筑完成地面以下的主体工程。
国内其他城市针对工程形象进度、主体结构结顶等虽各有要求,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市目前商品房预售条件也是偏低的。
此前,市建委主任丁狄刚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议案并作说明时表示,当前我市房地产业的市场化水平已达到相当高度,开发与需求间已基本能够实现动态平衡,提高预售条件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缓解供求矛盾,也是贯彻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的需要。
修订前,征求各方及公众意见时,虽有部分房企表示了“会出现资金危机”、“影响拿地积极性”等担忧,但大多认可提高预售条件对避免企业盲目扩张、减少烂尾楼盘、保障购房者权益等方面会产生积极影响。
杭州将施行:
●商品房地上建筑为10层以下的,必须要完成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
●11层以上的,完成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一半以上,且不低于10层;
●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已完成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三分之一以上,且不能低于50米。
北上广深杭预售证申领条件
★北京
商业和写字楼以及套均建面大于140平方米住宅楼:7层以下的主体结构得封顶;8层以上的,施工进度应达到地上规划层数1/2以上(且不低于7层)。
★上海
商品房开发建设已达到主体结构封顶(商业、办公多层达到主体结构封顶,高层达到主体结构的2/3),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广州
7层以下(含7层)的,已完成结构工程并封顶;7层以上的,需已完成2/3结构工程。
★深圳
7层以下(含7层)的商品房项目已封顶;7层以上的已完成地面以上2/3层数。
★杭州(目前)
多层建筑已完成主体结构1/3以上;高层建筑已完成地面以下的主体工程。
观点
提高门槛是保障购房者利益
预售制度的调整,显然将促进新一轮的优胜劣汰,同样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购房者来说,则能更接近现房地看见自己心仪的房子,减少争议。
——浙江省房协会长贾宝林
修订的初衷,显然是保障购房者的利益,同时,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杭州楼市的又一次‘升格’,向北上广深等城市的看齐。
——住在杭州网总策划丁晓红
提高预售门槛对开发商的资金有压力,让开发商不再肆无忌惮地捂盘,促使开发商薄利多销,有利于房地产健康发展。
——网友“沸腾鱼”
相关新闻
杭州住宿餐饮业不再免费提供一次性用品
本报讯(记者郑莉娜)近日,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杭州市公路条例》进行了审议,决定予以批准,由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看点:单独规定“源头减量”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单独规定“源头减量”一章。其中,为增强减量措施的刚性,也体现杭州旅游城市特色,特别规定“住宿、旅游、餐饮经营者不得在经营活动中免费提供一次性用品”,并要求“发展和改革、商务、旅游、工商行政管理、价格等部门,应当对住宿、旅游、餐饮等场所提供一次性用品情况开展定期检查,督促住宿、旅游、餐饮经营者停止免费提供一次性用品”。
《杭州市公路条例》——
看点:非公路设施损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消除危险
非公路设施,包括穿越、跨越公路的各类管线设施、广告牌等标志标牌等与公路功能无关的设施。实践中,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往往只重视建设,而不重视维护管理,经常出现因其损坏影响公路安全畅通,甚至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坏。
《杭州市公路条例》第三十条规定:“逾期未修复或者设施的所有人、管理人难以找到的,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企业应当报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危险,由此产生的费用由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 记者 徐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