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校科技创新氛围浓 两项目与企业达成转化协议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12月22日上午,杭州市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高校组)决赛项目获奖名单正式公布,两所高校获奖项目企业达成转化协议并现场签约。
据了解,该赛已举办了30届,早已成为了杭州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展示平台。杭州市科协副主席张贵书在接受采访时说:“多年来,大赛已成为了杭州创新的沃土。今年首次增加了高校组,让大学生展示了创新的活力。相信比赛会对整个杭州创新多添一把柴。”
今年,杭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体验•创新•成长”为主题,首次设置高校组参赛项目,组织市属高校及浙江树人大学在校大学生参加。
经过学校评比、推荐,共有70个项目参加比赛。市本级经过前期初评、答辩评审二轮选拨,今天上午入选的10个项目在现场进行对决。最终,比赛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来自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的《益生菌果蔬发酵液复合营养豆腐》项目以及浙江树人大学的《可融入智慧城市的车辆信息采集和行驶告警系统》获得了比赛一等奖。
在颁奖后,大赛还举行了获奖项目与企业、资本对接活动。评审委员会推荐获奖项目将在申报专利方面进入绿色通道。
赛后,参赛项目代表和企业代表在现场举办签约仪式。现场参与签约项目有可生物降解膜、光催化降解染料污水新型材料开发与应用、白术电化学指纹图谱研究、生命能量初始化系统等4个项目。
互联网之光,照亮你我
在上周落幕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向世界提交了一份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引发全球关注。面对网络空间治理的问题和挑战,浙江先行先试、走在前列,坚持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结合,弘扬传导正能量,交出了一份“浙江答卷”。
“没有网络治理,互联网就像开车看手机一样危险。”不久前,加拿大前外长、全球互联网治理委员会副主席戈登·史密斯,通过本报传递出的声音,引来不少点赞。
业界公认,今年是“互联网治理元年”。自2014年我国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以来,网上舆情发生明显、积极、深刻的变化。
发生在我省的网上舆情同样总体向好,网络空间日益清朗起来,正能量不断聚集,并迅速壮大。有专家指出,这是现实社会和民意的网上反映,也是我省近年来积极推动网络空间治理的成效。
法治,修复网络生态
在网络大海中投下一朵小小的讯息浪花,有时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近日,温州鹿城区一黄姓男子,在微信“朋友圈”上造谣称,一家正常营业的酒店即将关门倒闭,引发酒店退订潮。随后,黄某因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受到警方依法处置。
事情发生在11月底,一条来自微信“朋友圈”的帖子在网上流传。帖子称,温州市区某酒店倒闭,老板失联,供应商和经销商应做好应对。网帖出现后,迅速产生连锁反应。据酒店经理葛某报警称,从11月24日开始,陆续有预订酒席的客户要求退订,总计达200多桌,给酒店生意带来很大影响。
经警方调查,真相随之浮出水面。据造谣的黄某交代,自己在网上看到类似信息后,移花接木发布了这一帖子。因为并不属实,在发布1小时后,他就删除了这条帖子。“我真不知道这条信息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黄某懊悔地说。
近年来,网络谣言时有发生,部分网友法律意识淡薄,为博取名利、寻求刺激,不断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一些网站和部分网络运营企业受利益驱动,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与法律责任,客观上为网络造谣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温床。
网络世界,不是为所欲为的“天堂”,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法律底线不容逾越,任何通过网络造谣传谣,蓄意蛊惑人心、误导社会公众、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2014年1月至今年8月,全省共查处散布网络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案件281起,查处涉案网民313人。
不仅是网络谣言,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诸如网络侵权、商业欺诈、色情信息等毒害,也严重影响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对此,我省积极响应社会呼声和网民期待,近年来多部门联合开展清理和打击淫秽色情违法信息、整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打击网络售假等专项行动,对互联网乱象进行清理整顿,努力净化网络生态。
省司法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法治网是提升互联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利器”,只有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严惩网络违法犯罪,才能清朗网络空间。当前,我省司法机关正深入研究和把握互联网规律,推动司法业务和互联网技术高度融合,打好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组合拳,助推网络空间的法治化进程。
德治,绽放最美之花
网络治理,要有所破,同样也要有所立。
在高大上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杭州“成良微公益面馆”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大佬的关注。
这家面馆看似普通,却有着不一般的经历。老板张成良坚持在寒冷的冬天,给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送上热腾腾的榨菜肉丝面,还用面店收入资助175名贫困学生。互联网大佬纷纷点赞:“一碗面,温暖了一座城。”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王帅说:“做公益,就要把镁光灯开足。”
发现和倡导真、善、美,同样要开足“镁光灯”。
微信公众号“文明浙江”,每月举行一次“发现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评选活动,开展微信投票点赞活动;省文明办和省网信办联合开展“好家风”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网上收集好家训家风;浙江文明网与浙江新闻客户端一起,每天定期推送《好人日历》,截至目前已累计推送200余期·……一股正能量犹如春天的清风,在网络空间吹拂。
善之花,也在民间栽种、绽放。温岭微信公众号一度处于管理真空状态,少数营运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过分追求“博眼球”,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在当地宣传部门和公安机关引导下,“阳光温岭”联盟成立。联盟集合温岭发布、微温岭、大温岭、温岭1036、温岭包子微生活、温岭小助手等12家当地微信公众号,不仅共同抵制网络谣言,每当别人急需帮助时,他们还集结力量、传递爱心。
丹燕便是这个联盟的受益者。这名温岭市坞根镇茅陶村的女孩,一年前考上大学,来不及兴奋却陷入深深的焦虑。丹燕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妈妈在残疾人福利企业上班,爸爸在外做小工,爷爷患有中风。由于家里生活困难凑不足学费,父母准备让她放弃上大学。不得已,丹燕外出打工当仓库管理员,想办法赚钱。得知此事,“阳光温岭”微信联盟迅速伸出援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丹燕顺利筹足学费,圆了大学梦。
如今在温岭,各类大型公益活动都少不了“阳光温岭”微信联盟的身影。
网络空间,既需要他律,更需要每个参与者的自律。越来越多的网络组织,将传递正能量作为自觉行动,尽一份社会责任。
这个冬天,杭州市网络文化协会联合阿里巴巴、蚂蚁金服、都市快报、腾讯大浙网、新浪浙江、华数集团、杭州市志愿者协会8家单位,发起成立网络公益联盟“西湖汇”。联盟整合在杭30家新闻(商业)网站、互联网企业和社会组织,希望构建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爱心的正能量传播平台,让网上劲吹清新之风。
自治,打造共同家园
互联互通、共治共享。网络空间治理,需要多个利益方共同参与。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需要人们在当好网络污秽“清道夫”的同时,也担当起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放大器”。
近年来,各地借助新媒体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社会渗透力强的优势,媒体融合的力度不断加大、深度不断拓展,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关注热点、传递信息、解读政策。
“浙江发布”是我省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两微一端发布平台,目前这一平台已经拥有500万粉丝,增速在全国同类政务新媒体中居于前列。面对突发事件,从不回避,主动发布新闻;重要政策法规出台后,通过多种方式做好科学解读,让主流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面对重要舆情和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回应、解疑释惑,深受网民欢迎。
打造网上共同的家园,正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的共识。德清县网信办综合科科长朱华告诉记者,近年来“德清发布”网络平台通过微博、微信发声,受到网民关注;推出清禾网络公益奖,奖励发起网络公益活动的团队和个人;还建成340余人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引导网民文明上网。“随着理性网民增多,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朱华说。
网络空间的治理,也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和自我管理。“应该搭建更多政府与民众的对话平台。”这是参加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不少嘉宾的共识,也是我省一直以来在践行的方向。
这几天,2016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正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支付宝“网上议政厅”平台征集。10月20日,李强省长通过网络发表公开信,面向全省人民征集2016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这是我省第二次面向网民公开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留言板块开放以来,公众热情高涨,网民建议从传统关注点医疗、教育、土地到新晋热点二孩、购房等政策,截至12月21日晚8时,有效建议已有812条。
网络,正在深度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目前,全省各地的网络问政载体创新层出不穷,“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互动平台、宁波民生e点通、温州网络问政平台、丽水“网络问政直通车”等十分活跃,成为当地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
浙江,正运用自己的智慧,让网络家园更洁净、更有序、更美丽。
-专家观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璧辉:这次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需要完善相应的治理体系,就像高速公路建成后要有交通规则来保障秩序一样。网络治理需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实施网络安全行动保护用户利益,二是完善网络法治、诚信体系建设,三是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以此作为网络空间治理的抓手,使共享共治落到实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