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浙商助力经济起飞
迪安诊断: 打造第三方医学诊断“王国”
杭州古墩路上,一幢墨绿色的迪安诊断大楼,矗立在高楼大厦群里。
每个楼层,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内,身着白色工作服的检验人员安静地工作着。“在全国各地,像这样的独立实验室,共有20个。4000多名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地忙碌着。随着标本量的增加,我们出报告的时间最快可以到8小时。”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这幢看似不起眼的大楼,就是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杭州的实验室。整幢大楼共5层,500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分布有生化、病理等各类实验室。迪安诊断,国内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之一,也是行业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股票代码:300244)。
迪安诊断的董事长陈海斌,浙江安吉人,是个传奇人物。1996年,身为复星医药广东分公司总经理的陈海斌,辞职回到老家浙江创业。2004年,迪安诊断在杭州创办第一家独立实验室。2011年,迪安诊断成为国内医学诊断服务外包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像杭州的邵逸夫医院等大医院也将部分诊断业务外包给迪安。但谁是迪安最大的客户?基层医院。去杭州很多社区医院看病,相信你都会收到一份出自“迪安诊断”的检验报告。经过11年的发展,仅杭州主城区范围内,迪安就已与30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合作。
迪安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今年上半年,据半年报消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30.07%;短短三年内,在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快速发展,迪安的市值增长了8倍。但在陈海斌看来,第三方诊断的市场才刚刚起步。他决定将杭州打造成迪安第三方诊断业务的中心。迪安位于三墩西湖科技园的产业基地新大楼正在建造当中,将涵盖办公、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三部分,总建筑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
陈海斌没有闲着,他正在试图延伸和打通围绕“健康诊断”的产业链。在上游,迪安基于与梅里埃、罗氏、西门子等医疗产业领先公司的合作,进行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在下游,迪安与韩国最大的独立医学实验室SCL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试水国内中高端体检和健康管理市场。2014年6月,迪安位于钱江新城的韩诺健康管理中心已经营业。
长江电动汽车: 枯木逢春发新枝
“长江”牌公共汽车,在很多杭州人心中是一道无法抹去的记忆。创始于1954年的杭州长江客车公司,在最近十余年的激烈市场竞争中逐渐消沉,品牌光环随之褪色。
正如很多老品牌枯木逢春的故事一样,“长江”也在2013年迎来了命运转机——被五龙汽车集团收购,“长江”的品牌生命因此得以延续并有望发展壮大。
收购长江客车,是五龙集团杭州战略的其中一环。五龙集团董事长曹忠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做过大学老师,当过公务员,干过国企的他,最终选择自主创业作为人生事业的最后一站。“曹忠毕业于浙江大学,毕业后在浙大当过3年老师,目前还是浙大香港校友会的会长,因此跟浙大以及杭州的渊源很深。2013年,五龙集团决定在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厂投资,收购长江客车取得汽车生产资质,成为了一种务实的选择。”五龙汽车集团战略规划总监姜安宁告诉记者说。余杭项目全称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将继续使用“长江”品牌。
根据五龙汽车与余杭区政府签订的投资协议,杭州长江汽车总投资51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25亿元。今年8月,记者在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看到,一期办公楼、厂房已全部竣工,高水平的生产设备也已全部安装调试完成,目前处于正式投产之前的产品调试阶段,已向工信部申报了9个车型,正在等待正式的产品公告。
“长江汽车是纯电动汽车的专业生产厂家。在关键部件电池技术研发方面,五龙集团的优势十分明显。”姜安宁说,长江汽车研发的纯电动乘用车,电池续驶能力可达200公里,百公里仅耗电10度,经济优势十分突出。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人们环保意识的进一步提高,纯电动汽车将会越来越受欢迎。
预计到2018年,长江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0万台,销售额达360亿元,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厂家。
安控科技: 落子杭州谋新篇
“浙江安控建成投产之后,杭州将成为安控科技的重要生产研发基地,同时还将成为销售总部。”在杭州东部国际商务中心的临时办公室里,浙江安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凤鸣兴奋地告诉记者。
浙江安控由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注资成立,选址在杭州下沙,目前工程建设已经启动。安控科技创建于1998年,2014年在创业板上市。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创新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安控科技形成了以自动化产业为坚实基础、全面布局智慧产业的发展格局,拥有DCS、模块化RTU、一体化RTU、扩展I/O、传感器及仪表等全系列自动化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开采、处理、管输、储配等各个环节,在城市燃气、环境在线检测、水文水资源检测、城市水务、市政等管网泵站监控领域也得到成功应用。尤其是在RTU产品领域,安控科技打破了此前一直由国外产品垄断的市场格局,其技术实力全球领先。
投资杭州之前,除了北京总部之外,安控科技还建有西安基地。“油田是我们的重要客户,因此我们生产基地的选址,一般尽可能会考虑离油田近一些,所以之前我们几乎没有考虑过南方城市。”陆凤鸣说,由于安控科技董事长、创始人俞凌先生是杭州富阳人,这是安控科技最终落子杭州的关键因素。
通过北京杭州企业商会这个平台,杭州以及下沙的相关领导多次前往北京,与俞凌积极接洽并发出投资邀请。最终,在家乡人真诚的感召之下,一切水到渠成。
当然,安控科技最终作出投资杭州的决定,是经过多方面综合考量的。“杭州的产业基础非常好,浙大的自动化控制、计算机专业很强,并不逊于清华北大,浙工大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优势也十分明显,杭电在应用方面也有领先优势。此外,杭州还拥有浙大中控这样的行业标杆企业,产业氛围很不错。当然,杭州的投资环境以及政府工作效率,在国内也是有口皆碑的。”陆凤鸣说。
浙江安控共占地38亩,建成之后将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产品以RTU为主导,并将建立国家级(或行业级)RTU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或行业级)RTU检测中心。浙江安控计划于2018年正式投产,投产之后3年左右时间,年销售额将达8~10亿元。
蓝星膜: “科技魔法”淡化海水
很多人知道,我国水环境严峻,缺水严重。怎样才能解决缺水的难题?
投资6.5亿元,在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的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基地蓝星膜项目,或许会提供答案。该项目用科技的“魔法”让海水淡化,对解决水资源问题意义重大。
我国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开创者——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前身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水淡化研究室。“七五”以来,中心作为国家和省市膜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2006年,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转制进入中国化工集团。
2010年,经过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有关部门与央企的积极对接,作为浙江省“十二五”海洋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落地于钱江开发区东北侧。该区域紧邻京杭大运河,整个基地用地150亩,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各类高性能膜与膜组器、各类成套装备和海水淡化关键设备。项目将于2015年底完成,建成后,具备年生产260万平方米膜和70万吨/日装备制造能力,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基地。
基地以杭州水处理中心为依托,以海水淡化装备制造、膜组器生产为主业方向,按照“一个主体(基地总部)、两个联盟(产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的模式组建,力争通过5~10年的发展和创新,使产业联盟实现100亿元以上年产值,使基地成为产品种类最多、服务功能最全、经营规模最大的国家级海水淡化技术和膜技术产业基地。
中国化工集团蓝星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郑根江向我们介绍,2014年,中心整合各研究室成立了创新中心,致力于膜与膜材料、海水淡化装备、水处理工艺等方面研究,努力成为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中心,为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杭州水处理中心在国内海水淡化市场中的占有率已达60%以上,已在印尼、沙特、菲律宾、突尼斯、巴基斯坦等多国建立起海水淡化项目。未来,杭州水处理将继续加快向全球迈进的步伐。
百草味:“互联网+”的先锋践行者
短短几年,网络迅速改变了零售业的格局,也让“百草味”这家零食企业,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成为食品行业试水O2O的成功典范。2011年“百草味”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特许品牌,2012年被评为中国连锁经营金麒麟之最具成长力品牌,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消费者最满意品牌。目前,“百草味”的产品线包括坚果炒货、水果干、糕点糖果、肉干肉脯、礼盒等5大系列、300多个单品。
“百草味”是土生土长的杭产品牌,是现任总经理蔡红亮在下沙大学城创立的实体店品牌,后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零食连锁品牌。2010年,现任公司董事长、旅西华侨邱浩群先生归国创业,与蔡红亮一拍即合,开始通过互联网倾力打造“百草味”品牌。随后几年,“百草味”在全国各地设立了8处物流仓储基地,并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设立了生产工厂。
随着经营规模的急剧扩大,“百草味”在杭州下沙原有的工厂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建设一个大型的生产、物流中心势在必行。今年4月,占地93亩、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总部基地,在杭州大江东正式动工。该基地将成为公司全新的研发中心、生产工厂、仓储物流中心、品牌创意中心、办公大楼等,明年6月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回归杭州打造全新的总部基地,将形成品牌创意中心、智能物流中心和全球原产地食品研发中心三大主体建筑群,意味着“百草味”研发、生产、运营、仓储配送、品牌创意等各个环节,将进入高效运转阶段。
据了解,在“百草味”回归的过程中,大江东及杭州市相关政府都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相关部门从主动服务、专人对接,到从上到下形成的立体式服务体系,非常高效地帮助“百草味”完成总部基地建设相关资质审批、政策落实等工作。大江东管委会相关领导安排解决项目审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工作人员多次上门、现场办公。
如今,与电商结缘的“百草味”已经收获了巨大的零食市场。这种成功离不开电商之都杭州优越的电商商业氛围、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政府部门良好的扶持政策。
精工能源:与屋顶新能源谈情说爱
北京“鸟巢”工程、101层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高达610米的广州电视观光塔、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屋面网架工程……这些国家重大工程,无一例外地加入了绿色环保、低碳循环的新能源理念。参与开发和建设这些项目的精工控股集团,于2014年投资创建了一家运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子集团公司——精工能源,并将后者的总部设立在杭州IT味最浓厚的高新区(滨江)。
精工能源从事的是新型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开发建设及运营维护,生产工商业和家用小系统两种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这种系统利用的是闲置的屋顶空间。如广州新火车站的屋顶,如今安装了精工能源的光伏发电系统。每天都会先使用屋顶自发电,然后再使用上网电。此外,精工能源还在不断研发探索,寻求在荒山滩涂、水塘湖泊等架设新能源光伏电站;同时积极推进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等多样性的开发模式。
虽然仅创办一年有余,精工能源已经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成功签约并完成神钢机械、传化、东亚玻璃等多个大项目,已累计签约并实现并网项目百余兆瓦,实现年发电量上千万千瓦,项目年可节约标煤达4000多吨。
正因为新能源系统蕴含的巨量低碳效应,分布式光伏电站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型行业,从“金太阳”工程到度电补贴,都享受到国家给予的多重政策支持。精工控股集团回归浙江、回归杭州,就是看中了这一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所蕴藏的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他们在高新区(滨江)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将集成开发多种清洁能源,并计划在5年内投资建造1000MW的分布式新能源电站,逐渐实现以新能源电站投资、开发建设、管理运营为核心业务的发展目标,致力成为全球新能源技术应用的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