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3 杭州首次发布市民公共文明指数
昨日,由省市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项课题组首次发布杭州市市民公共文明指数。结果显示,我市市民的公共文明指数为83.63,总体反映杭州市民公共文明程度处于国内较好水平。课题组成员由市社科院、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及省属高校专家共同组成。
这是我市首次研究和发布城市市民文明指数,杭州也由此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发布市民公共文明指数的城市。
课题组专家认为,市民公共文明指数,是评价市民在公共场合中行为文明的量化指标,是一座城市整体文明与和谐程度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从2014年度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结果看,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水平总体较高,市民对文明行为规范认知度较高,对文明建设成效认可度较高,对提升文明形象期望值也较高,同时市民公共文明领域也面临一些新课题。比如,垃圾分类和宠物便溺问题相对较为突出,自发参加公益服务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指数”是文明一把尺
郑晖
“仓廪实而知礼节”。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享受着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强烈渴望与之匹配的充裕的精神文明。
文明何其小,小到打一个喷嚏、扔一袋垃圾;文明又何其大,大到一城百姓的生活品质、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那么如何评价文明程度的高低呢?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指数”。
发布市民公共文明指数,杭州又一次走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的前列。有了“指数”之后,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有利于自我衡量,及时纠正或弥补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对市民而言,有利于他律转向自律,提升自身的公共行为文明程度。最重要的是,“指数”让市民心中的标尺高了,还能反过来促进和提升城市的发展,其导向意义不可估量。
经过测评,被全国其他城市广泛赞誉的“机动车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在日常购物、购票过程中自觉排队”的测评指数排名靠前,而目前的确存在改进空间的“垃圾分类”排名靠后,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整个“指数”体系有较高的科学性。
转型期的文化坚守、道德重构和灵魂安顿,并不比发展经济轻松,只有发展GDP与提高文明素养并重,才会有温情、谦和、井然有序的社会。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力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