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批垃圾分类“双随机”检查员上岗 发现问题随时曝光
年过花甲的志愿者朱强荣今天又多了个“检查员”的身份。佩戴上杭州市城管委核发的证件,看到哪个地方的垃圾分类不合格,可以随时监督、打分、上报给城管委。他说自己最想监督政府机关大院等场所,看这些地方能否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今天,杭州正式启动垃圾分类“双随机”抽查监管工作机制,并为包括朱强荣在内的首批32名检查员颁发了聘书、检查证和工作业务指导手册。
围绕“提质减量”目标,杭州去年生活垃圾日均减量1200吨,生活垃圾总量增长率保持在低位运行态势。但是,杭州垃圾分类工作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从源头上解决垃圾控量难;公众参与分类的积极性参差不齐、知行合一难;管理部门责任担当意识不够等问题。
为此,今年3月底,杭州市治理固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杭州市垃圾分类“双随机”抽查监管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垃圾分类的源头管控,提升各类主体的管理责任意识。杭州希望通过建立“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垃圾分类“双随机”检查机制,解决当前源头分类问题、提高监管效率。
目前,杭州已经组建了首批垃圾分类“双随机”抽查监管人员名录库,邀请了30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绩效信息员、民评代表、媒体记者、热心市民等参与。据了解,检查员的检查范围包括全市纳入考核范围的垃圾分类小区和单位。主要检查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规范设置、分类宣传、分类质量、垃圾清运,分类设施运行与管理等情况。今后,检查员将采取三种方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均纳入当月生活垃圾“三化四分”考核。
一是分散检查。检查频次为每月1次,市城管委市容中心于每月月底前从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抽取20%的人员,并从垃圾分类小区、单位的本底资料中分别抽取检查对象,以短信、电话等形式告知检查人员。检查人员可随机至现场进行影像记录并打分。
二是集中检查。根据需要定期组织开展,每次集中检查前一天抽取检查人员,检查当日至检查人员集合后,抽取检查对象开展检查。
三是日常检查。检查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分类小区、单位存在问题的,现场进行影像记录并及时反映提交,由市城管委市容中心发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
杭州市城管委也希望,在垃圾分类工作之外,“双随机”检查员在日常随机检查中,也能够多关注杭州的道路、公厕保洁等工作,及时向市城管委反映。 【】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