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学习方式大胆转变

04.05.2015  19:40
  让每个学生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人人成才,这才是教育本源意义上的真正公平。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目前杭州有十个试点学校,分别为杭州天长小学、杭六中、长江实验小学、天杭教育集团、学军小学、杭十三中、江南实验学校、杭州经济开发区江湾小学、余杭区运河学校、淳安县姜家镇中心小学。
  未来中小学的课堂究竟会有什么变化?且看学堂君的走访。

  到今年7月,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的课改之路就要满两周年了。这期间,学校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对所有课程进行了再整合,组成了层层递进式的群落式课程,选课、走班、混班……丰富的上课形式让孩子们不仅直呼“好玩”、“过瘾”,而且针对每一个孩子特点设计的课程更能激发孩子内在潜质。
  “我认为课改最重要的是学习方式的一种转变。”校长丁杭缨说,接下来长江还要做出更大胆的尝试,不过一切都要顺应孩子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课改而课改。
今年秋季,全新的选课模式即将诞生
  让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那是不是每节课堂上踊跃的小手举得越多,就是课改成功了呢?
  丁杭缨表示,课堂活跃还不是一种“治本”的表现。“老师的课都是备过的,所以我们的孩子都是在老师安排的一种比较顺利的环境下学习。比如学数学,今天教了什么样的公式,那么在课堂练习的时候直接套公式就解出来了。”老师怎么教,孩子就怎么学,一直在“顺境”中学习的孩子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很容易一下子就懵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不是套公式就可以的,需要你一步一步冷静地分析,拆分开来化解。
  从下个学期开始,长江的孩子们要体验一项全新的选课模式,老师会依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定制一份“课程套餐”,让孩子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搭配选择,而且每份“套餐”还有相应的主题任务。
  比如说,信息课是长江在第一次实施课改时纳入的,如今孩子们各个章节的知识点都已经掌握,什么气泡、flash动画的单点操作对孩子们来说都不在话下,那如果让孩子利用这些现有的知识去破解一个全新的大问题呢?这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孩子们需要自行组队,同时从语文、数学等其他课程找到相关的知识串联点,而有的主题还不设置明确的答案任凭孩子们自由发挥,每个人在团队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各自的特长对任务进行逐步拆包分配,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有趣得不行。
  而像这样的主题任务,每个孩子一个学期需要完成四到五个,而且并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完成的,孩子们可能需要花上三到四节课才能解决一个问题。
要帮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解决了第一步教什么,接下来还要让学校的老师把保持了多年的传统教学方式“”过来。
  “我认为,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一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能为了课改而颠倒课堂。”丁杭缨说,这两年慕课、微课教学很火,而且要把一堂课的内容精髓到5分钟的微课,对老师来说教学内容该如何筛选,用什么样的授课形式这些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然而,微课也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套用的,关键还在于转变的课堂形式能不能顺应孩子的发展。
  丁校长认为,当下教育孩子,除了掌握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我认为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说让这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变得很强大,很会解题,而是应该帮助他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等他升入中学后,这些优秀的品质会慢慢地帮助他把他的潜质发挥出来。
  长江实验小学武林府校部今年3月正式启用,在新校区建成了一个所有孩子都为之倾倒的“π空间站”数学体验馆,这里有双马双骑士、T字谜拼图、明日环……总计600多种益智游戏道具,每一个玩具背后都蕴含了至少一种数学原理。丁校长说,这些玩具都是有点难度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尝试困难。
  上周三,丁校长带着孩子们在空间站上了一节课,孩子们在摆弄玩具的时候,丁校长也在一旁观察,“有的孩子解不出来一会就放弃了,有的孩子套用别人的答案胡乱倒推几步就说自己完成了,也有的一直不愿意放弃,而且不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专注调整自己的演算过程。”丁校长说,其实孩子们就是需要有这样的学习品质,能够勇于面对困难挑战自己,而普通的课堂很少有这样直观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