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了 “鞋垫奶奶”仍病危
11月4日,娃哈哈美食城附近93岁的“鞋垫”奶奶,被一名54岁有精神疾病史的男子打伤,导致颅内大出血引起严重脑疝,生命垂危(详见11月5日报道)。奶奶的情况目前有没好转?
昨晚,我们联系了堵奶奶的儿子——
由于堵奶奶年龄太大,目前只能选择保守治疗,用药物来尽可能减低颅内高压。昨天一整天,由于颅内血肿引起持续高烧,奶奶体温达到39℃,最高的时候到了41℃,医务人员一直帮她物理降温。
昨晚,堵奶奶的三个儿子都在医院里。
“情况一直没有好转的迹象,医生也说情况不太乐观。”排行第七的儿子李先生说:“前一天晚上,嫌疑人的儿子来过医院,年纪看上去30多岁,家住在转塘。他说会尽能力赔偿,但是目前他们也没钱;对方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工作人员也来看过了。”
“我今年60岁了,前面还有五个兄弟姐妹,其中四个70多岁,身体也都不好。还有一个弟弟,早年出了车祸腿残疾了。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办。”
精神障碍患者伤人事件
近年常有报道——
2015年2月28日,杭州京都医院50多岁的精神科主任就诊时被男病人用刀捅伤背部,嫌疑人姚某自16岁患有精神疾病,当时仍在接受治疗。
2016年6月10日,笕桥俞章社区开理发店小老板,被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用菜刀砍破了后脑勺,警方带嫌疑人去做精神鉴定。
2016年7月12日,萧山戈雅公寓发生了一起砍人事件,保安保洁接连被租客砍伤,嫌疑人华某疑有精神障碍。
2016年10月21日,竹竿巷浣纱路口,一对父子遛狗时,狗拉了一泡屎,父亲拿了附近自行车车筐里的废纸准备包狗屎。自行车主人回来发现车筐被翻动,争吵中,父亲手臂和大腿被捅伤,伤人小伙二十出头,有精神疾病史。
嫌疑人是精神障碍患者
法律上这么说——
遇到精神障碍患者伤人怎么办?
浙江腾飞金鹰律师事务所汪波克律师,拿堵奶奶的案例做了分析,目前警方已经明确嫌疑人王某有过精神疾病史,但关键还是要根据嫌疑人在打人当时的精神状况而定。
如果经过鉴定,王某在殴打老奶奶的时候,是属于发病状况,那么从法律上来说,当时王某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但是王某的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做出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或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对精神病人的监护不仅仅是监护人的责任,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患者所在单位等如果负有监护责任的,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如果经过鉴定,王某在殴打老奶奶时,是处于没有发病的状态,如果伤情在轻伤以上,那就构成故意伤害罪,从性质上来讲就属于刑事案件。
造成受害者轻伤的,要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造成重伤的,要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受害者死亡的情况下,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从量刑上,一般会参照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幅度来量刑,根据情况,处15年以上、无期徒刑甚至死缓、死刑。
同时,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生活辅助具费、残疾赔偿金等。
潮鸣街道有个精神疾病患者免费康复会所
《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杭州市卫生系统专网内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有3万余人。
杭州也已高度关注这个特殊群体。
6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将于12月1日起实施。《条例》分为八章四十七条,从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做出详细规定。
其中提到,对有肇事肇祸可能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要建立精神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在精神病人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促进方面,这不再只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工会、红十字会等群众团体在此方面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
除了制度的保障外,有的街道、社区也在想办法。
比如潮鸣街道有个精神障碍患者免费康复会所,专为离开医院回到社区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免费康复服务。2012年,会所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际会所发展中心(ICCD)评估认证的社区精神康复会所。
会所不但建有多功能厅、电子阅览室、休闲书吧等活动场所,还设置了文书部和后勤部,为会员提供康复锻炼、社交锻炼、职前培训、过渡就业等服务。
昨天,我们联系了主管瞿芝雅,她在这里工作了6年,习惯将患者称为“会员”,她向我们介绍了会所的日常——
早上8点半以后,会员们陆续到了;9点开一个早会,告诉大家今天有什么活动。
根据兴趣和能力,会员可以加入文书部和后勤部。文书部主要是文字工作,会所每个月都要整理一期刊物,会员可以参与收集文章、编辑、排版、打印、装帧等;后勤部比较偏重动手能力,平时可以在食堂洗菜、分发等,也可以去菜场买菜。另外,还可以上上电脑、英语、乐器等课程。
不过,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都会有志愿者陪着你。
拿买菜来说,因为到农贸市场跟其他人进行交流,是一件“大事”,所以一个会员会配两个志愿者。一般在会所里的其他工作,一个志愿者会照看多个会员。
上午锻炼结束,有的会员中午会回家服药,下午再来。有的会员会在会所里吃饭,免费。
下午3点半,会员们就陆续回家了,错开下班高峰。
“希望经过这样的锻炼,帮助他们逐渐融入社会。”瞿芝雅说。
除了潮鸣街道康复会所,几乎每个街道,都设有工疗站。这也是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进行继续康复锻炼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杭州目前有50个左右的工疗站。
阮家桥社区现有在册精神病人20人,主要以家属管理为主。
社区相关负责人说,社区每周都会开展心理课程培训,对病人家属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怎样劝导病人服药等,“有些病人不肯吃药,服药后会把药藏在舌头底下,接着会吐掉”。社区工作人员和医生也会定期上门走访,以此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刚出院的病人,医生会每周上门,病情较稳定的,一般两周上门一次”。
怎么帮助和“管住”精神障碍患者
我们想听听你的建议 一起推动问题的解决
立法保障、工疗服务……杭州正在尽一切努力,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精神卫生服务。但我们知道,这些努力,远不能感受到一个有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的无助和绝望;也不能解决像堵奶奶这些受害者的悲痛和愤怒。
都市快报“市民观察团”今起招募第二门类:社会管理领域观察员,观察对象:怎么帮助和“管住”精神障碍患者。
你可以来谈谈观察到的各种问题——
精神障碍患者造成损害了,监护人财力有限,赔不起怎么办?
平时正常,间歇性出现问题怎么办?是不是家里永远都需要一个人管着?
三四十岁的壮年重度精神障碍患者怎么办,是不是要关在家里一辈子?
作为监护人,怎么做才能被认定为“尽到监护责任”?
能不能用政府购买的方式,参与看护服务的志愿者,政府将给予物质奖励?
如果你是患者家属,你可以来说说你的困惑;如果你是受害者,可以讲讲你的困境;更欢迎法律、医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你们专业的角度来剖析现状,推动问题的解决。
城市交通领域、社会管理领域
观察员正在报名中
哪些城市主干道“肠梗阻”严重,你有什么好建议?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和帮扶,有什么好办法?
打电话告诉我们,我们将把你的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一起推动问题的解决,让我们的城市管理变得更好。
我们的观察员也在继续招募中,报名方式——
1.打电话到快报85100000新闻热线,告知报名信息。
2.点开都市快报官方微信,发送关键词“市民观察团”报名,按要求填写弹出的表格。
3.发送报名信息到电子邮 [email protected] 。
报名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联系方式以及你想参与的领域和对当下热点的建议。
比如:张三,30岁,136×××68698,参与社会管理领域观察者,建议……
记者 林建安 俞茜茜
杭州重性精神障碍患者3万余人 如何对待这个群体 -
杭州17:46 07.11.2016 浙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