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街角建一批像电话亭的“未来医院” 你觉得怎么样?

09.04.2017  09:07

健康窝

在杭州,智慧医疗技术应用已很普遍,手机挂号、查检查单,社区医院远程预约专家号,医生远程会诊……但在市人大代表、浙医二院党委书记陈正英看来,正在建设智慧城市的杭州,可以在智慧医疗方面走得更远些,“比如,能不能让医生隔着电脑显示屏给你看病?

陈正英说,他见过美国一种远程医疗服务亭很有意思,叫“健康窝”,看起来就像街边的电话亭,内部有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触摸屏、远程会议视频系统等。

一些小病小痛的患者走进私密性很高的服务亭,不用预约,插入自己的健康卡,直接可以进行生理基础信息的采集,还可以通过视频系统跟对面的医生“面对面”交流,医生能帮忙预约就诊、现场诊断,患者最后可以带着电子处方去相应的药店取药。

要是杭州街头巷尾安装上了这种‘未来医院’、家庭配备远程医疗服务端,一些小病痛的患者不用去医院了,你们觉得怎么样?这还能缓解医院的压力。”陈正英说,杭州是一座现代化示范城市,推行公共自行车、斑马线上礼让行人等举措方面已经在国内领先,目前在智慧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再进一步深入建设远程智慧医疗城市,政府搭台、民营企业介入、医院共同参与,就能成为另一个杭州的样板。

3万人次疑难病例远程会诊

发现只有3.6%需转诊

我今天早上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得非常好,说很多患者并不是真的得病了,而是因为老了。”陈正英说,自己所在的浙医二院是三甲医院,每天接待的很多病人其实都是常见病、慢性病,导致有效医疗资源浪费。

有数据报道,当前大型三甲医院就诊患者中,中老年患者占比高达60%至70%。远程智慧医疗建设能否让这批患者慢慢转变看病习惯,不再执着于有病就上大医院?

陈正英说,浙医二院跟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等国际顶级医院直接对接,也跟包括西藏、新疆、贵州等地的全国200多家县级医院实现“门诊化”的远程诊疗服务,发现门诊化远程会诊疑难病例已近3万人次,但真正需要转诊到浙医二院的患者仅3.6%,说明互联网是真的能看病的,不需要大家奔波到大医院。

政协委员、市中医院的章勤医生也有类似观点。她认为,中医所采用的大部分是药物治疗,一些慢性病及复诊患者不一定需要面诊,简单的改动处方在移动医疗端上就可以完成,建议政府部门推出移动医疗App,让稀缺的名医、优质医疗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远程智慧医疗城市是否可行?

杭州人的看病习惯正在慢慢改变

这个建议是否可行?杭州市卫计委信息办主任何炜说,这些年来,杭州市打造了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健康e站,提供心电、血压、血糖、体温等自助监测服务,大家步行15分钟都可以得到自助检测服务,如果诊断与疑难,社区全科医生团队会通过网络传送给市级医院的专家会诊,这和“医疗亭”有异曲同工之处。

其实,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杭州人的看病习惯正在改变,2016年杭州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量比上一年提升了6%。

何炜说,2017年度主城区有81万居民签约了全科医生,这批人群日常所需的诊疗服务都可以在社区医院完成,杭州对大医院有向社区医院倾斜资源的要求,市级医院要拿出30%的专家号给社区医院进行疑难病例转诊。

接下来,杭州将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到2020年年底,患者在县域内的就诊比例要达到90%以上。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周丹红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