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营造市民精致的“家”

05.04.2016  10:32

  今年3月的杭州有点忙:入城口整治、路面整修、街头“口袋公园”设计……工程车在城中穿梭,带起些许扬尘。

  等到9月呢?出入杭州,人们不再因杂乱的广告牌而心烦意乱,不再因路面坑洼而埋怨,更多的绿意和处处可感的城市细节让人“怦然心动”。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杭州。

  “城市建设,最终是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杭州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从去年到今年,从入城口这个城市“面子”到街容街貌这个城市“里子”,从环境整治到市政提升,杭州的建设者们拿起铲子、撒下沥青、拆除违法建筑、种上花籽。这一切,都为了一个目标——让杭州市民拥有一个更精致的“家”,提升生活品质。扮靓入城口、美化街容街貌、清理违法广告牌杭州,营造市民精致的“家”见习记者林雅琪通讯员叶茂勇舒也文

  “先洗脸再化妆”

  入城口提升颜值

  入城口,是进入杭州的“第一眼”,代表一座城市的整体气质。截至目前,杭州的入城口整治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86%。杭州南、绕城红垦(枢纽)、下沙南和城站火车站4个入城口已经完工,所有项目将于4月底前基本完工。

  “畅、洁、绿、美、亮、清、文、优”8字,点出了入城口整治的方向。“交通功能不够完善、环境不够整洁美观,这些都是目前杭州‘门户’存在的问题。”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范建军表示,“这回的整治要重点解决入城口内外交通衔接和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整体提升杭州城市形象。”

  驱车驶近彭埠入城口,你会发现,原本道路两侧的几块巨型广告牌、大转盘中央的高炮广告都已消失,一眼望去,视野开阔清爽。

  “这是杭州最早的高速公路入城口,也是车流量最大的入城口。因建设年代久远,设计‘落伍’,加上周边农民房、棚户区林立,拉低了‘颜值’。”江干区彭埠入城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指挥部主任付选央说。这次改造的重点正是“显亮露景,清污遮旧”。

  入城口附近云峰社区的整村搬迁是改造的重中之重,涉及农房300多幢。趁着这次东风,江干区用了10天就完成全部丈量工作,15天就完成96%的签约,目前正处于扫尾阶段。“云峰这块地大部分要用于绿化,面积差不多有20万平方米,接近一个太子湾公园,今后,从高速公路驶过彭埠,将邂逅满眼绿意。”付选央说。

  先清洁,后略施粉黛。杭千高速杭州南入城口整治工程通过边拆迁边实施,成为首个完工的入城口。杭州的“南大门”如今已一派“江南园林”景象:原本道路两侧的广告牌,已经被两面白墙黛瓦的景观墙取代;景观墙内嵌巨型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美丽西湖》宣传片,契合江南韵味;而在之浦路两侧,玉兰、红枫、樱花、紫薇、细叶美女樱等10余种植物已种下,一条长约1.6公里的鲜花大道已经初露容颜。

  颜值固然重要,关键还得看气质。火车东站入城口、城站入城口是33个入城口中的两个铁路入城口。它们是杭州最大的客流集散地,如何导流、如何保障乘客安全,事关重大。

  城站火车站于1999年建成投入使用,经历了16年连续高频率、超负荷运转,部分硬件设施已明显陈旧。今年1月,投资超过2000万元的城站广场地下层改造完成。出站大厅的500余只LED筒灯让光照度提升超过1倍,区域内消防等设施也已全面更新,新增了喷淋系统、烟感消防报警系统。明亮、整洁、有序、安全,“老”城站迎来了“新”面貌。

  相比城站,东站建造晚、设计新,算是入城口中的“高富帅”。运行初期,因指示不准确、标识不统一、引导信息重复等问题,东站也遭遇了市民不少“吐槽”。如今走进东站,感觉好多了:原本杂乱的标识统一了,站内的地贴标识也增加了,出站、进站都变得更加便捷;二层引导平台的机动车导引、道路分向牌以及显示站内出租车需求量的电子显示屏即将完工,东西广场的便民座椅也已到位,东站服务将变得更贴心。

  “家装式改造”

  扮靓街容街貌

  如果说入城口是“面子”,那么城内的大街小巷就是“里子”。“面子”提升了,“里子”也得跟上。据悉,杭州的城市道路和街容环境提升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三分之一。全部工程将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

  “道路提升改善工作,最能体现杭州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所有项目,都是根据街道本身的‘气质’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最终达到道路平整、立面整洁美观、景色优美的目的。”杭州市城管委市政设施监管中心主任梁旭说。

  有的道路以整洁容貌为主,比如新塘路。“新塘路1996年建成,多年使用,路面早已不堪重负。建设之初,没有细心设计绿化景观,加之多年来沿线小商品市场等产业集聚,加剧了脏乱差。”江干区道路建设整治中心主任江天说。

  经过7个多月的整治,如今的新塘路会让你眼前一亮:原本满布裂痕、车辙的路面已经翻新;沿线东站小商品市场、五福变电所等建筑立面整治已完工;靠近东站入城口的114幢皋塘农居房改造已经完工,变成青瓦粉墙的杭派民居。“还有位于新塘路庆春东路路口的天桥,这是杭州第一座仿生态学原理的异形人行天桥,目前主体结构已经完成,等到花坛和植物移入,将绽现一座‘空中花园’。”江天说。

  打造“一路一品”,凸出特色也是一种。已经退休的高亚萍家住东山弄,每天散步都要经过浙大路,“以前雨天的时候,路两侧人行道的地砖高高低低的,踩下去溅了一裤脚水。现在感觉好多了,路面石材换了,不容易积水,拼接得还很精细,走上去很稳,看这做工都要赶上家里的装修了。”

  自去年11月启动整治以来,浙大路的“家装式改造”就被频频点赞。全长500余米的道路两侧人行道,采用高湖石花岗岩材质,美观的同时又能迅速“吸水”,向“海绵城市”看齐;石板铺设时用了十字架定位的新工艺,每块道板间隙控制在2毫米以内,达到了房屋精装的水准,平稳的道路让市民前行的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还有些道路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增添文化气质。章文莲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住在莫干山路附近。当时,她的丈夫是华丰造纸厂的机修工人,两人就住在华丰的宿舍楼。在这位81岁的老奶奶眼中,莫干山路承载着太多老杭州工业的回忆,“当时,这可是杭州轻化工一条街,张小泉剪刀厂、杭州灯泡厂、杭州油漆油墨厂等都在这条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们经常坐着13路公交车来上班。”

  但是时代变迁,当年的老厂纷纷搬走,改成了住宅和写字楼,章文莲总是忍不住叹息。今年初,得知莫干山路要打造一条工业遗存文化带,计划把城市记忆做成雕塑、路灯等景观小品,放置在部分路段的绿化带内,她乐坏了,“这是好事呀!这条路对我们这辈人太有意义了,也应该让子孙辈们知道这里的故事。”目前,工业遗存主题景观小品设计作品征集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评选。不久后,这条历史老路就要再现满满的老杭州工业记忆。

  今后行走在杭州,你将感受到满满的杭州韵味。

  路牌标杆“联姻”

  城市形象更秀美

  白天,高楼大厦直冲云霄,夜晚,运河灯火犹似霓裳。别看城市大景观美轮美奂,背后是城市家具的点滴雕琢。

  不知你是否发现,曾经晃眼的广告牌在视野里逐渐消失,城市仿佛除去了一身负担,变得愈发轻盈起来。城市家具虽小,却对城市景观至关重要。

  整治,从广告牌开始。去年,市城管委对户外违法广告牌进行了大刀阔斧式整改,道路两侧、入城口周边、高速公路沿线,目光所及之处,或拆除,或改造,视野开阔了许多。今年起,在巩固去年“战绩”的基础上乘胜追击,优化户外广告详细规划,提高广告品质,在违建防控上推广违建信息物业企业和执法中队双向登记报告制度,计划年底前在物管住宅小区实现全覆盖。

  清爽视野,不止于广告牌。细心的市民也许会发现,西湖大道原本臃肿的路杆、路牌,现下“清减”了一些。标识标牌并到了杆上,路灯杆的灯头并到了交通杆上,牌杆实现了大“联姻”。计划中,西湖大道上原有的170根标识标牌杆件预计减少40多根。

  “西湖大道是杭州市主城区对现有杆件实行‘多杆合一’改造的试点。”梁旭说,今年年初起,杭州市城管委加快推进“清牌、清杆、清箱”工程,要统一“城市家具”形象。

  “清杆”、“清牌”,是指参考国内外先进城市标准,将城市道路沿线的路灯杆、交通设施杆、路名牌、导向牌等进行“多杆合一”、“多牌合杆”;“清箱”,是要把路面上的华数、电信、移动等通信光缆箱体统一“着装”,设置统一标准、统一色调、统一标识,实现“多箱合一”。

  “原则上,以后新建道路上只有路灯杆、F形交通标识杆两种。现状提升改善的道路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杆、牌的整合工作。”梁旭进一步解释道。

  目前,“清牌、清杆、清箱”整体工程已经陆续试点,第一批300多个箱体已经整合成125个。接下来,试点将加快向全市铺开。

  借这次整治,杭州开启了渣土治理的创新,实现资源化处理。去年年底,杭州市城管委要求渣土运输车辆“更衣换帽”,试行密闭化管理,遮盖渣土的篷布材料以及缝隙大小等都有了严格规定。同时,杭州市城投集团启动了10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对建筑垃圾中的废料进行智能化分拣,生成再生微粉、水泥等建筑材料。

  “此外,我们还在有序推进杭州道路平整、蓝色彩钢瓦屋面拆改、街景环境景观提升等工程,以向世界展示更加精致秀美的容颜。”梁旭说。

  一个更美好的杭州,等你慢慢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