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再发力”
1~6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比去年同期增长率快4.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信息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3.8%;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同比增长13.2%……
UCLA科学商业化中心、博将资本“基金+孵化器”项目、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等一批优质项目纷纷落户……
2017年上半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砥砺前行,不仅交出一份近三年来最好半年成绩单,还收获了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杭州东部医药港入选浙江省级特色小镇这两张含金量十足的“金名片”。
在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大湾区”“大花园”“大都市区”发展战略,以及杭州市委提出“拥江发展”战略两大背景下,下沙将加快“三次创业”步伐,七个方面“再发力”,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
三次创业——经济发展取得近三年最好成绩
1~6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高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高于去年4.9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0.5%、1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7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工业性投资完成24.4亿元,同比增长64%。
同时,实到外资、实到内资和浙商回归到位资金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51.6%、72%、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外贸出口增长16.3%。
“上半年成绩反映出开发区经济运行总体稳步向好,这也是近三年来取得的最好半年成绩。”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数据背后有着不少亮点。
产业质效持续提升,1~6月,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8%、工业用电量上升10.1%,都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回暖加快,其中六成以上产值保持增长,信息经济主要企业产值增速超25%。
产业水平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经济增加值分别增长8.8%、12.2%、13.8%,新产品产值增长24.6%,产值率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
新增新三板和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6家、“浙江制造”培育企业12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1.4%,较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如今的下沙是一片创业热土,创新要素不断在此集聚,创新动能加速积蓄。”这位负责人说,下沙加快建设“东部人才港”“东部科技港”,加快人才聚集,使之成为下沙新一轮发展新引擎。
目前,下沙在建创新平台达60余万平方米,已投用101.6万平方米,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100余名,其中“国千”“省千”等领军型人才11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170余家。
“高层次人才项目新增数量同比增长150%。”这位负责人拿出一组数据说,上半年,全区新登记注册企业1741家,同比增长达187%。
值得一提的是,1~5月,高新技术产业利润增长31.8%,全区专利授权2089件,同比增长10%;1~6月,新产品产值增长24.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2.7%,占比达45%。
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新型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不少国内外优质企业纷纷落户下沙,比如,UCLA科学商业化中心、博将资本“基金+孵化器”项目已签约落户,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已开园等。
不止于此,上半年,下沙共引进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8个、五千万元以上内资项目7个、亿元以上浙商回归项目5个。
十大行动——环境综合大整治助推产城融合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下沙这座新城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今年年初,下沙启动“三次创业”的第一战——环境综合大整治十大专项行动,涉及城中村改造、“三改一拆”、“五无”企业(作坊)集中整治、道路景观绿化提升等内容。
下沙力争到2017年年底,从根本上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和环境脏乱差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促进产城融合,助推转型发展。
短短半年时间,下沙区域面貌有了新突破——
金沙湖实现全域征迁清零;湾南社区完成回迁安置,上沙等4个社区“回头看”通过市级验收;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1万平方米,整治违规分隔群租房3414套、2家化工企业完成关停转迁……
8条主干道实施改造提升,公共泊位建设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整治完成“五无”企业(作坊)2600余家、非法废品回收企业50余家,实现违法屋顶广告招牌清零目标……
随着环境综合大整治的深入开展,为下沙城市发展打开了更大的空间。
目前,下沙已制定实施深化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并启动下沙副城分区规划编制,完成公共交通等一批专项规划,深化金沙湖区域规划方案,完成东部医药港小镇等重点区域的控规调整。
同时,加快交通及民生工程建设,地铁1号线延伸机场段、艮山东路下沙段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文体中心、大剧院、国际会议中心等项目前期论证深化完善。
4所学校、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即将投用,副城交通优势和配套水平持续提升。
下沙还全力推进智慧管理平台指挥中心建设,智慧河道、智慧门禁等智慧化模块投入应用,全区42家单位实现数据整合和协同联动,“智慧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此外,在下沙,有94.6%的企业群众依申请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投资项目审批、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等六个领域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政府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
水到渠成——两张“金名片”落入囊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上半年,下沙又收获了两张“金名片”,一张是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一张是浙江省级特色小镇——杭州东部医药港小镇,一切都是如此的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6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名单,下沙赫然在列。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下沙凭借九大优势拿下这块国字号招牌。
这九大优势包括产业创新能力突出、创业创新氛围浓厚、创业创新平台实力雄厚、创业创新制度设计初步形成、创业创新主体活跃等。
用数据说话,下沙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5%,新产品产值保持20%以上增长;拥有10余个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建成各类双创平台(园区)30个、100万平方米等。
高校资源也是下沙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77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8个。先后建成12个大学科创园和数十个校企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入驻企业350余家。
将时间线拉长,更见下沙实力。下沙综合实力在浙江省开发区中连续十年位居第一位,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位列第一方阵,并入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
两天前,位于下沙新城北拓发展区的杭州东部医药港小镇,成功入选第三批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杭州东部医药港小镇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重点围绕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医学工程以及重大疾病化学药三大领域,进行产业培育和招引,同时鼓励其他领域的高端项目。
而在小镇布局上,将融入生物元素和生物文化,形成一“核心中枢”+三“功能区”的总体布局,并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构筑起符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点的综合生态体系。
生物医药产业一直是下沙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基础雄厚,辉瑞、默沙东、礼来等全球前10大药企有6家落户下沙;培育生物医药国家级高企25家、市级、省级研发机构56个、聚产值上千万企业34家。
“各类生物医药企业300余家,实现产值220亿元,并连续数年实现15%以上增长,2016年产值更是占全市总产值的40%。”这位负责人说,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在杭州处于核心的地位。
小镇计划通过三年建设,累计实现投资100亿元以上、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0个、游客接待量达30万人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40人以上、引进生物医药企业400家以上、生物医药产值规模达到500亿元。
“打造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特色小镇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将加快“三镇两区一基地”六大重点平台建设步伐,不断创新与探索,为双创工作提供典型示范。
拥江发展
抢抓机遇“再发力”
在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都市区”建设等重要部署以及杭州“拥江发展”重大战略的背景下,下沙将在七个方面“再发力”,抢抓发展机遇。
在确保完成经济目标上再发力
咬住全年经济目标不放松,健全完善督查机制,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对举措不力、进度滞后、推诿扯皮的部门或单位,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推动形成自我加压、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在加快集聚创新要素上再发力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深入推进“两港”建设,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全面推动创新发展。
引育高精尖创业创新人才;建设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最优质创业创新生态。
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上再发力
围绕打造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引领区的目标,打好引优引新、提升质效、集约发展系列“组合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推进特色平台建设上再发力
“三镇两区一基地”是支撑开发区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前瞻性和协调性,推进六大平台规划设计,力求实现特色平台在产业上的“特而强”,功能上的“聚而合”,形态上的“小而美”。
在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上再发力
积极对接拥江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深化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稳步推进地铁1号线延伸机场段、艮山东路下沙段、运河二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打通金沙大道、幸福路、农垦路等主干道、断头路。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9月份建成投用景苑中学、元西小学、湾南幼儿园、听涛幼儿园二期,开工建设大学城北体育馆。
在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上再发力
按照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强化平安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重要抓手,着力推进政府自身改革,促进政府服务更加便民高效。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依托三级行政便民服务体系,推进个人办事事项的“社区办”“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在加强铁军队伍建设上再发力
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全力打造绝对忠诚、干事担当、干净自律的铁一般干部队伍,为开发区加快转型提供坚强保障。
把“三次创业”作为自己的历史担当,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好工作推进。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始终保持非常状态、采取非常措施、落实非常责任,以奋楫争先的精神抓落实,以雷厉风行的作风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快推进、早见效。
包勇 范悦诚 陶青 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