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杭州经济与全国副省级城市的比较思考
进入“十二五”以来,受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增长动力步入旧动力减弱与新动力不足的转型发展新时期。副省级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整个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重大举措,也是改革创新的战略定位。因此,以副省级城市为参照,客观分析主要经济发展指标的动态变化、对各地区经济的带动效应,寻找杭州的差距不足。以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取得新优势,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求新突破。
一、杭州及副省级城市经济在全国重要地位和示范效应
目前,我国现设立15个副省级城市,其中包括10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由于副省级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区位各具条件和特点,其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差异。按照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划分,可分为三大类:10000亿以上的4个(广州、深圳、武汉、成都);7000-10000亿的6个(杭州、南京、青岛、大连、宁波、沈阳);7000亿以下的5个(济南、西安、长春、哈尔滨、厦门)。杭州经济总量处于副省级城市的第二阵营,居第5位。
主要经济指标优势明显。 2010年—2014年,15个副省级城市平均GDP累计增幅47.3%,高于全国同期增幅11.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均增幅分别为54.4%和71.8%,高于全国5.5和4.7个百分点;外贸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幅56.2%和90.0%,分别高于全国7.7和21.1个百分点。惟有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平均增幅(67.9%、62.0%)低于全国16.5和8.5个百分点。它反映出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投资、信贷的依赖(见表一)。
2010-2014 年全国及副省级城市主要经济指标累计增幅对比一览表
表一 单位:%
城市 | GDP | 规上工业 增加值 | 固定资产投资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出口 总额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 |
全国 | 36.2 | 48.9 | 84.4 | 67.1 | 48.5 | 68.9 | 70.5 | |
沈阳 | 42.5 | 48.6 | 58.6 | 72.8 | 75.0 | 68.8 | 69.2 | |
大连 | 44.4 | 48.4 | 67.3 | 72.5 | 10.4 | 55.9 | 60.9 | |
长春 | 46.5 | 47.9 | 30.8 | 72.3 | 23.5 | 119.7 | 63.2 | |
哈尔滨 | 43.8 | 50.0 | 123.5 | 73.5 | 72.0 | 77.9 | 78.8 | |
南京 | 52.9 | 52.6 | 64.3 | 74.5 | 31.1 | 74.1 | 50.7 | |
杭州 | 40.2 | 47.0 | 79.9 | 78.9 | 39.1 | 53.0 | 41.4 | |
宁波 | 37.9 | 36.7 | 80.8 | 75.5 | 40.7 | 62.1 | 54.8 | |
厦门 | 54.1 | 66.5 | 55.7 | 54.0 | 50.5 | 88.1 | 83.4 | |
济南 | 44.4 | 52.6 | 54.1 | 71.8 | 49.5 | 104.1 | 42.2 | |
青岛 | 46.8 | 54.4 | 90.8 | 71.8 | 35.0 | 97.8 | 65.4 | |
武汉 | 50.7 | 65.5 | 86.6 | 73.2 | 57.5 | 182.2 | 59.0 | |
广州 | 48.7 | 49.5 | 49.8 | 72.0 | 50.3 | 42.3 | 48.8 | |
深圳 | 45.5 | 43.5 | 39.7 | 61.4 | 39.3 | 88.1 | 66.1 | |
成都 | 56.2 | 82.4 | 55.6 | 73.8 | 143.8 | 94.6 | 65.3 | |
西安 | 55.3 | 69.8 | 81.6 | 78.3 | 125.0 | 141.4 | 80.2 |
从上表可见,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规模领先的重要地位和质量居前的示范效应,其经验值得重视和培固。而城市间发展的差异,使杭州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杭州与副省级城市主要指标规模与质量比较
经济总量指标、均量指标、质量指标是对一个城市的总体生产力、核心竞争力、人民富裕程度的综合评判。通过与副省级城市“三量”指标对比,可以进一步找到衡量杭州经济发展水平的科学标尺,并获得制衡发展中主要问题的系列“方程式”。
(一)总量比较。
总量指标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总量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差异。
“十二五”以来,杭州经济虽然也受到全国性的“三期”叠加影响,但总体仍然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态势。2014年,杭州GDP总量高于15个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左右。
由于地理位置对经济敏感程度度,杭州先于全国其他城市进入调整,增速放缓。2014年杭州GDP总量达到9206.16亿元,比2010年的5965.71亿元增加3240.45亿元,增长40.2%。而同期中西部的成都、武汉则分别由5508.30、5515.76亿元上升至10056.6和10069.48亿元,增加了4548和4554亿元,分别增长56.2%和50.7%。由此,杭州在副省级城市排名中,由2010年的第3位降至2014年的第5位。其它指标中,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三项指标2014年分别居第6位、第5位和第4位,均较2010年下降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两项指标城市排名位次不变,分别居第6位和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在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的背景下,2014年达4952.7亿元,是 2010年的1.8倍,居副省级城市第8位,比2010年前移2位(见表二)。
表二 2014年副省级城市主要总量指标对比一览表
城市 | GDP (亿元) | 规上工业增加 (亿元) |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 出口总额 (亿美元)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亿元) |
沈阳 | 7098.7 | 3614.9 | 6564.1 | 3570.1 | 71.4 | 785.5 | 10267.2 |
大连 | 7655.58 | -- | 6773.63 | 2828.42 | 302.25 | 780.8 | 10959.36 |
长春 | 5382 | 2415.7 | 3924.5 | 2217.5 | 24.7 | 397.3 | 7532.38 |
哈尔滨 | 5332.7 | 849.4 | -- | 3070.9 | 34.4 | 423.5 | 7642.7 |
南京 | 8820.75 | 2999.44 | 5430.77 | 3957.97 | 326.28 | 903.49 | 16448.55 |
杭州 | 9206.16 | 2813.51 | 4952.7 | 4201.46 | 491.66 | 1027.32 | 21316.83 |
宁波 | 7602.51 | 2540.18 | 3989.46 | 2992.03 | 731.09 | 860.61 | 14569.78 |
厦门 | 3273.54 | 1240.32 | 1572.95 | 1072.94 | 531.65 | 543.8 | 6643.98 |
济南 | 5770.6 | -- | 3063.4 | 2964.4 | 60.61 | 543.1 | 10002.5 |
青岛 | 8692.1 | -- | 5766 | 3268.79 | 457.77 | 895.2 | 10531 |
武汉 | 10069.48 | 3453.35 | 7002.85 | 4369.32 | 137.91 | 1101.02 | 14463.4 |
广州 | 16706.87 | 4859.55 | 4889.5 | 7697.85 | 727.15 | 1241.53 | 24231.71 |
深圳 | 16001.98 | 6501.06 | 2717.42 | 4844 | 2844.03 | 2082.44 | 27922.13 |
成都 | 10056.6 | -- | 6620.4 | 4202.4 | 338.2 | 1025.2 | 20528 |
西安 | 5474.77 | 1195.28 | 5903.98 | 2872.9 | 119.61 | 583.76 | 11878.89 |
2014年杭州位次 | 5 | 6 | 8 | 5 | 5 | 4 | 3 |
2010年杭州位次 | 3 | 5 | 10 | 6 | 4 | 3 | 3 |
从上表可见,杭州主要经济指标在副省级城市中的排位虽总体仍靠前,但“十二五”以来,较多指标已后移,如何把握新常态的转换,已迫在眉睫。
(二)均量比较。
均量指标反映一个地区人均所占有的物质或价值的数量。通过均量指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城市之间经济集中程度和个人创造财富能力的差异,从而综合评判城市经济总量的“含金量”。“十二五”以来,杭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富民惠民安民导向,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大部分均量指标在副省级城市中的位次稳中有升(见表三)。
表三 2014年副省级城市主要人均指标对比一览表 单位:元
城市 | 人均GDP | 人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沈阳 | 85868 | 9502 | 43185 | 31720 | 15945 |
大连 | 109939 | 11213 | 40618 | 33591 | 13547 |
长春 | 71416 | 5272 | 29425 | 27299 | 11259 |
哈尔滨 | 53798 | 4272 | 30980 | 28816 | 12125 |
南京 | 107545 | 11016 | 48256 | 42568 | 17661 |
杭州 | 103813 | 11585 | 43287 | 44632 | 23555 |
宁波 | 98262 | 11123 | 38672 | 44155 | 24283 |
厦门 | 86831 | 14424 | 28460 | 39625 | 16220 |
济南 | 82052 | 7722 | 42151 | 38763 | 14726 |
青岛 | 96524 | 9941 | 36299 | 38294 | 17461 |
武汉 | 97962 | 10711 | 42507 | 33270 | 16160 |
广州 | 128478 | 9548 | 59198 | 42955 | 17663 |
深圳 | 149497 | 19455 | 45255 | 40948 | -- |
成都 | 70019 | 7138 | 29259 | 32665 | 14478 |
西安 | 63602 | 6782 | 33376 | 36100 | 14462 |
杭州位次 | 5 | 3 | 4 | 1 | 2 |
2010年位次 | 4 | 3 | 7 | 4 | 2 |
从上表可见,2014年,杭州五项人均指标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位列前五名,明显靠前。从2010年到2014年,五项人均指标的位次呈二升、二稳、一降,总体呈提高态势。其中人均消费品零售额由第7位较快进入第4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第4位跃升至第1位。
与经济总量指标排位在杭州之前的武汉、成都相比,我市人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领先。杭州要在均量指标向好的态势面前保持战略定力,找到个别指标名次下降症结所在,立足市情,逆势而上,顺势而为,扩大改革成果。
(三)质量比较。
质量指标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性。通过质量指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城市经济增长结构变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资源消耗水平的降低情况,从而判断未来区域持续发展能力高低。“十二五”以来,杭州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科学发展的主攻方向,切实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通过深入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加快文化创意、信息软件、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见表四)。
表四 2014年副省级城市主要质量指标对比一览表
城市 | 第三产业 占比(%) | 每百元固定资产 产出(元) | 外贸依存度(%) | 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 | 百亿元GDP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
沈阳 | 45.5 | 108 | 1.7 | — | 23.33 |
大连 | 45.9 | 113 | 6.5 | — | 17.80 |
长春 | 40.5 | 137 | 0.8 | 0.50 | 21.11 |
哈尔滨 | 54.5 | 100 | 1.1 | 0.96 | 39.10 |
南京 | 55.8 | 162 | 6.1 | 0.73 | 59.80 |
杭州 | 55.2 | 186 | 8.8 | 0.48 | 60.42 |
宁波 | 44.6 | 191 | 15.8 | 0.53 | 37.25 |
厦门 | 53.5 | 208 | 26.7 | 0.48 | 30.88 |
济南 | 56.4 | 188 | 1.7 | — | 45.23 |
青岛 | 51.2 | 151 | 8.7 | 0.65 | 32.95 |
武汉 | 49.0 | 144 | 2.2 | 0.76 | 38.47 |
广州 | 65.0 | 342 | 7.1 | 0.48 | 27.52 |
深圳 | 57.3 | 589 | 29.2 | 0.43 | 75.19 |
成都 | 51.0 | 152 | 5.5 | 0.57 | 39.98 |
西安 | 55.8 | 93 | 3.6 | 0.57 | 79.99 |
杭州位次 | 6 | 6 | 4 | 5 | 3 |
2010年位次 | 10 | 4 | 5 | 5 | 2 |
注:杭州万元GDP能耗为2014年数据,其它城市为2013年数据。
从上表可见,2010年--2014年,杭州五项质量指标的位次呈二升、一稳、二降,总体持平。杭州服务业占GDP比重由49.2%提升至55.2%,居副省级城市第6位,比2010年提高4位;外贸依存度由2010年的40.2%下降为8.8%,波动幅度较大。万元GDP能耗由2010年的0.68吨标准煤降至2014年的0.48吨标准煤;百亿元GDP发明专利授权量为60.42件,比2010年增长11.9%,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
与成都、武汉相比,杭州的五大质量指标优势明显,凸显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效。外贸依存度的下降,既有其积极内涵,也要关注它对经济发展的相关影响,需要从源头去精细梳理正、反原因,把握着力点,谋划推进。
三、杭州与副省级城市引领省域经济发展效应比较
在我国除了直辖市外,副省级城市就是区域经济的核心。但由于它们在各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区位差异较大,其对省域经济发展的引领效应也不尽相同。
(一)杭州在副省级城市中的经济地位。
“十二五”以来,杭州主要经济指标占副省级城市总量的比重呈现二升、一稳、二降,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所占比重分别由2010年的6.2%和6.9%提升至6.7%和7.1%;GDP所占比重除2013年外,基本保持在7.4%左右;出口总额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下降,分别由2010年的7.0%和9.3%降至6.8%和7.8%(见表五)。
表五 杭州主要经济指标占副省级城市总量的比重 单位:%
| GDP | 固定资产投资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出口总额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2010年 | 7.5 | 6.2 | 6.9 | 7.0 | 9.3 |
2011年 | 7.5 | 6.4 | 6.9 | 6.9 | 8.5 |
2012年 | 7.4 | 6.4 | 7.0 | 6.3 | 8.2 |
2013年 | 7.1 | 6.3 | 7.3 | 6.3 | 7.9 |
2014年 | 7.4 | 6.7 | 7.1 | 6.8 | 7.8 |
从上表可见,15个副省级城市的各主要经济指标占比均有所变化,总体上看,杭州在副省级城市中的经济地位比较稳定。但对降幅较大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应进行跟踪分析,把握变化,不断调整思路,找准切入点,强化推进。
(二)杭州对省域经济发展引领效应。
从经济指标首位度(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看,副省级城市在各省的核心地位较为明显。2014年15个副省级城市GDP总量占其所在11个省份总量的34.1%,比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西安、长春、哈尔滨、成都、武汉等城市,五大指标占全省的比重基本都在30%以上。
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差异较为突出。如,济南的五大指标在全省的占比平均只有10%左右;出口总额的占比中,西安高达85.7%,成都高达75.4%,而南京、济南仅为9.5%和4.2%;财政收入首位度最高的武汉,达42.9%,济南最低,为10.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西安为51.6%,厦门11.7%(见表六)。
表六 2014年副省级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 单位:%
城市 | GDP | 固定资产投资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出口总额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沈阳 | 24.8 | 26.9 | 30.3 | 12.2 | 24.6 |
大连 | 26.7 | 27.7 | 24.0 | 51.4 | 24.5 |
长春 | 39.0 | 34.2 | 36.5 | 42.7 | 33.0 |
哈尔滨 | 35.5 | — | 44.1 | 19.8 | 32.6 |
南京 | 13.6 | 13.1 | 17.1 | 9.5 | 12.5 |
杭州 | 22.9 | 21.0 | 22.7 | 18.0 | 24.9 |
宁波 | 18.9 | 16.9 | 17.7 | 26.7 | 20.9 |
厦门 | 13.6 | 8.5 | 11.7 | 46.9 | 23.0 |
济南 | 9.7 | 7.4 | 12.1 | 4.2 | 10.8 |
青岛 | 14.6 | 13.9 | 13.3 | 31.6 | 17.8 |
武汉 | 36.8 | 28.8 | 37.0 | 51.8 | 42.9 |
广州 | 24.6 | 18.9 | 27.0 | 11.3 | 15.4 |
深圳 | 23.6 | 10.5 | 17.0 | 44.0 | 25.8 |
成都 | 35.2 | 28.1 | 36.0 | 75.4 | 33.5 |
西安 | 30.9 | 31.6 | 51.6 | 85.7 | 30.9 |
杭州位次 | 10 | 7 | 9 | 11 | 7 |
2010年位次 | 9 | 8 | 9 | 10 | 4 |
从上表可见,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省内第一经济大市,在全省充分发挥了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各项主要指标首位度居全省前列。但要看到,杭州的“首位度”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均居中下水平,其中GDP和出口总额首位度已分别下移1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则下移3位。只有固定资产投资首位度由2010年的第8位提高至2014年的第7位。面临与其它副省级城市的差距和不足,杭州须出实招,聚焦突破。
四、杭州与副省级城市比较中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以来,杭州努力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但与其它副省级城市相比,发展走势仍较显缓,发展动力亦较显弱;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有效投资不足等问题。这说明杭州统筹省域发展的带动效应还需强化。
(一)工业附加值较低、增长压力加大。
2011-2014年,杭州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41.1%下降到37.6%,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同期,成都、武汉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稳定在38.0%和40.0%左右,平均占比分别高出杭州1.2和1.6个百分点。
2014年,杭州规上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1.9%,分别大幅低于成都、武汉13.2、11.3个百分点(见表七)。
表七 杭州、成都、武汉工业经济主要指标一览表 单位:%
| 2011 年 | 2012 年 | 2013 年 | 2014 年 | |
杭州 |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41.1 | 39.5 | 37.2 | 37.6 |
规上工业增加值率 | 19.2 | 19.2 | 21.5 | 21.9 | |
成都 |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8.1 | 38.7 | 38.3 | 38.3 |
规上工业增加值率 | 29.1 | 33.0 | 31.8 | 31.3 | |
武汉 |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9.7 | 40.0 | 40.3 | 39.2 |
规上工业增加值率 | 33.3 | 30.1 | 30.0 | 29.4 |
实体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经济更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工业经济又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杭州在GDP总量上所以逐渐被成都、武汉反超,工业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杭州工业产品附加值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应予密切关注。
(二)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产出效益下降。
“十二五”以来,杭州在保持投资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努力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实体经济和民生保障、社会事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有效投资的作用,但效果仍不尽理想。从投向看,尽管杭州二、三产业投资结构在持续优化,但投向过多集中于房地产业;另一方面,产业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长持续减弱(见表八)。
表八 副省级城市第三产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占比一览表 单位:%
城市 | 2014 年 | 2010 年 | ||
第三产业投资 占固定资产 投资比重 | 房地产投资 占第三产业 投资比重 | 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 资产投资比重 | 房地产投资 占第三产业 投资比重 | |
沈阳 | 59.9 | 50.3 | 54.6 | 64.2 |
大连 | 64.1 | 32.9 | 51.0 | 37.2 |
长春 | 47.6 | 28.6 | 30.9 | 58.6 |
哈尔滨 | -- | -- | 64.8 | 21.0 |
南京 | 59.7 | 34.7 | 50.4 | 45.3 |
杭州 | 81.1 | 57.3 | 71.2 | 48.8 |
宁波 | 67.2 | 49.6 | 63.2 | 40.0 |
厦门 | 79.8 | 56.1 | 79.3 | 49.5 |
济南 | 60.3 | 49.6 | 62.5 | 39.0 |
青岛 | 49.3 | 39.3 | 56.6 | 35.2 |
武汉 | 61.4 | 54.8 | 73.6 | 36.9 |
广州 | 84.9 | 43.8 | 80.7 | 37.3 |
深圳 | 80.8 | 48.7 | 75.2 | 31.3 |
成都 | 77.8 | 43.1 | 67.9 | 44.3 |
西安 | 76.0 | 39.3 | 77.0 | 33.7 |
杭州位次 | 2 | 1 | 6 | 4 |
从上表可见,杭州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的比重,由2010年的71.2%提高到了2014年的81.1%,但其变化权数更多在于房地产投资的增加,房地产投资占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由2010年的48.8%上升到了2014年的57.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10年的36.1%,提高到了2014年的46.5%。杭州房地产投资占比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
另一方面,产业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长持续回落。2010-2014年,杭州工业投资年平均增幅仅7.5%,远低于房地产投资24.5%的年增长。2014年,工业投资仅增长0.3%。大量投资资金活跃在楼市和股市间,这使得杭州项目生产和产业支撑带动力趋弱,加大了全市经济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从投资产出看,杭州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产出效益压力也在不断加大。2014年杭州每百元固定资产产出为186元,低于2010年31元,居副省级城市第6位,比2010年后移2位。单位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产出GDP能力减弱。
“十二五”以来,尽管杭州的经济发展总体上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但投资结构不合理所形成的“瓶颈”趋势及其造成的影响较为明显。所以,坚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投资结构作为今后稳增长、促改革的抓手,为培育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三)部分指标首位度下滑、带动力减弱。
首位度代表一个城市在所属区域的实力和地位,反映该城市集聚过程中形成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十二五”以来,杭州坚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努力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的示范带头作用。但部分指标首位度不升反降,需重点关注。
一是 经济首位度提升速度不快。2014年杭州地区生产总值首位度为22.9%,比2010年提升0.9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分别低于南京、武汉、广州、深圳、成都0.5、1.0、0.4、1.8和1.7个百分点,需进一步加快发展。
二是 主要经济指标首位度下降。2014年杭州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位度分别由2010年的22.0%、19.6%和25.7%,降至2014年的21.0%、19.6%和24.9%。
三是 与其它城市比主要经济指标首位度偏低。2014年杭州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位度分别低于副省级城市中各指标首位度最高的城市16.1、13.2、28.9、67.7和18.0个百分点,差距较为明显。
四是 城市首位度(人口首位度)有待提升。人口规模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首位度的重要指标。武汉、成都、西安等省会城市人口数量均居各省第一位。2014年末杭州常住人口889.2万人,比温州少17.6万人,居浙江省第2位。
五、杭州与副省级城市比较后的思考
未来,我国将进入增速缓、结构优、动力足、挑战多的更高层次发展阶段的新常态。副省级城市仍将处于核心地位,其要素禀赋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因此,杭州须努力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找寻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进一步建立比较优势,增强集聚效应,以带动周边城市快速发展。
(一)在转型升级上突出重点,以促杭州经济行稳致远。
杭州要在加快转型升级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再次实现经济跨上新台阶。 一是 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大幅提高有效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把扩大投资与大项目带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连接,创造最终需求;立足长远,加强项目储备,提高土地等生产要素保障的续航能力。 二是 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尝试与沿线国家建立投资领域的往来;继续强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整合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研发、生产和市场资源,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聚,加速产业集群培育,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力。 三是 将“一基地四中心”与“一号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信息经济优势,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二)在创新驱动上寻求突破,以强杭州发展之基石。
经济新常态下,要实现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就须更多依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因此,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一是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培育壮大新产品、新业态,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 加快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叠加效应,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三是 大力培育发展创新主体,强化协同创新,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要迎合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工业制造业的附加值,改造和提升原材料等重化工业,推进传统材料向新型材料产品的转换,原料初加工向精深产品制造的转换。
(三)在生态建设上树立品牌,以扩杭州城市承载力。
城市资源、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树立“美丽杭州”城市品牌,打造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中国先行区。 一是 加快建设以绿色、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型城市,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山水园林城市特色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二是 以宜居环境理念引导城市发展和建设,加快创新医疗、养老服务体系,落实小区配套教育、体育等项目建设,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加安居乐业的环境。 三是 结合新型城镇化相关要求,不断增强城市吸纳力;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使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资金、带专利来杭创业。
(综合统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