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签约家庭医生居民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居多

18.06.2015  10:35

  这两天,浙江省政府官网上公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我们大多数人最有关系的一句话,就写在这个指导意见的第一句了:“到2020年,全省规范签约服务覆盖一半人口,基层就诊比例达到60%以上。”

  换句话说,5年之后,全省一半人都要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了。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有利健康的好消息。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其实从今年1月开始,杭州作为签约家庭医生的试点城市,已经有50多万居民和社区全科医生签约了,他们已经享受了半年多的家庭医生服务。

  那么居民有何感受?签约的家庭医生真的能管起大家的健康吗?全省推广的模式与杭州的一样吗?

  “我的家庭医生建议我少喝咖啡。”在美剧里,主角说出这样台词的时候总让人觉得特别有范儿,“家庭医生”就好像健康顾问的代名词一样高端大气。

  浙江省要推行的“规范签约服务”,准确来说签约的是“责任医生”,是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的全科医师(临床类别或中医类别)、乡村医生或其他具备签约服务能力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担任。

  从杭州市试点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签约的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按规定他们选择1名责任医生,接受服务的时间为期一年。一年之后,如果觉得这个医生不对自己胃口,可以更换。

  签约之后,居民最方便的就是,有健康问题随时拨通责任医生的电话,想挂大医院的专家门诊了,也能请责任医生转诊、挂号。

  还有一些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换换尿管、处理褥疮、换药的,家庭医生也会提供上门服务。

  所以总的来说,这项举措年轻人感受不深,而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受益较大。

  杭州江干区第一位签约的病人,78岁的刘大爷,得了脑瘤很多年了,这三年里膀胱功能出现了问题,所以需要插导尿管,由它排尿。

  这根尿管每月都要换一次,每一次,都是刘大爷家上上下下最操心的时候。因为老人长期卧床在家,没法走动,而家人又不会换尿管,他们的做法就是打120,让救护车将老人送到最近的邵逸夫医院,接着挂号、排队,送老爷子到诊室,换好尿管后,再由120救护车送回家,老房子,又没有电梯,虽然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抬着他上上下下,但家人免不了操心。

  这样半天时间就过去了,换导尿管的钱不多,不过120救护车这样一趟来回就得500元钱。

  今年1月1日开始,老人签约的家庭医生就开始每月上门为他服务了,“换管其实就10来分钟。”江干区卫计局医养护一体化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海燕说,像老人的褥疮也就隔天上门处理一次,上门费也就40元钱,导尿管之类的材料费和治疗费还能进入医保。

  对比有家庭医生之前的生活,刘大爷一家省了钱、省了时间。

  “他推荐家里人都签了责任医生。”张海燕说,其他家人身体都还健康,不需要照料这么勤快,不过给医生打个电话咨询感冒发烧、头晕脑热的事情,总比上网查资料要靠谱多了。

  新闻延伸

  家庭医生队伍将扩容

  全科医生培养要提速

  尽管杭州今年已有50余万人和社区全科医生签约了,但是对杭州常住人口884.4万人来说,仅是一个零头。由于签约的多是老年人或者慢性病人,中青年比较少。

  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11.2万签约家庭医生的人群中,有4万老年人,3万多慢性病人,“其中有一部分人群有重合。”江干区卫计局社区卫生科科长章炜颖说。

  相对健康的中青年,目前对这一政策不太了解,签约的人也不多。“今后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双向转诊的推进,大家会越来越感受到家庭医生的作用了。”章炜颖说。

  就目前杭州各区的全科医生数量来说,一般都在三四百名左右,一般一名医生平均要签约三百余位居民,医生们忙得过来吗?

  江干区卫计局医养护一体化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海燕解释说,“并不是每个签约的人同时提出医疗需求,一般也以咨询、转诊为主,所以医生还都能承受。”

  不过有的家庭医生因为口碑好,签约的多达上千居民,就会显得很忙了。比如杭州小营社区梅花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站长章亚娣,签约了社区里1800多位居民,钱江晚报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一天看了230位病人,一上午水都没喝上。

  从杭州这半年的运行情况看,家庭医生勉强够用,他们普遍一周只休息一天,“有时候轮休,还能休息一下。”

  根据省政府的计划,5年内全省一半的人都将签约责任医生,对于现在规模的医生们来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浙江省去年常住人口5503.4万,就算5年后人口保持不变,要为近3000万人配备的家庭医生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在政府指导意见中,“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里就提到要扩大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规模、招聘优秀的全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等。

  最终将扩展出多大规模的基层医疗队伍,还需要政府更大的投入和执行。而全科医生技术与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社区卫生管理的效率将是公众最为期待的。

  本报记者 张苗 本报通讯员 周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