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元租铺面开水果店 不到一年就撑不下去了
田老板开在杭州建国北路的白洋果业水果店要转让了,开业还不到一年,经营状况和她预想的很不一样。“生意好的时候勉强还能盈利,现在营业额几乎减少一半,每天都在倒贴。”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杭州的连锁水果店就出现集体关店、外迁。究其原因,倒不是杭州人水果吃少了,而是之前杭州水果店扩张过度,同时大家买水果的方式也出现了变化。
水果连锁店收缩“战线” “夫妻店”也开不下去了
因为门槛低,水果店成为很多创业者的首选项目。
“事先考察过一段时间,并不是盲目地开店。”田老板说,自己看中的正是周边密集的中高档小区和酒店,同时开水果店的技术含量不高。她觉得,只要抓准了客流和货源,吃得了苦,赚钱应该不难。因此和丈夫咬牙花25万元租下现在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店铺,准备大干一场。
但事情并未如他们期望中那样发展。田老板说,前半年生意还算过得去。“4月、5月旺季的时候,近一半的生意靠住在附近酒店的游客拉动,当时每天能卖4000元,还是能赚钱的。”
到了下半年,田老板明显感到生意冷清了许多。“现在每天营业额不到旺季时的一半。一个月进4万多元货,只能卖6万元,算上每月2万多元房租和1万元人工、水电费,不仅不赚钱,还要倒贴钱。”
很多水果店熬不过纷纷关停,连锁水果店也倍感压力。上个月,位于长板巷的大三元水果超市改成了一家名为“螺蛳壳里”的集合店,主售日用品和面包。叶氏兄弟旗下的天天伴也在最近关停了潮王路的门店。而鲜丰水果,为了降低成本,从去年开始将杭州一百多家门店的店面缩小改造。
鼎盛时期在杭州开了18家门店的顶上鲜,今年陆续关了6家,仅保留2家实体店,同时上线筹备已久的水果O2O平台“一盒鲜”。“实体店只能保本,发展O2O才是重心。不只是我们,目前杭州几乎所有连锁水果店都是这个情况。” 杭州顶上鲜果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岗说。
“几乎每个小区附近都有几家水果店,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鲜丰水果市场部负责人张万华说,水果门店在前几年的扩张过于迅速,导致了现在这样的局面,开水果店不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水果跨境电商发展迅猛
O2O抢了实体水果店生意
早在2010年,张万华就感受到了行业的一丝寒意。“从2010年起,水果连锁的利润大幅下降,加上房租、人工成本逐年上升,单店毛利基本降到20%以下。如果没有足够的渠道优势,亏损的可能性很大。”张万华说。
今年以来,杭州的店铺租金普遍下降,中山北路、湖墅南路等核心地段的租金平均下降了两成。但即使这样,降租也只是杯水车薪,田老板说,利润最高的精品水果卖不出去,生意就没法做。
一般来说,水果店每天都会摆出一批价格较低的时令水果,以吸引顾客,这批水果的售价直逼成本,几乎不赚钱,主要的利润还要靠精品水果拉动。多年前,杭州市面上的进口水果量少、价高,储存要求高,算得上金贵,小水果店想进货基本靠抢,财大气粗又有渠道优势的连锁水果店受益较大。
现在进口水果货源充足,同质化竞争加剧,价格也越压越低。“水果的价格很透明,定低了亏本,定高了卖不出去,直接导致水果损耗。进价25元一盒的智利蓝莓,我标价30元一盒,还要担心有没有人买。水果标价虚高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精品水果的利润空间早就被榨干。”田老板说。
如果说高昂的房租、人工成本和激烈的竞争环境,是实体水果店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那么发展迅猛的生鲜电商、微商则给了它们“致命的一刀”。
顶上鲜副总经理吴岗说,以前进口水果从原产地出发,运输到国内落地,经报检报关、检验检疫,才能向全国市场分销,其中国内的过程往往需要2-3天时间。“一般只有与商贸公司有合作的连锁水果店才能直接从海关拿货,其余的只能在二级批发市场等货。”
如今,随着相关政策实施和物流体系成熟,进口水果实现快速清关。今年6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正式启动运营,通过该口岸进境的水果,从靠泊码头到查验后放行,全程仅需6小时。同时,作为中间商的进口水果商贸公司也越开越多。
“普通的微商、电商一般通过上海的一级批发市场和杭州的二级批发市场进货,而规模较大的微商和电商则直接和商贸公司合作,走的就是以前连锁水果店的路子。销售环节精简也使得跨境电商的销售价格比市场价格便宜近三成。”杭州一家连锁水果店的负责人说,没了渠道和价格优势的实体水果店自然要走下坡路。
“这和大家的消费习惯有关。总的来说,一二线城市居民更喜欢在网上购物,三四线城市居民则多依赖线下,因此杭州的连锁水果店纷纷布局O2O,实体店则向湖州、台州、温州等地转移。”吴岗说。记者 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