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气温骤降 最近脑血管出问题的明显多了

16.10.2017  14:42

遇上有人出现脑血管意外

记得做这三点:让患者平躺、侧脸,帮忙打120

上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们忙坏了,基本上每天都能接诊到四五个脑出血患者。“经常是前面的手术还没做完,马上又有新的患者收进来了”。

这几天,秋雨绵绵,气温骤降,记者在杭州各家医院了解到,脑出血病人确实明显增多了。

气温骤降 脑出血患者增多

上周三下午,浙医二院神经外科接诊了一位36岁的女大学教师——刘老师。

当天,刘老师和同事讨论工作,情绪一激动,突然失去意识、倒地不起。同事赶紧打了120,将她送到浙医二院急诊。

做造影检查,神经外科许璟主任医师发现刘老师颅内后交通血管有个动脉瘤破了,引起颅内出血,必须马上做开颅手术。手术过程很顺利,目前刘老师已苏醒,恢复情况不错。

许医生说,刘老师还算幸运的,及时到医院做了手术。要知道,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出血,死亡率达30%左右;如果发生二次破裂出血,死亡率高达70%—80%。

最近杭州气温骤降,医院里收治脑出血的病人明显增多。”许医生说,上周一周里,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一共接诊了25位脑出血病人,其中年龄最小的36岁,就是这位刘老师。

浙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沈峥也明显感觉到,因为气温变化,这几天接诊的脑出血病人增多了。

周末两天,我们连续接诊了4例脑出血病人,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沈主任说,气温忽冷忽热,温差较大,这样的气候,老年人的血压波动也较大,特别容易发生自发性脑出血。

脑出血呈年轻化趋势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85%,是指脑血管被血栓堵塞,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脑梗”。

出血性卒中约占15%—20%,是因为脑血管破裂引起的,也通俗称为脑出血,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老百姓所熟知的脑溢血,其次是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主任医师说,虽然脑出血的比例比脑梗少,但一旦发生脑出血,往往更危急,抢救更是需要争分夺秒。

眼下正值季节转换,对于有高血压、血管硬化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如果气温下降,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一下子升高,就特别容易引起脑血管破裂。

近年来,张建民主任发现,临床上发现脑出血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脑血管破裂,很大程度上和血管老化,血管壁变薄有关,这本来是老年人多见的问题。但近年来,不少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也发生了脑出血的情况,年纪最小的甚至只有20多岁。

张主任说,年轻人发生脑出血,除了先天因素外,主要是因为生活习惯导致的。比如,不良饮食习惯,年纪轻轻就得了高血压、高血脂,又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好,不重视,等到发生脑出血意外的时候已经晚了。

此外,现在年轻人大多工作压力大,平时很少有时间运动,经常熬夜、加班,这样会让脑血管长期处于紧张、高压状态,会长时间收缩,有些薄弱的血管壁一旦承受不住压力,就会破裂出血。

身边有人发生脑出血,你该怎么办?

怎么判断到底是不是脑出血?

张建民主任说,脑血管疾病的表现有很多种,比如头痛、恶心、呕吐、昏迷,还会有肢体麻木或偏瘫、说话不清、嘴歪等。在没有影像检查的前提下,即使是医生,也不一定能明确判断到底是脑出血还是脑梗。

但是,如果病人在短时间内陷入昏迷,观察瞳孔,发现瞳孔散大,两侧瞳孔大小不一样,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是发生脑出血,在临床上,这是需要立即做开颅手术的指征。

张主任提醒,如果身边有人发生脑血管意外,建议做到以下三点,对接下来的救援能起到帮助——

一、帮助患者呈平躺状态。以免患者失去意识,发生跌到、摔倒等二次伤害。此外,平躺呈静止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出血,避免病情在短时间内加重;

二、保证患者脸朝侧面。因为脑出血患者,有些会伴有呕吐症状,这样做的目的是以免发生呕吐后,呕吐物堵塞患者气道,引起窒息;

三、第一时间拨打120。在打电话过程中,尽量保持镇静,准确描述患者发病前后的状态,帮助120医生准确判断评估,选择到适合的医院救治。

张主任说,无论是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一旦发生,时间就是生命。尽量在最短时间里,赶到具备治疗能力的医院是关键。

今年6月,杭州市脑卒中急救溶栓地图及相关App正式启用,这个系统由浙江省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浙医二院神经内科与杭州市急救中心共同设计开发。目前,杭州市共有24家卒中中心。

原标题: 杭州气温骤降 最近脑血管出问题的明显多了 作者: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郭俊 网络编辑:丁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