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每百人拥有 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5.5平方米
24小时微型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功能越来越完善的社区文化中心、被誉为农民“精神家园”的文化大礼堂……在杭州,一个个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搭建到了百姓家门口。
7月21日,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评议会上获悉,2014年杭州每百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5.5平方米,已远超《浙江省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至2015年底,每百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0平方米”的创建目标。
在国内率先实现市民人人拥有借书卡
7月20日,杭州市图书馆钱江新城馆阅览区,年轻人,白发的老人,过暑假的孩子,大家各自翻阅着自己喜欢的读物,秩序井然。“这里环境非常好,关键是书很新品质也很高。”市民小胡说,用市民卡可以一次性免费借用20本书。
这座被誉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从2003年起在全国率先对所有读者全免费开放。事实上,杭州在全国最早实现了所有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市民可以“零门槛”进入。
杭州拥有着几乎是中国最好的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公共图书服务网络。杭州完成市级和85%以上的县级图书馆虚拟网建设,并与国家数字图书馆联通。2014年,杭图还为800余万市民卡用户免费开通图书借阅功能,在国内率先实现市民们人人拥有借书卡。
杭州创新推出的文化“服务菜单”契合“互联网思维”
杭州创新推出了“服务菜单”,让老百姓自主“点单”,提供菜单式配送。从“我送你看”到“你点我演”的服务转变,推动了文化资源配置科学化、高效化、便民化,能让老百姓享受更加贴心的文化服务。
拱墅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洪永跃说,点单式服务的核心理念正契合了当下最热的“互联网思维”。
副市长陈红英说,为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性、均等性、公益性、便利性,不断缩小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差距,政府在读书、看报、送戏下乡、文化鉴赏等10多个基本服务项目方面做了保障。
我市文艺精品创作也是成果丰硕。包括莫言、余秋雨、阿来、麦家等在内的24位杭州文艺顾问不定期为杭州文艺骨干授课。歌舞剧《遇见大运河》在全国巡演43场,场场爆满;杭州爱乐乐团在“歌剧之乡”意大利演出,受到热烈欢迎。2014年世界中国当代文学译作前20名榜单中,麦家的《解密》、余华的《黄昏里的男孩》列前两位。
延伸阅读
杭州公共文化服务还有什么问题 将会如何解决
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以教科文卫工委为主的专门调查组,连续3个多月赴13个区、县(市)调研,就杭州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负责人介绍说:
存在的问题有,我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够均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力度仍显不够。
如何解决?要改变过去仅靠政府一家单打独斗的思维模式,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真正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的共建共享,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效率的最大化。(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