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五水共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水共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下沙河道水质持续改善
2015-07-17 A7版
通讯员 冯甜甜 潘海波
记者 郭峰
下沙,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美丽东部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开发区加大“五水共治”推进力度,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阳台水截污、排水管网清淤和排涝水等9个项目已提前超额完成。根据水质监测结果,6月份以来,辖区28条河道水质较5月明显改善。
多措并举消除河道黑臭
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是市民百姓最能体会到“五水共治”成果的直观感受。
一团团、一簇簇绿色水生植物出现在河道水面和两岸,使河道更显绿意盎然,这是月雅河、新华河、5号渠等河道治理后的一个场景。
消除黑臭河,是今年开发区“五水共治”工作的首要目标任务。治水办会同各部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顺利通过了市级组织的新华河、月雅河黑臭消除“二次验收”。辖区28条河道水质指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5号渠和2号渠是今年消除黑臭的重点。整本清源,截污纳管,切断外源污染,是消除黑臭现象的治本之举。至6月初,仅2号渠和5号渠就已完成12处截污纳管整治工程,两渠沿线存在雨污混排的小区、高校、商业综合体等截污纳管工程大部分均已完成。
流水不腐。通过畅通水系,增强水体流动性,至6月底已完成配水4000多万方,保持了较强的水体流动性,避免了黑臭现象的发生。
生态治理,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是改善河道水质的又一举措。河岸沿线种植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等多种水生植物,水生动植物与微生物之间构成高效净化的生态食物链,实现以鱼保水,以草净水的目的,增强水体自净力与流动性。开发区委托专业公司采用RhP多功能生态菌技术对5号渠实施生态治理,建立水生态链条,水质改善明显,同时对月雅河、新华河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种植景观浮岛、布置净化浮岛、种植表面流湿地,有效地改善了局部水环境。
拆违整治,改善周边环境面貌,也成为河道综合整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发区通过对河道周边的各类市场开展整治,提升河道沿线景观,2014年以来共拆除沿岸违法建筑15处,共计1万余平方米,清理沿河沿岸各类垃圾2000余吨,新建河道挡墙800余米,新增河岸绿化4000余平方米。
34项治水工程加紧实施
前不久梅季汛期连降暴雨,给城市防汛带来严峻的考验,同时也是检验“五水共治”成果的一个好机会。经过一系列防洪排涝工程的实施,今年主汛期开发区范围内均未出现严重的城市积水现象。
这是与开发区大投入治水工程分不开的。在去年“五水共治”工程实施的基础上,今年初拟定治水工程方案,共涉及34项(类)的工程项目,排定资金4.06亿元,侧重于夯实水质改善的基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力度,提升智慧治水管水的能力。
目前,各项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军区截污纳管北区工程、南区工程和九沙大道污水主干管工程均已如期开工,并加快推进,相应支管和毛细血管等建设也已及早配套跟进。
驳岸、清淤、配水、污水管建设……涉水基础设施建设和管养工程进展顺利。如纬一河(海达北路-幸福路)、纬三河(福城路-海达北路)整治工程均已完工,幸福河(德胜路以北)也已提前开工,月雅河闸、一号渠南闸和三号大堤护塘河北闸均已建成投用,幸福路下穿隧道污水干管建设工程也已进入尾声,本月可全部完工。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完成过半。已完成2号渠等7条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已累计清淤长度达14公里,清理河道淤泥共约63000立方米。
防洪排涝工程落实到位。1号箱涵清淤等11个重点防汛工程整治项目已全部完工,完成雨污水管网清疏268公里。启动开发区钱塘江标准堤塘部分区段、七格渠等部分河道的翻修工程。
作为城市生活污水源头的“毛细血管”,也纳入截污工程的范围。上半年,开发区阳台水截污工程超额完成市区两级任务,已完成11个居民小区、9438户的阳台水截污改造。
“智慧治水”提升监督管控能力
上个月,开发区司法局白杨司法所联合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在景园社区举办“五水共治”普法宣传,号召每一个人都争做“五水共治”的宣传员、服务员、调解员和信息员,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活动中,除了分发宣传手册、现场普法宣传和政策解释,现场很多驻足的居民也纷纷拿出手机对“五水共治”法律宣传微信平台进行了关注。
利用多种媒介渠道,特别是充分运用手机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宣传推广“五水共治”,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是开发区推行“智慧治水”的一个新亮点。
实时监控河道排水,举报违法排污上传图片……以治水为主题的手机APP——下沙环境眼,在下沙企业与居民中已颇有名气。开发区管委会投巨资开发的“智慧环保”系统渐显威力。系统通过科技手段可实现水质实时监测,泵站实时监控,节制闸实时视频监控与远程控制,排口实时跟踪和污染源追根溯源排查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依托初步建成的开发区智慧环保平台,加快建设河道断面水质实时监测系统、雨污水泵站实时监管系统、河道配水节制闸远程管理与智能控制系统、地下雨污水管线地理信息系统等四个子系统,全面提升治水管水的能力,打响开发区“智慧治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