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推新政保你放心网购 手机一键投诉轻松维权

21.08.2015  17:20

   浙江在线杭州8月21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缪子柠 编辑/王黎婧)     网购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随之而来的质量问题、交易风险也让人感到头大。以往消费者想要投诉举报,往往只能打电话,或是上门“跑一趟”,今后,消费者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一键投诉,今年6月底,由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推出的“杭州消费投诉”APP客户端已正式上线了。

  杭州为规范网络交易行为下了很大功夫,今年5月1日,《杭州市网络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日前,杭州又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杭州市网络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杭州将加大网络消费维权力度,完善移动消费投诉平台,建设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制度等。据了解,《实施意见》将从本周日(8月23日)起施行。

   杭州推出移动消费投诉平台 手机投诉轻松搞定

  先来看看这组数据:2014年,杭州共接到消费投诉64000余件,其中以网购为主的非现场购物投诉有22334件,约占总投诉量的34.9%,比上年同比增长65.63%。

  在网购销售规模迅猛增长的同时,网络消费投诉也日益增多,对此,《实施意见》提出,要建设移动消费投诉平台,实施消费警示和信用预警,让消费维权渠道更加畅通。

  以往消费者想要投诉举报,往往只能打电话,或是上门“跑一趟”,其实,杭州的移动消费投诉渠道已经打通——今年6月底,由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推出的“杭州消费投诉”APP客户端就已正式上线了。消费者只要通过APP商店载“杭州消费投诉”并完成用户注册,就可以随时随地提交消费投诉和举报,或是查询投诉举报的处理情况。此外,APP还定期向用户发布各类消费资讯、消费提示、维权案例等信息。

  除了完善移动消费投诉平台建设,《实施意见》还指出,要加强重点领域消费维权,通过媒体曝光、抽查检验、专案突破等手段,对问题集中的网络消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

  此外,随着网络投诉的日益多样化,《实施意见》特别提到,要在创新网络消费权利力度上下功夫,如指导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建立消费争议和解、调解制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促进自行和解;鼓励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设立消费保证金,提升网络消费满意度,降低投诉率。

   建立“卖家”黑名单制度 杜绝职业差评师

  近年来,因为给网店差评而遭到报复的例子可不少见,有的买家每天接到上百个骚扰电话,有甚至收到各类恐吓物品;与此同时,由于好评率是网店评价体系里最核心的指标,一些人利用这个规则,用给中、差评的方式谋取利益,“职业差评师”由此诞生;此外,由于网络交易平台普遍采用依托于交易量的信用评级制度,众多卖家为迅速提高信用度,用真实的快递单号“炮制”出逼真的虚假交易……这些行为,都对现有网络交易的信用体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怎样杜绝这些现象?《实施意见》提出,杭州要大力推进网络交易诚信体系建设。依托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杭州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建设网络交易经营者信用信息系统,依法提供主体资格、失信记录、处罚记录等信息查询服务,探索建立网络交易经营主体信息公示制度。同时,鼓励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对交易参与者开展信用管理,建立系列信用管理制度;建立网络交易经营主体黑名单制度,强化信用约束功能。

  记者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目前,他们正在强化与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的协作,以大数据分析为支撑,建立“反向建档、政企互动、信用约束、数据共享”的“智慧网监”平台。等到网络交易诚信体系完全建立,将对网络交易中买卖双方的行为形成约束机制,这才能从根源上净化网络交易的市场环境。

   货不对板不用怕 推行先行赔付或履行连带责任

  网购的商品“货不对板”,甚至出现质量问题,卖家又迟迟不肯退款……这是网购中常会碰到的问题。和卖家打电话沟通,很难解决问题;直接给差评,又怕遭到卖家纠缠骚扰。

  对此,杭州决定充分发挥淘宝、天猫等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的主体作用。《实施意见》中提出,将通过审查和公示经营者信息、审核和监控商品及服务信息、建立消费权益保障制度、推行先行赔付或履行连带赔偿责任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技术管控、数据备份、制定平台管理制度等,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和服务,保障交易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

  同时,对于交易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相关部门还将开展专项行动和联合整治,实施行政指导、约谈和处罚,着力解决当前网络交易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打击网络诈骗、网络传销、钓鱼网站、恶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等利用网络交易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整治网络交易中的不正当竞争、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信用炒作、虚假宣传、价格欺诈、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