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开展垃圾分类“大比武” 数控分类实现智能管理
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16日电(见习记者 张煜欢 实习生 王潇婧)垃圾分类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题之一。如何有效从源头上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清运和处置使之重新变成资源或清洁处理,对每日产生大量垃圾的城区而言更是一道颇费心思的课题。
15日,杭州市在上城区、江干区组织开展了该市第二轮生活垃圾三化四分“互看互学”大比武活动,两城区“各显绝招”,生鲜垃圾源头分类、统收统运模式及数控垃圾分类管理系统等特色模式格外引人瞩目。
走进上城区三桥农贸市场记者看到,各经营户均配置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绿桶储存生鲜垃圾、黄桶储存其他垃圾。
“现在,上城区所有农贸市场都已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我们每天要收集约30桶的生鲜垃圾。生鲜垃圾分离占比达30%以上,纯度达95%。”杭州上城区三桥农贸市场兼职垃圾分类员介绍道。
据了解,杭州上城区相关部门为解决农贸市场生鲜垃圾分类质量差、后端资源利用处置效率低等问题,指导清运单位、街道及农贸市场责任主体开展生鲜垃圾源头分类行动,探索出了“定车、定人、定清运时间、定清运线路”的垃圾分类新模式。
与上城区提质增效的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江干区在杭州市首创的数控垃圾分类管理系统。
当手提垃圾靠近时,垃圾桶盖会自动翻起,伴随自行设置的语音响起,提示你正确的垃圾类别再投入;当你离开后,垃圾桶将自动关盖,无需手动翻盖……智能管理,一步到位,数控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在江干区的试点小区一经亮相,其垃圾分类投放正确率就由原来的50%提高至现在的80%。
“此系统实现了语言提示、智能翻盖、监控追溯‘三位一体’。通过24小时运行的摄像头,我们还可以掌握现场投放一手资料,对恶意偷倒非生活垃圾或劝导教育无效的居民,提供执法依据。”江干区闸弄口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系统目前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此外,江干区各街道还在积极推广各类特色举措和做法。如红梅社区把垃圾分类纳入居民公约自治的内容,闻皇庙社区试点垃圾分类个人诚信评价,新安铭苑、三合院、广利佳苑、文晖铭苑等小区开始推广垃圾分类实户制管理,春晖社区引入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等。
垃圾分类管理作为一项关乎民生的工作,既是一项长期工程,也离不开每一个公众的积极参与。杭州市通过生活垃圾三化四分“互看互学”大比武活动,将各城区的经验与特色展示传递,为其他城区创造了找差距、接短板、共同发展的机会。
据悉,2017年1月至6月,杭州市累计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已达1900余个,参与家庭110多万户,呈现出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完) 【徐施宏】来源:中新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