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新兴服务业态行业界定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企业的技术、产品、管理和商业模式等创新步伐大大加快,新业态正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金钥匙”。在全力推进“信息经济”发展中,杭州市新兴服务业态层出不穷,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开展新兴服务业态行业界定研究,从而进一步加强新业态的统计监测,成为统计部门亟需破解的难题。本文结合当前的典型案例试作分析思考。
一、新兴服务业态的含义、产生背景及主要形式
(一)新兴服务业的含义。
服务业新兴业态,是指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出现、伴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和消费结构升级而新生的,或者用现代化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而产生的新型服务业形态。
(二)产生背景。
新兴服务业态的发展,本质上来自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专业化分工需求,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对新兴服务业态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新兴服务业态的发展与互联网商业化造就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息息相关。PC时代的消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业互联网是两种不同的阶段和模式。 在PC互联网时代, 先后产生了信息门户、电子邮箱、搜索、电商、社交等互联网商业模式,这些互联网商业模式都与人们的消费有关,包括信息消费、商品消费、服务型消费,也可视为直接为人们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互联网商业模式。 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终端设备引领的移动互联网 进一步扩大了连接的范围,使随时随地超越时空连接一切成为可能。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下,通过不断的连接与聚合,打破了传统产业的栅栏与篱笆,“互联网+”时代来临。消费互联网模式逐渐向线下实体延伸,向产业靠近,于是出现了线上与线下融合的O2O模式,以及更为宽广的“互联网+”模式,形成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模式,在协作、融合、开放方面比消费互联网更具优势,通过更为强大的连接与聚合能力,更为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硬件)以及更为开放的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产业、行业紧密相连,已不再是简单的“互联网+”行业,也不是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销售,而是互联网改变和打造传统行业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一种新的融合。
(三)主要形式。
立足于城市定位、产业基础、城市的资源禀赋,为促进杭州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增强城市竞争力,杭州市将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大力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与产业智慧化应用,近年来杭州市新兴服务业态层出不穷,门类众多,业态广泛。以下各种新兴服务业在不同时期出现并各呈特色: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智慧物流、数字内容、文化创意、融资租赁、健康服务、供应链管理、信息软件、专业设计、3D打印、人力资源管理、新能源新材料等。
二、新兴服务业态行业界定的主要困难及案例
(一)供应链管理的变革助推新兴服务业态商业模式的多样化。
探讨新兴服务业业态的复杂性,不可回避有关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所谓供应链, 是指由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整个活动过程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网络。它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组成,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历经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指的是围绕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的一系列现代化管理。 传统供应链与“互联网+”环境下供应链的差异。传统供应链 因集成化供应链系统未构筑,供应链的结构层次一般较多,导致上游企业无法实时共享末端用户的需求信息,信息自末端自下而上传递,经过层层过滤,必然会扭曲、失真,同时也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变形。 “互联网+”形势下的供应链, 比较有代表性有电商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互联网定制。以供应链金融为例,2014年被称为“在线供应链金融元年”,李克强总理2015年初视察前海之后,互联网金融成为炎手可热的话题。目前供应链金融模式纷纭:基于物流仓储的供应链金融;基于B2C、B2B、C2C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金融;基于第三方支付的供应链金融;基于第三方协同平台的供应链金融;基于ERP系统的供应链金融;基于数据服务商的供应链金融;基于大数据预测信用风险的供应链金融;基于“在线产业带”的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协同的电商平台等。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未来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将是“入口+平台+数据+金融”,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电商、物流、银行和实业界的跨平台融合将是大势。
(二)服务内容一体化的纵向延伸与横向扩展。
从新兴服务业的经营模式看,通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更加便捷的实现业务的转变或扩展,至少出现了以下两种变化。 一是以某一市场为切入点实现纵向一体化延伸。 针对部分细分市场进行垂直一体化的发展,涉及到了行业上下游的各个层面。如物流企业,依据企业需求,在提供基础物流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上下延伸,如提供货物仓储管理、进出口代理、金融服务等一系列服务。 二是以特定客户为中心进行横向一体化扩展。 依据消费需求的变动,同时又会以现有客户为中心进行周边扩展。如大家居产业链的企业,为百姓提供购房、装修、设计及家居建材选购等服务,解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三)新兴服务业态行业界定的困难及案例。
按照目前的统计制度,在统计名录库管理、国家统计一套表平台、数据处理及汇总、数据使用及发布各个环节,均要对统计单位进行行业界定。但新兴服务业行业广泛、业态复杂,服务业企业的全方位、多元化、精细化、交叉式的发展,给行业界定工作带来挑战。
1 、集团总部多元化经营。
企业集团总部原本大多数是一些管理机构,并无实质性的经营,但随着总部大楼的建成和集团园区的建立,不少企业集团开始跨界经营、多元化发展。如新湖集团,除集团管理外,主营业务还涉及贸易、投资以及融资平台,企业集团在经营时会根据市场环境对主要经营活动作出快速调整,因此收入和利润来源的比重也会不断变化。如中财招商集团是以PVC贸易为主、民生医药控股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方略实业则主要经营国内的铝锭贸易等。有些集团管理机构,为了解决集团内公司以及集团运作的大量资金需求,需要大量的银行贷款,而银行的贷款又和企业的营业收入和资金流有相关性,因此这些集团总部又纷纷成立了贸易的事业部进行国内外贸易甚至关联交易。集团管理机构,有时会还会涉及房屋租赁和物业管理。随着资金实力的增强,又进入到股权投资领域。
2 、2.5产业兼有二、三产业的特性。
2.5产业是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兼有第二产业(工业)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特性,往往兼有研发投入、生产中心和配套服务三个重要环节。2.5产业的形成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的企业在逐步剥离辅助性、社会性职能之余,将自己的主营业务范围集中在有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如技术、资本、市场、品牌)的领域之中,形成专业化公司;如研发和营销作为传统的第二产业中兑现附加值的主要环节,逐渐凸现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以杭州市滨江区为例, 2.5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形态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和工业设计等领域,表现典型的:第一类为高附加值、少污染、具有核心技术的新兴制造业,如通信电子、安防设备制造等产业;第二类是以IT产业为代表的数字网络产业,如软件业、电子商务等;第三类是需要以物质形态的产品为载体,但产出的是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提供专业性服务的企业,如工业设计等。 再比如产业链长的建筑设计装饰公司, 提供设计、装潢、安装等一条龙服务,各项服务和施工费用混杂在一起,虽然大部分是装修收入,但客户是由于公司设计才签订合同,设计费又难以区分,在行业界定上也涉及归属建筑业还是服务业的的问题。 “研发+生产”的模式, 研发为主,自己生产或者委托工厂代加工。如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浙江大学软件与产品创新设计团队、教育部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工程中心,以"嵌入式技术+工业设计+机电一体"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创新技术,实现产品由内而外的创新。
3 、企业经营活动变化节奏快。
企业在快速成长过程中不断拉长产业链,业务活动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比如杭州瑞德设计 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一家商业展具设计和布置公司,后逐步发展成一家集咨询、设计、制作、安装、维护于一体的专业连锁商业展具供应商,后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将制造、安装和维护等业务转移,而自己则成为一家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司。今年的9月,公司又正式启动互联网服务平台"创客梦工厂",通过这一平台,企业可以发布合伙创新项目,广招天下创客,而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创客们也可以在平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创意能力,寻找资金和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创客梦工厂还与国内外投资机构联合成立创客投资基金及项目投资基金,为创新项目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且通过平台与淘宝众筹等网商合作,将为优质创新项目孵化提供众筹入口。这也意味着瑞德设计由一家设计公司向平台型公司的转型。 有些企业 最初是以贸易为主技术服务为辅,逐步向以技术服务为主的方向发展,有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还会进入到制造业或者投资领域。 部分计算机服务企业 ,往往同时存在硬件销售和软件服务,且两部分业务所占比重也随着市场的情况不断发生变化。 再比如 设计类的公司,由于服务内容的扩大,可能涉及广告、装饰、园林、工程安装等行业,也涉及服装、家具、小家电、仪器仪表等工业产品制造业,这种"设计+制造"或者"设计+工程"类的企业在划分时也会造成服务业和工业或者建筑业之间的交叉。
4 、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在现代企业竞争中,谁对整条产业链的控制力强,谁就能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因此很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将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拓展,并创造出新的经营模式来整合产业链,这也造成企业行业的交叉和行业代码划分的困难。 如百世物流科技 (中国)有限公司成立时是一家物流供应链服务商(开发物流和仓储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为大型企业和物流公司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设计和优化。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大发展,公司也抓住机遇迅速向传统物流行业延伸,通过公司自行研发的综合营运平台介入到物流(快运+快递)和仓储行业,目前已成为一家供应链设计优化、网络化仓储管理(云仓库)、干线运输、区域和同城配送等一站式物流管理外包服务的综合性公司。 再比如传化公路港物流 有限公司,企业在从事传统物流业务的同时,更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有转变为物流电子平台的趋势,这种情况下界定行业变得复杂,传统的物流企业5430,道路运输辅助活动5449,物流信息集成服务6520均与其相关。 本文前面提到的供应链管理的变革, 其初始就是在物流及第三方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第三方、第四方甚至第N方物流企业,越来越侧重于企业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服务,货物运输只是最终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手段,同时部分企业还涉及到对物流客户的金融支持,为企业提供税款、货款代付等服务。此类业态,已经模糊了传统物流企业和专业的管理咨询企业之间的界线。
5 、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
2015年3月22日,新闻联播首次头条播报互联网金融,报道时长6分钟,以“互联网+金融加出融资高效率”为题,阐述了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迅猛发展。2013年“余额宝”出世,其规模的爆炸式增长给金融企业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互联网和金融的融合带来“蝴蝶效应”引发巨大的能量聚变、释放,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思维的碰撞孕育出后续众多“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主要是提供多层次融资途径, 企业不再单独依赖银行贷款,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更便捷的融资渠道以及更低的融资成本,互联网银行则通过P2P、征信业务及供应链金融业务,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未能满足的小微企业贷款需求。 对于保险业而言, 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大数据使得保险产品的精准定价成为可能,将极大促进保险的精细化发展。
浙江聚有财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 正式成立于2014年1月,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于2014年5月正式上线,截止2015年3月底,累计成交额达到39亿元,累计注册用户7.4万人,产品零逾期。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短短10个月时间,聚有财按成交量统计已进入全国前30位。目前公司自主研发9类理财产品和1类公益项目,平台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9%。此类平台企业,平台软件是企业自己研发和维护,同时互联网金融特色明显,在行业界定时也存在跨度。 拉卡拉浙江分公司, 公司业务经营通过"支付+征信+信贷+理财"综合性互联网金融的运用,为浙江的小微商户和个人提供小微金融服务。并且在浙江省内各地市的社区、连锁超市、银行网点和商户中,铺设3000多个便民终端,融合电商、支付以及生活服务功能,为商户、个人提供信用卡还款、转账支付、手机充值、火车票订购、便民缴费、商户进货和电子商务等服务。 杭州数米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主要业务由为银行做软件服务,逐步扩大到金融产品的销售,并准备基金代销的上线。
6 、创新型企业层出不穷。
近年来,与健康服务、网络游戏、APP应用相关的新兴服务业态不断涌现。 比如,杭州市萧山区六度户外运动俱乐部、 杭州杉川户外运动策划有限公司,企业主要业务活动是为个人和单位提供户外运动的组织和管理,从服务形式看,作为活动的策划可以归入其他未列明商务服务业中的民间活动策划组织7299;从服务的内容看,涉及到8830休闲健身活动中的室外休闲健身服务。这两种服务的主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变动较快,企业很难明确具体以什么服务为主。 杭州遥望网络有限公司 ,从事手游的运营开发,目前出现所谓“游戏公会”的情况,在为游戏软件做测试、推广游戏软件的基础上,带领人打游戏,经营目标是打造手游应用研发运营全产业链基地。 研发+贸易, 梦想小镇里有家企业开发"校园APP",每幢楼设小仓库,寝室里需要什么,就从该小仓库出售给对方。 3D打印企业, 比如杭州杉帝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致力于为产业革新企业与行业提供3d打印解决方案落地的综合性企业,在行业划分时遇到归属工业还是服务业的疑问。
三、有关新兴服务业态行业界定的思考
(一)完善与细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直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的客观情况,需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完善与细化。 一是提升统计人员业务素质。 新兴业态纷繁复杂,一些新的业态闻所未闻,据区县市反映,曾出现统计人员赴企业调研时,对企业所描述的业态与模式听不懂的情况。可见,目前统计人员对新业态的了解程度还很欠缺。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调研,并且及时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 二是以新的思维进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完善与细化。 目前行业分类资料中,对新兴业态的描述有待完善与细化。如信息软件业门类仅7页,与行业的发展情况极不匹配。有必要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注释说明进行完善和细化。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大量人力的投入和合理的顶层设计。行业分类是一项国家标准,其修订过程涉及理论上的、技术上的、层级分工上的诸多因素的规划及协调。行业分类修订过程中,要体现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理念,以增强修订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二)探索统计单位多行业归属的可能性。
从目前统计工作的情况看,各地政府对产业统计的需求日益增加,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有规划、有目标,同时也都需要统计部门用数据说话,及时反映产业发展的进程和态势。而目前企业经营的融合与跨界,传统的一个单位界定一个行业代码给产业统计工作带来较大制约。同时,目前确实存对单家企业多样化的经营活动难以区分的情况。建议探索统计单位多行业归属的可能性,设置1-3个行业代码,数据汇总及上报时,采用唯一的行业代码,在产业数据整理汇总时,可以依据其他的行业代码。设置多个行业代码,对现行的方法制度、数据处理不会带来影响,同时又能达到准确界定行业、方便产业数据处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