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商品专业市场现状及对策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仍在释放,内需维持低位增长,我市商品专业市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市场转型升级,发展新的业态模式的潜力依然巨大。为掌握全市商品专业市场基本情况,市商务委对2014年底全市范围内各类商品专业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查(文中数据均截至2014年底)。
一、总体情况
1、市场大底蕴深,促消费贡献大
杭州全市范围内共有商品专业市场293个,年成交额3974.75亿元,同比微增0.3%。
全市商品专业市场共有摊拉129014个,比上年末增加7856个,增幅6.48%。总营业面积980.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72%;其中室内面积为560.61万平方米,占总营业面积的57.16%。各商品专业市场从业人员248250人,同比增加14.22%。2014年各商品专业市场租金总收入为47.32亿元,同比增长15.60%,每平方米年租金为482元,同比减少1.8%。
其中,家居建材五金市场72个,纺织服装市场46个,农副水果食品市场45个,汽车汽配市场25个,家电通讯IT市场25个,小商品市场13个,机电市场9个,花木园林市场6个,黄金珠宝市场5个、二手交易市场4个、综合类市场19个,以及其他市场24个。
2、区域分布相对集中,城区市场占据优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专业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收入较高的城区。2014年全市176个亿元商品专业市场中,有160个分布在各城区,约占九成。位列前三的区域为:萧山区37个、江干区28个、余杭区28个。
3、网络经济冲击巨大,市场发展疲态凸显
在受调查市场中,有168家商品专业市场2014年成交额与上一年度持平或有所增长。从总体来看,我市商品专业市场多数产业依托薄弱、以转手交易为主要方式,易受网络经济冲击。2014年成交额负增长及同比增长在10%以下的市场占比达72%,8家市场出现租金收入高于成交额的现象,有151家商品专业市场2014年租金与上一年度持平或有所增长。传统商品专业市场后续发展疲态凸显。
4、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国际贸易比重较低
受经营者文化水平和市场信息化程度等限制,我市商品专业市场全年出口额363.56万美元,仅占到市场总交易额的0.0056%。开展国际贸易的市场以及市场中开展国际贸易经营户的比例都比较低,全市市场的外向度整体不高,与杭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
5、转型升级进程较慢,政策扶持亟待加强
面对网络经济冲击,各商品专业市场信息化转型升级的整体进程推进较慢,应对变化能力不强。目前全市各商品专业市场中,已开设官网的有46家,仅占市场总数的15.7%,经营户开设有网店的有5401家,仅占经营户总数的4.19%。
二、各类批发市场特点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
集聚效应明显,品牌优势突出。此次调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余杭、萧山等城区。以位于萧山的新农都物流中心和位于良渚的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为龙头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优势明显,其交易额要占农产品批发市场总交易额的60%以上,已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产品需求强劲,企业寻求扩张。随着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安全和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势头良好。调查中,多家市场提出扩容计划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其中,花木市场尤为明显,全市现有花木市场6家,浙江花木城成交额最大,从经营规模和布局看,发展空间较大。增加冷库容量,提升配送能力。冷库容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主要竞争力,也是各家市场未来的投资重点和扩容方向。运用互联网络,打破地域限制。位于临安、富阳、桐庐、建德的原产地市场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如何借助互联网扩大交易半径和辐射面,迅速做大市场份额,将是这些原产地市场面临的共同问题。
(二)工业消费品市场
纺织服装市场商业模式急需调整。全市纺织服装类市场成交总额同比增长4.33%,出租摊拉增长7.31%,租金收入增长8.88%,年均租金减少1.88%。其中,杭州四季青服装大市场等市场空铺较多,租金和成交额较低,运营情况较差。受互联网和市场搬迁影响,以四季青服装一条街、延安路龙翔工联服装市场为代表的服装市场集群正经受严峻考验。家居建材市场房产调控影响巨大。我市共有家居建材市场成交总额同比减少15.31%,摊位出租增长7.37%,租金收入增长23.52%,年均租金增长12.95%。主要分布在上城区、西湖区和萧山区。家电通讯市场网络冲击首当其冲。家电通讯IT市场成交额同比减少1.56%,出租摊拉减少128个,租金收入减少5.30%,年均租金减少4.89%。家电通讯IT产品是互联网电商最早涉足的行业之一,相关市场正在进入萎缩期,摊位数已出现负增长,大多数市场摊主急须转型。汽车汽配市场商户数量继续增加。汽车汽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8.60%,出租摊拉增长28.71%,租金收入减少12.29%,年均租金减少29.26%。受我市汽车“双限”影响,汽车销售受到严重影响,但是汽车相关商品消费需求依然旺盛,经营摊位数量持续增长。小商品百货市场勉强维持后续乏力。小商品市场实现成交额同比增长3.59%。大部分小商品市场处于传统商业模式,增长后劲不足。出租摊拉仅增长0.27%,租金收入增长63.22%,年均租金增长62.72%。
(三)生产资料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2014年成交同比减少3.75%,成交额的主要部分为钢材等原材料,占总成交额的69.84%。共出租摊拉增长1.5%,市场租金总收入减少4.98%,年平均租金减少15.49%。摊位租金成本仅占商户经营收入的0.3%,这是由钢材等大宗商品的低毛利、类金融等性质决定的。
三、建议
(一)加强规划先导。按照《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以规划调整促进市场“互联网+”转型升级改造,在绕城公路附近打造商品专业市场集聚区;对试点实施升级改造且符合“三改一拆”范围的商品专业市场,优先纳入改造范畴、解决项目用地,优先支持相关规划建筑指标;升级改造过程中对城市建设拆迁、市政路网建设、交通管制和消防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施梳理、规划和整改;在商品专业市场集聚区或园区,规划成立管委会或管理公司,规划建设物流、金融、信息等公共配套设施和服务。进一步优化全市货运站场布局,推动市场商流、物流有序分离。
(二)推动行业整合。以电子商务应用助推市场“互联网+”转型升级改造,推广应用物流信息技术,推进商品专业市场物流外包仓储服务区规划建设,加快市场商流物流分离;以行业优势龙头市场为依托,推动建立集信息发布、价格指导、在线交易、资源统一配置等支撑辅助功能为一体的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定位合理、运作规范的行业门户网站发挥集约优势,建成行业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网络资源。
(三)建设网络平台。通过商品专业市场自建网站、市场经营户入驻网上市场的方式,市场与网站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商品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互动发展。通过商品专业市场整体入驻主流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商品专业市场整合行业优势资源的能力以及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市场优势,实现线上线下销售的同步开展。
(四)增强产业依托。加大对商品专业市场中原创品牌、前店后厂及企业窗口、办事处、形象店的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引进全国、省级总代理或总经销等一级批发商资源,打造源头和上游市场,争取定价权和话语权,通过宣传推广、营销支持、物流配套,将市场打造成为网络分销和网货供应基地。推动市场经营户向公司化发展,提高专业化、组织化水平。
(五)增加体验消费。提升市场信息化应用、产业联动、展示功能及物流服务水平,引导传统市场向现代展贸交易中心发展;整合市场资源,实施商场化改造,结合现场体验式消费特点,建设综合消费体验店,与网上市场开展错位竞争;开展现场营销活动,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广,与电商企业、团购网站等平台合作开展定向精准营销等;鼓励开发运用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实施市场免费WIFI全覆盖工程,为广大市民、消费者、商家提供了优质的网络服务。
(六)建立大数据库。树立“数据就是原材料”理念,通过商品专业市场与企业信息化的结合,充分发挥销售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捕捉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新变化,培育消费新热点,推进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的智慧市场;建立供货商数据库、消费者数据库、设计师数据库等,开创商品专业市场大数据库时代,更紧密产销联系,以销定产、以销促产,降低市场库存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水平,实现商品专业市场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
(七)推动国际贸易。积极引入跨国公司和外地企业设立常驻采购分销机构,加强与国际采购机构、跨国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的战略合作,与国际采购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和延伸国际市场营销网络,拓展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引导经营户进入国际连锁采购分销网络,向国际营销方式转变,积极培育内外贸结合商品专业市场。依托跨境电商综试区先行先试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快商品专业市场拓展跨境电商B2B、B2C业务。
(杭州市贸易局(杭州市粮食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