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又请了十位专家当“会议大使”他们不拿薪水
在大学教室上课,进实验室做实验之外,许多在细分专业领域颇有建树的教授学者,还常年来往世界各地,出席各种级别的行业大会,发表论文演讲,参与专业研讨。
这些忙碌的身影,建立自己在业内影响力的同时,无形中也在为自己身处的城市“代言”。
有了旅游客源 为何还要花大力气吸引会务客人
杭州的旖旎风光和人文底蕴,为城市输入大批量的国内和境外游客,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为何不甘于此,还要特别聘用会议大使,去吸引会务客人?
杭州此前专门做过测算,一般观光客人均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为1∶5,会奖旅游客人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则达到1∶8,甚至1∶10。也就是说,一个会奖旅游客人投入会议费1元,最多可以带动10元吃住行游等其他消费。
特别在星级酒店行业整体“过冬”的局面下,国际大型会议的客人是休闲观光游客之外,最佳的客源补充。
业内人士认为,经济效益之外,关键还在于这些国际会议在其各自行业中所具有的影响力,能够推动并为一个城市带来产业先进技术和成果交流,城市将从这些国际会议的召开中受益,是推动城市相关产业发展的驱动利器。
“比如引进一个国际医学大会,首先是杭州在这个专业领域的地位得到世界认可,对于本地的相关医学专家来说,能够在家门口与世界级水平的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相当于把最新的专业技术引进到杭州,造福杭州及周边市民。”
相关链接
如何申请成为“会议大使”
1、任期:5年,到期后续聘或解聘。
2、任命机构:杭州市人民政府。
3、申请程序:①、填写附后的“杭州会议大使”自荐(推荐)表,传真至0571-87204909或登录www.micehangzhou.com下载电子表格,填妥后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②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牵头,联合杭州市会议与奖励旅游业协会及相关部门的专家组成认定小组,负责对报名材料进行认定,认定后报杭州市政府。
③杭州市政府根据认定小组意见,分批任命“杭州会议大使”。
昨天,杭州聘任了第四批“杭州会议大使”,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浙江医院院长严静、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黄建银等10位在医学、电气工程、艺术等领域的领军人物接受杭州市人民政府的聘任,正式成为“杭州会议大使”的一员。
不要形象好看 只要专业影响力
“最初听说要聘用我当大使,我连忙推辞说自己形象不够格,当不了。”一位会议大使打趣说。
其实,会议大使,要的是专业影响力。
杭州市旅委形象推广中心会奖部部长舒涛解释说,这是一种拥有专业知识,在自己所在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并能够利用自身影响力,为一个城市招揽会议的专业人士,“通过聘请在专业性国际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或具有一定影响力,对会议目的地选择有影响力的人员来担任会议大使,例如在专业性国际组织中的会员、理事、常务理事等,通过会议大使提供的相关信息和工作,为城市带来大量层次高、规模大的国际性会议项目。”
这次聘任的第四批“杭州会议大使”在各自行业都颇有建树,不光是学科的领头人,不少都曾经主办、引进过千人以上的大型会议。
比如心血管病学专家王建安,在今年10月引进了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心血管大会,该会议是国内心血管学科最高规格的会议;老年病学专家严静于去年主办中华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吸引参会人数1500余人。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计翔,也已为杭州竞标成功2016年第八届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大会,届时也将有近千人参会。
不拿薪水 拿政府支持去竞会
瑞士小伙今年担任杭州对外的旅游形象推广大使和营销顾问,年薪4万欧元。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教授学者担任“杭州会议大使”,年薪可以有多少呢?
答案有些意外:任期五年,不拿一分薪水。
大使们在任期间,需要承担一定的工作义务,比如搜集、通报所在领域大型会议项目信息,担任或者寻找国际会议的“本地联系人”,去申办所在领域的国际会议,并且协助邀请所在领域的相关知名人士考察杭州。
当然,大使们起的是一种穿针引线的作用,政府会站在他的背后给予大力支持。
比如,获得竞会支持,包括竞会标书设计制作、政府竞会支持信、宣传品、市旅委派员随同竞会等;获得申办经费,包括申办过程中国际旅费、申办费、邀请主办方来杭考察费等,以及会议期间有关政府支持等。
不久前,杭州会议大使、浙江大学跨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宗杰教授带队竞标2018年国际遗产研究会议的主办权,最终以37票完胜伦敦大学的21票,为双遗产城市杭州又竞得一项国际大会。而在竞标大会前24小时,吴教授的助手还紧急向市旅委求助,希望充实竞标资料,包括杭州城市宣传的最新视频等。
“最后增加的视频介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吴教授的助手在报喜的短信中特别提到了政府的支持。
原标题: 杭州又请了十位专家当“会议大使”他们不拿薪水 作者: 网络编辑:叶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