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出土文物近3050件 都有哪些故事

13.12.2017  10:38

  湘湖旅游度假区老虎洞村旁的山坡上,藏着一个大型古墓群;临安区政府建地下停车场,却找到了五代吴越国的临安县衙门;继紫城巷古引水遗址之后,又在劝业里发现唐代的“自来水管”……

  昨天,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了2017年度盘点,今年杭州考古47项目,挖了墓葬88座,出土文物近3050件(套)。这当中究竟有哪些好玩、好看的,记者带大家一起领略一下。

  湘湖旅游度假区发现巨大古墓群墓主人叫曹钦有一妻两妾四个儿子

  今年的考古中,湘湖旅游度假区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古墓群——陈家埠墓地。具体位置在老虎洞村陈家埠一带,也就是浙江海洋学院周边山坡上,发掘面积有1150平方米,共发掘春秋至明代的墓葬21座,出土了文物115件(组)。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座大型明代家族合葬墓,整个墓,是由地表茔园、神道和墓室组成,光是墓室就有8个,规模非常大。在古墓中,还发现了7个墓志铭。“当时墓可能还树了个牌坊,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一室主任杨金东说。

  根据7个墓志铭的记载,这座墓的墓主人叫曹钦,有一妻两妾,生了四个儿子。“古代墓室,父子的墓要在右边,显示尊重长辈,而夫妻之间,一般是男左女右。”杨金东说。

  在这个墓葬中,有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这么多墓室,唯独墓主人曹钦没有墓志铭,杨金东猜测,可能曹钦早于其他人去世,也可能被破坏了。

  一般墓主人才会在墓正中的位置,而这个家族墓,大儿子曹戬的墓位于正中,也是比较少见,杨金东说,“从墓志铭上看,大儿子当时买了一个七品散官做做,这个墓葬可能是大儿子一手操办的,所以才会在中轴线的位置。”

  按照常理来说,一般墓主人正室妻子地位高一些,陪葬品会多些,但是在这个墓中,正妻来氏反而没有陪葬品,两个妾室郑氏、孙氏都有青花瓷一类的陪葬品。“墓志铭上记载来氏生过儿子,但是早夭了,古代有母凭子贵的说法,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再加上在明代提倡薄葬,随葬品相对比较少。”杨金东说。

  杨金东介绍,整个陈家埠墓地可以看到墓室的演变过程。这里最早的墓地,使用年代为春秋时期,后历经汉代、六朝、唐代、宋代和明代,直至近代仍为墓地,沿用时间长,时代跨度大。

  “商周时期的墓,位于山顶,都是土墩墓。到了战国时期,就是土坑墓。东汉前期开始流行砖椁墓,用砖块搭建起来的,慢慢变成砖石墓。到了宋代,才有了石室墓,再渐渐又有了祭拜设施,比如台阶之类的。”

   五代吴越国的临安县衙门藏于临安区政府大院

  今年3月,临安区政府大院内的西边,有一处停车场要进行改建,却意外发现了一座1000多年前的精美古城。

  经过5个多月的发掘考古,有方正的建筑群、大型台基、大型柱础石和排水暗沟、平整的青砖等。现场,还有五代、北宋交替时期的瓷片、釉色乌黑的建窑浅足碗,还有保存数百年依然侵浸油光的兽牙,100多枚铜钱、板瓦、筒瓦、瓦当等。

  在部分青砖上还发现了文字,如“官”“官用”“午二”“壬”“東”“大唐”等……“当时只有官府的房子,才会用上这些刻有‘官用’、‘官’字样的砖模,另外从砖模印‘大唐’字样可以推测出,该基址是属于晚唐五代吴越国遗存。”杭州市考古所考古二室的王征宇说,跟其他吴越国遗存相比,这里发现的柱础石规格是目前已发现吴越国建筑遗存中最大的,建筑规制较高的。

  建筑如此高规格,这个建筑到底是什么“身份”?王征宇说,这跟钱镠有关,根据文献记载,公元894年,唐昭宗封钱镠为太府少卿,并“赐第茅山”。遗存很可能是“衣锦军”的办公场所。

  王征宇说,根据南宋《咸淳临安志》及现存其他方志的记载,自宋代临安县衙迁至太庙山以来,直到今天,太庙山就一直是临安县衙所在地,可以基本判定晚期遗迹中南宋时期遗迹,是南宋临安县衙的一部分,不排除是钱镠一族的旧居。

  未来这里会如何保护?王征宇介绍,下一步他们会对基址进行科学的解剖,增加发掘面积及位置,了解建筑群组大的格局和性质。在太庙山南部进行更大范围地调查和勘探,与临安发现的其他吴越国遗存做更深入的比较研究。

  唐代杭州人喝的是西湖水饮水系统也很智能

  从唐代开始,一直到民国,杭州人喝的都是西湖水,而不是现在的钱塘江水。当时钱塘江咸潮逼城,杭城内地下水是苦的、咸的,不能喝,西湖水是城内唯一的淡水资源。

  自唐代开始,就有引水工程,杭州刺史李泌“导西湖,作六井”,去年10月份,在杭州劝业里(东临东坡路,西为蕲王路,北临长生路,南临学士路)一带要进行开发建设,却找到了当时西湖引水工程的管道。

  在劝业里发现的水管,每段长约5.3米,水管截面是呈方形,由四块厚3.4厘米的木板以及钉子和粘结剂拼砌而成,每段水管之间,都是榫卯结构拼接,连接处由活动的木头用来清淤。

  杭州市考古所考古领队李坤介绍,在长达几百年时间里,杭州城市西湖引水的管道和水井进行反复修葺和改良,又反复腐烂或淤积。先后经历了“以竹为管”、“以瓦筒为管”、“以木为管”以及“以石筒为管”几个阶段。

  “‘以木为管’出现于南宋晚期,此前,紫城巷也发现了古引水遗址,估计老杭州有点印象,就在西湖大道和南山路交叉口的东北面,离涌金门很近,这里发掘出来的木筒是圆形的,这次劝业里是方形的木管,工艺更成熟一些,还专门设计了一些清淤的活动木板。”

  虽然木管是松木,不易烂,但是容易淤塞。于是,咸淳六年,人们又改用石头做管道了,用了很久。除了水管,当时南宋杭州人的生活用水设施,还有水井、水池、水沟、道路等等。(通讯员 孙媛 记者 潘婷婷)